演义说部 檮杌閑評   》 第六回 客印月初會明珠 石林莊三孽聚義      李清 Li Qing

  詩曰:
  零落孤身何處投,凄涼玉露點徵裘。
  飄飄宛似離群鳥,泛泛渾如不係舟。
  掌上珠還增喜色,意中人杳起新愁。
  天涯傾蓋成知己,一笑風前解百懮。
  話說侯一娘盜馬逃生,任馬所之。出門時已是日落,漸漸天晚。此時正是中秋之後,月色上得漸遲,好一派夜景。但見:
  淅淅金風漸爽,瀼瀼玉露生涼。高低螢火亂輝煌,四野蛩聲嘹亮。
  天淡銀河垂地,月移樹色蒼茫。數聲砧杵落村莊,敲斷客情旅況。
  一娘起初原是乘興而逃,及至夜深,孤身行路,四野風聲,猿啼鶴唳,草木皆兵。正行之間,忽聞人聲,細聽卻似老人咳嗽。心中想道:“此刻怎還有人咳嗽,莫是歹人?”沒奈何,硬着膽任馬所之。再聽,那響聲漸近,走了一會,卻在頭上響,擡頭看時,原來是路旁一株大樹上,有老鸛做窠在上面嗑牙,就像人咳嗽一般。馬竄過樹來,纔放了些心。衹見月色朦朧,風聲淅淅,覺得後面似有人追趕來,恐怕是二盜追來,越發心焦。又見前面一個長人,手橫長棍,站在當路。一娘想道:“罷了,今番必是死了,這定是個短路的,至此地位,也衹好聽命於天罷了。”及馬到跟前,卻又不是人,卻是一株參天禿樹,上面橫着一個大枝子,宛似人拿着棍子一樣。走過樹,來到一個草坡。馬方下坡來,忽見一個東西有狗大,猛然一跳,從馬頭前竄過去,把馬驚得倒退了幾步,幾乎把一娘掀下來。急帶繮時,那馬把頭搖了兩搖又跑。忽聽得後面一片聲喊,約有二三十人的聲音趕來。一娘想道:“不好了,此番必是二盜趕來了!”撒開繮放馬飛跑。正跑間,忽然馬啼一滑,又幾乎掀下來。勒住馬看時,原來前面有一條澗河阻路,馬蹄已陷在沱內。後面喊聲又起,心中萬分徨苦,道:“早知如此,不如死在強盜傢裏,還有個全屍,如今衹有投河罷。”忽又想道:“我也罷了,衹是這孩子可憐!”哭了幾聲,又嚮天禱祝道:“靈官菩薩!原許我逃生我纔來的,當此患難之時,如何不來救我?”正說着,那馬猛然聳身一躍,早跳過澗河去了。有詩贊那馬道:
  的盧當日跳檀溪,又見孫權敗合淝。
  今日夜行能脫險,試看水上玉竜飛。
  一娘過得河來,以手加額,頂謝神靈,得脫此難。纔放下心來,忽聽得後面喊聲又起,也過河來了。原來那河上有橋,馬走得慌了,未曾從橋上走過來;那些人的路熟,從橋上過來,故又近了。一娘一腔苦楚又上心來。辰生又哭起來了。後面人聲更近。正在危急,衹見遠遠的閃出一綫燈光,一娘道:“好了。”帶着馬也不管是路不是路,迎着燈光而走。那田中路又不平,高一步低一步的亂纏亂撞,還虧是匹名馬,若是差些的也難行。
  又走了二三裏,那燈光到不看見了,喜得月光明亮。走到一林子邊,一娘下了馬,到林子內,見幾處破墻敗壁,把馬牽着走進墻裏伏着,嚮外望了一會,不見有人聲。復又到墻外來,四下細望,並無人影。原來那幹人是趕獐的,都嚮南去了。忽見燈光在對面樹裏。原來那燈在樹下,遠了倒望得見,越近越低,故此到看不見了。一娘攙着孩子牽着馬,走到樹下看時,卻是三間草屋。從壁縫裏看時,見一女人坐着紡棉。一娘遂上前敲門,那女人問道:“半夜三更,何人叩門?”一娘道:“我是藉宿的。”裏面聽是女人聲音,忙開了門,請一娘進去。看那女人,衹好三十餘歲。兩下見了禮,那女人道:“因何半夜至此?”一娘道:“迷了路徑,特來求宿。”那女人問也不問,便說道:“把行李拿進來,這裏空得緊,恐有失落。”一娘出來把馬上行李卸下。女人道:“把馬牽到後園去。”一娘扣了馬,又討了個草喂馬,纔進來坐下。女人道:“無奈夜晚沒餚饌奉客,怎處?”燒了壺茶來,一娘嚮搭褳內取出幾個肉饃饃,就熱茶與辰生吃了,問道:“大娘尊姓?為何獨自住此?”女人道:“賤姓朱,丈夫經商在外,有些薄田在此,衹得自己來收割。”說着,安排下床鋪與一娘睡了。
  一娘睡下,因路上辛苦,倒頭便睡熟了。夢中忽聽得外面有人言語,便驚醒了,怕是歹人。再聽時,外面說道:“前村人傢有齋,你何不去趕趁些?”那女人道:“今日有客不得去,你便中代我帶些來罷。”外面又道:“有甚緊要客不得去?”那女人道:“上公在此藉宿,山神着我在此守護,恐斑子們無禮。”外面道:“也罷。我去了。”一娘心中駭異,又睡着了。
  一覺醒來,已是日出,睜眼看時,忽見日光照在身上,原來是睡大樹之下,房屋也不見了。急忙起來,卻是個墳院。忙喚起辰生,尋馬時,也扣在墳後樹上。收拾起行李,見墳前一塊石碣,上寫道:“朱六娘墓”。一娘看畢,倒身下拜道:“蒙六娘救濟,異日若有好處,必來安墳建醮,報答厚恩。”遂牽馬攜着孩子出墳院來,見一路皆有虎狼腳跡。走出林子來四下觀看,見西邊大路上有人行走,抱了孩子,跨上馬,竟奔大路而來。那馬如飛似箭的嚮北去了。
  原來北方女人騎馬是常事,故不以為異。走了一日,漸漸晚來,路上又無飯店,腹中又餓。又走了一會,纔遠遠望見一座莊村,那馬也餓了,溜了繮從斜裏竟奔莊上來,那裏收得住?任他亂跑,直跑到小橋邊,纔緩緩的行過橋來。見那莊上一簇人傢,總是茅檐草屋,到也甚是齊整。但見:
  野花盈徑,雜樹遮扉。遠岸山光映水,平畦種麥栽葵。蒹葭露冷輕鷗宿,楊柳風微倦鳥棲。青柏間鬆爭翠碧,紅蓮映蓫比芳菲。村犬吠,晚鴉啼,牛羊飽食牧童歸。炊煙結霧黃筠熟,正是山傢入暮時。
  一娘到莊上下馬。見一個婆子出來喚雞,一娘上前迎着道:“婆婆,我是迷了路的,藉問一聲。”那婆子見一娘生得俊俏,說道:“此刻還走甚麽路?請到咱傢坐。”一娘將馬上行李解下,放在門樓內,着孩子看着馬。一娘跟着婆子進來,一傢女人都來看。婆子道:“這位大娘迷了路來問,我見天色晚了,畜他過一宿去。他這模樣不像是鄉下人。”一娘與衆人見了禮,討些水來洗了臉。婆子道:“快拿米做飯與大嫂吃,定是餓了。”衹見一個小廝,慌慌張張跑進來道:“餓了!餓了!快拿飯來吃。”婆子道:“你有甚事忙,一日也不來傢吃飯,這樣慌張做甚?”小廝道:“還是為那珠子,老爹去求簽打卦,都說今日有個貴人送來着。我們四處去迎接,從早到此刻也沒見個影兒,叫吃了飯還到大路上去等哩。快些,快些!”那小廝等了一會,守不得飯,又跑去了。
  一娘問道:“是甚麽珠子?”他傢一個女兒說道:“是莊主老爹的孫女兒手上帶的三個大珠子,半月前不知怎麽失去了,那孩子日夜的哭着要那珠子。老官兒求神問卜的尋,丫頭小廝使得兩頭跑。”一娘道:“多大的珠子?”那女兒道:“卻也是件好東西,足有雞頭子大,又圓又白,說是女孩子帶着黑夜裏走都不用燈火的,那珠子會放光哩!”婆子道:“這樣東西,原不該帶在孩子手上,歹人見了怎不摘去?沒有嚇壞孩子還是造化哩。不見了半個月,也不知到那裏去了,還想有麽?他也是有錢的性兒。”一娘想道:“莫不就是這三顆珠子?強盜原說從小孩子手上摘來的。”遂說道:“我在路上卻拾得三個珠子,不知可是不是?”那婆子聽得,就來討看。一娘道:“須等他原主來看。”婆子道:“可是真話?”一娘道:“我哄你做甚麽?”那婆子飛奔的報信去了。不多時,衹見七大八小的跑了一陣,丫頭小廝來圍住一娘,把屋都好擠滿了。那婆子回來道:“老爹來了。”一娘擡頭,衹見走進一個老翁來。你道怎生模樣?衹見他:
  身弱手持藤杖,冰須雪鬢蓬鬆。金花閃灼眼朦朧,骨瘦筋衰竜鐘。
  麯背低頭緩步,龐眉赤臉如童。深衣鶴氅任飄風,好似壽星出洞。
  那老者走進門來,衆人讓開了路,一娘站在下手,深深道了個萬福。老者還了揖,見一娘豐姿秀雅,禮數從容,說道:“請大嫂到捨下去拜茶。”那老者先走,婆子引一娘隨後。來到門前,老者叫道:“小廝把行李帶了進來,把馬牽到槽上去上料。”衆丫頭簇着一娘母子,又過了一座板橋,纔到莊前。果然好座莊子,但見:
  路傍青竜,水纏玄武。一周遭緑樹遮陰,四下裏黃花鋪徑。草堂高起,盡按五運八門;亭館低昂,真個傍山臨水。轉屋角牛羊飽臥,打麥場鵝鴨聲喧。田園廣布,為農為圃有滋基;廒廩豐盈,乃積乃倉歌樂歲。正是:傢有稻筠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
  老者邀一娘進莊來,入了中門,早有女眷出來迎接,請到中堂,相見坐下。丫頭獻了茶。老道問道:“請教大嫂上姓?從何處來的?”一娘道:“賤姓魏,山東人氏,因進京探親過此,迷了路,特造貴莊藉宿。不意驚動公公,多有得罪。”老者道:“好說。適纔聞那老婆子說,大嫂曾拾得三顆珠子,求藉一看。”一娘道:“昨夜從個林子裏過,見草裏有光,取起來看時,卻是三個珠子。纔聽見府上姐兒失落了珠子,數目相同,一時亂道,不知是與不是。”說着嚮手上解下,遞與老者。老者見了,笑逐顔開道:“正是他。”老者重又作揖相謝道:“我們這裏是薊州所管,此地叫做石林莊,老漢姓客,年近八旬,尚未有孫,止有一孫女,年纔七歲。他母親夢赤蛇銜珠而生,適值老漢自京中回來,換得三顆珠子,就取明珠印月之意,名喚印月。就將這珠子係在他手上。忽於半月前不知怎麽失去,據他說是被人解去了。孩子整日哭着要,昨老漢去求簽,說今日有個貴人送來,果然大嫂下降。看大嫂儀容,定是個大福氣的。快擺飯來吃,大嫂餓了。”丫頭擺上菜來,老者起身道:“我少陪。”嚮媽媽道:“叫媳婦出來陪陪。”說畢出去了。
  媳婦陳氏出來,見過禮,一娘同婆婆對坐,辰生、陳氏打橫。酒飯上來,吃了一會。一娘道:“請姐兒來坐坐。”陳氏道:“睡覺哩。叫丫頭醒時帶了來。”不一會,丫頭攙了個女孩子出來。一娘看那女兒生得甚是清秀。但見他:
  體態自天然,桃花兩頰妍。頭如青黛染,唇若點朱鮮。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發長纔覆額,分頂漸垂肩。纓絡當胸挂,金珠對耳懸。逍遙無俗氣,謫降蕊珠仙。
  那女兒走到婆婆跟前,婆婆道:“這位大娘是送珠子來與你的,你可拜謝大娘。”那女兒真個端端正正拜了一拜。一娘拉着他手兒頑耍,他母親把珠子依舊扣在他手上,便歡喜如故。就伏在一娘懷中頑了一會,纔坐在他母親身邊。婆婆道:“他自珠子吊了,整日的哭,終日茶不茶飯不飯的,此刻就說也有笑也有了。”一娘道:“孩子們心愛的東西不見了,怎麽不想。”
  正在飲酒,衹見外面搖搖擺擺走進兩個小後生來,一個眉清目秀,一個胖臉重眉,都是頭輓抓髻,身穿青布道袍,便鞋淨襪。婆婆道:“過來作揖。”就坐在婆婆身邊。一娘道:“二位官人是誰?”婆婆指着那清秀的道:“這是外孫李永貞,他父母都去世了,故我帶在身邊。這個劉是老人傢朋友之子,也是父母雙亡托孤在我傢的,同在這裏讀書。”又飲了幾杯,吃了晚飯,收拾東廂與一娘安歇。一夜無辭。
  次日,一娘告辭,婆媳們那裏肯放,說道:“難得大娘到此,寬住些時再去。”一娘道:“捨親久別,急欲一見,遲日再來。”客老道:“也不敢久畜,略住幾日再處。”一娘見他情意諄切,衹得住下。原意衹過數日,不意八月盡間,秋雨連綿,久陰不止。及至晴時,已是暮秋天氣。好一派凄涼景況,衹見:
  箱降水痕收,淺碧磷磷映遠洲。徵雁北來人未醒,悠悠,月照寒檠無限愁。
  涼氣薄徵裘,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豔半開籬菊淨,休休,江上蘆花盡白頭。
  一娘一住兩月,天氣漸寒,客老買了些綢絹布匹與他母子做幾身鼕衣。天晴了,一娘又要起身,陳氏苦畝,又住下來了。客老道:“不是久畜大嫂,衹因北路天寒荒險,連客商都難走,何況你女流傢?京中近日米糧甚貴,要五兩多一石,倘到那裏,令親或不在,豈不兩下耽誤了?不如權在此過了鼕寒,遇便人,先寄個信去,等到春暖花香時,再去不遲。若大嫂為不方便,我後面西邊收拾幾間潔淨屋與大嫂住,着兩個丫頭伏事你。”陳氏道:“不須別處去,就是我對面房裏好。他一嚮不在傢,我正無人作伴,早晚談談閑話也好。”竟去收拾潔淨,鋪了床帳,將行李搬去。一娘卻不過他一傢的情,衹得又住下了。陳氏道:“你傢哥兒在此閑曠,我傢到有現成的先生,何不叫他去讀書識字?”一娘道:“衹是打攪得不安。”婆婆道:“先生是我傢包定的,不過添些紙筆罷了。”遂擇了吉日,送辰生上學,取名進忠,與李永貞、劉同學。那兩個已是頑劣,不肯讀書的,又添上這個沒籠頭的馬,怎麽收得住野性?那先生不過是村學究渾賬而已,每日三人尋壺燒酒,把先生灌醉了,聽他們閑遊放蕩。客老年邁,也不能照管到,他們終日去踢毽子、打拳、使棒、粘雀、趕獐的頑耍。正是:
  日日遨遊廢學規,詩書不讀任鬍為。
  小徒頑劣猶堪恕,如此蒙師應殺之。
  三人一日在場上頑耍,坐在柳樹下閑談,衹見一群鵝自上流遊來,那白毛浮緑水,紅掌漾清波,卻也可愛。鵝見了人,都齊聲叫起來。進忠戲將土塊迎面打去,正打在個鵝頭上,那鵝把頭搖了搖,鑽下水去了。三人遂你一塊我一塊亂打。劉拿起塊大磚飄去,剛把個鵝頸項打斷了。李永貞道:“不知是誰傢的,莫惹他駡,公公曉得又要合氣了。”劉道:“不妨。一不做二不休,拿去煮了吃,衹推不曉得。”進忠便將棍子撈上岸來,道:“那裏煮去?”劉道:“土地祠去罷。”永貞道:“不好,和尚是齋,决不肯的,反要說與人知道。不如到前村酒店去好。你們先去,我嚮外婆討些錢來買酒。”劉將鵝提起,藏在衣服下,不敢走莊前,過了橋,從田埂上轉去,來到個酒店內。那酒店到也幽雅,衹見:
  前臨大路,後接澄溪。幾叢殘菊傍疏籬,數點早梅依古岸。處處軒窗明亮,層層坐具清幽。翩翩酒旆舞西風,短短蘆簾迎暖日。壁邊瓦甕,白沴沴滿貯村醪;架上磁瓶,香馥馥新開社醖。白發田翁親滌哭,紅顔村女笑當垆。
  二人坐下,將鵝放下,叫酒保拿去煮。小二提起來看了,說道:“噫!不是殺的,是打折了的呀。”劉道:“話多。”小二笑着,提到溪邊,退去毛。一會,李永貞也來了,劉道:“有多少錢?”永貞道:“夠一醉了。”小二拿了酒餚,把桌子移到菊籬邊慢酌,等鵝熟了,取面來打餅。飲至下午,都醉飽了起身。劉將銀子與店傢,小二道:“多哩。”進忠道:“收着,下次再算。”
  三人乘着酒興到野外閑步,衹見山坡上睡着一群羊,就如大雪遍地。三人走到跟前,有四五個牧童坐在地上玩耍,見是莊上三位官人,都齊站起來。進忠道:“這群羊有多少?”牧童道:“有三千多衹,莊上老爹有二千多衹,前村鮑傢一千多,陳傢三百有零。”永貞道:“總在一處,怎麽分得出?”牧童道:“各有印記號頭的,吹起號頭來,便各自歸群了。”劉道:“你分開我們看。”那牧童呼了幾聲哨子,各傢的羊果然分開三處站立。三人拍掌大笑道:“妙呀,這羊可會鬥麽?”牧童道:“怎麽不會?”進忠道:“你叫他鬥鬥看。”牧童道:“今日晚了,明日鬥罷。”三人攜手同歸。
  次日早飯後,便往羊坡上來,見牧童都在棚裏吃飯,羊尚未出棚。三人前後頑了一遍,見牧童驅羊出圈,隨後跟來山坡下。等羊吃了半日草,牧童纔哨兩聲,那羊都齊齊擺開,分為三隊。幾個牧童在中間跳舞了一會;又喚了幾聲,那羊忽的鬥起來了,也各張聲勢一般進退有法。鬥了一會,牧童執着鞭子分開來。進忠道:“再鬥一會何妨。”牧童道:”恐鬥起性來,有傷損哩。”三人又到酒店內飲酒,喚了牧童跟到店內,賞你們酒吃。從此終日無事,便來看鬥羊、飲酒,引得些孩子們都來看。又在前後莊上聚集五六十個孩子,分為兩隊,進忠為元帥,永貞為軍師,劉為先鋒,四個牧童為頭目。剎木為刀,砍竹為標,操演鬥陣,先鬥人陣,後鬥羊陣。一日,羊鬥起性來,觸死了幾衹,便剝了皮,就在羊棚內煮熟了,買了一石酒來,大賞三軍。三人上坐,四個頭目坐在肩下,衆孩子分作兩班席地而坐,大酒大肉吃了一日。又到莊上備了馬來,衆人簇擁着元帥,得勝而歸。自此日日來頑耍,攪亂村莊,衹瞞着客老一個。
  一日晚間,三人吃得大醉,乘着月光信步而行,不覺走錯了路,忘記過橋,便一直嚮南走去,說着揀大路走。走有一個更次,來到一座大樹林子,三人走進林內,見有座破廟。三人坐在門樓下觀看,衹見那廟:
  寂寞房廊倒榻,荒涼蔓草深埋。雨淋神像面生苔,供桌香爐朽壞。
  侍從倚墻靠壁,神靈臂折頭歪。燕泳雀糞積成堆,伏臘無人祭賽。
  進忠道:“這是個甚麽廟,如此倒塌?”永貞道:“這是個三義廟,聞得公公說,張翼德是我們這裏人,故立廟在此。前日要約前後莊出錢修理。”劉道:“我想當日劉、關、張三人在桃園結義,誓同生死,患難不離。後來劉玄德做了皇帝,關、張二人皆封為神。我們今日既情投意合,何不學他們,也拜為生死弟兄,異日功名富貴、貧賤患難,共相扶持,不知你們意見若何?”二人道:“甚妙。”三人尋路歸來。次日,擇了吉日,宰了一肥羊,買了一大壇酒並金銀紙馬,叫了幾個孩子擡到廟上擺齊,對神歃血為盟。進忠年長為兄,永貞第二,劉第三。正是:
  德星未見從東聚,惡氣初看自北來。
  畢竟不知三人結義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朱工部築堤焚蛇穴 碧霞君顯聖降靈簽第二回 魏醜驢迎春逞百技 侯一娘永夜引情郎
第三回 陳老店小魏偷情 飛蓋園妖蛇托孕第四回 賴風月牛三使勢 斷吉兇跛老灼龜
第五回 魏醜驢露財招禍 侯一娘盜馬逃生第六回 客印月初會明珠 石林莊三孽聚義
第七回 侯一娘入京訪舊 王夫人念故周貧第八回 程中書湖廣清礦稅 馮參政漢水溺群姦
第九回 魏雲卿金牌認叔侄 倪文煥稅監拜門生第十回 洪濟閘顯聖斥姦 嶧山村射妖獲偶
第十一回 魏進忠旅次成親 田爾耕窩賭受軒第十二回 傅如玉義激勸夫 魏進忠他鄉遇妹
第十三回 客印月憐舊分珠 侯秋鴻傳春竊玉第十四回 魏進忠義釋摩天手 侯七官智賺鐸頭瘟
第十五回 侯少野窺破蝶蜂情 周逢春摔死鴛鴦叩第十六回 周公子錢神救命 何道人爐火貽災
第十七回 涿州城大姦染癘 泰山廟小道憐貧第十八回 河柳畔遇難成閹 山石邊逢僧脫難
第十九回 入靈崖魏進忠採藥 决富貴白太始談星第二十回 達觀師兵解釋厄 魏進忠應選入宮
第二十一回 郭侍郎經筵叱陳保 魏監門獨立撼張差第二十二回 禦花園嬪妃拾翠 漪蘭殿保姆懷春
第二十三回 諫移宮楊漣捧日 誅劉保魏監侵權第二十四回 田爾耕獻金認父 乜淑英赴會遭羅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