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法律與影像的結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6節:評《暴劫梨花》(2)      徐昕 Xu Xin

  法律的“嫌貧愛富”從社會學意義而言不可避免。畢竟作為個體的人而存在的法官同樣有着七情六欲
  和愛恨情仇。加之庭審就是一個發掘證據信息的過程,因此,特定信息的影響無法根除。既然無法根治,
  衹能轉而在制度框架內來尋求最大程度的公正。事實上,法律不僅需保護被害人,同時也應以保護犯罪嫌
  疑人的合法權利為己任,並通過正當程序給予其心靈的慰藉。事實上,衹要制度框架內相關主體充分行使
  自己的權利,實現充分的博弈,依然可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正義。遺憾的是,正義似乎總是讓一些人感覺不
  適。
  不料,更凸顯世態炎涼的是,竟然沒有人願意出庭作證,連莎拉的好友莎莉也推諉自己的責任。法官
  因此對莎拉的陳述産生了懷疑,三名涉案男子衹被判處9個月的徒刑,並且獲得假釋。無疑,在這一回合
  的較量中,莎拉失敗了,敗給了缺乏良知的旁觀者,敗給了“嫌貧愛富”的法律。
  電影的魅力並不在於其畫面展示了什麽,而在於銀幕背後那些並未直接作用於我們心靈的更加深刻的
  內涵,這需要我們細緻地體會和把握。
  證人為什麽不願作證?儘管我們可以斥責圍觀者缺乏公德和良知,但這種大詞往往無法細緻地穿透現
  象來揭示本質,而更多地淪為一種宣教。基於理性人假設的成本—收益比較方法可以卓有成效地分析並揭
  示人的行動。對圍觀者而言,去為一個孤苦伶仃且地位低下的女子作證幾乎沒有任何收益可言。有人也許
  會說,良知的滿足將是無形且巨大的激勵。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良知在此恰恰成為他們的負擔。圍觀者
  雖然並非行為的實施者,但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他們的聒噪鼓動甚至使強姦者“身不由己”(
  導演如此安排另有深意)。在此意義上,他們實際上已經成為教唆犯。旁觀者或許下意識地將自己置於一
  個模糊的境地,在迷霧煙瘴之中放縱人性深處蠢動的欲望而無需為此面紅耳赤。在此意義上,他們甚至成
  為共犯。因此,或許在擺脫酒精的刺激後,他們會內疚,會自責,但更多地將是試圖繼續隱藏和掩蓋自己
  的罪惡。一旦他們作證並使強姦罪名成立,其內心所受的譴責將有增無減。而通過拒絶作證並隱藏相關私
  人信息使法庭無法認定強姦罪名成立,他們則可獲取法院判决這一公共信息並在其掩蓋下來尋求心靈的“
  安慰”——他們可以心安理得地說:喏,法院都不認為這是罪行!至於莎莉,雖然她具有更多的出庭作證
  的動機,但或許出於對潛在的報復的恐懼(從影視乃至從現實的角度而言,證人被威脅、被報復,甚至橫
  屍街頭的場景都屢見不鮮),她也選擇了背叛自己的好友!
  我已難於繼續保持冷靜,難道僅因不堪回首的過去,就應當對現在施加於自身的不公正待遇委麯求全
  ?難道僅因有吸毒史就應該遭受如此粗暴的對待?難道僅因社會地位低下就被法律排斥、為正義拒絶?我
  已無法繼續理性地透過法律人的冷酷視角來進一步解剖影片,作為一個感性的人,我更渴望正義的伸張和
  實現。我喃喃自語地鼓勵莎拉要堅強,不要放棄,儘管路途崎嶇,儘管布滿荊棘,堅持不懈終將接近正義
  。
  美國司法奉行“一事不再理”原則,因此強姦者逍遙法外已成定局。儘管如同辛普森案,莎拉可以請
  求民事賠償;但對於身心疲憊的她而言,即便天價的賠償又有什麽意義?能換回曾經無憂無慮的生活嗎?
  相對於脆弱的肉體,莎拉支撐自己的強大精神力量就在於讓傷害自己的人承受應得的報應。於是,莎拉和
  她的女律師將視野投諸圍觀者,這種選擇確為無奈之舉。但從影片開始的鋪墊來看,劇情的重點始終着眼
  於對“教唆強姦者”的指控。在法庭審訊的高潮,通過一幹人等的回憶倒敘案發當晚的情境,導演利用場
  面的調度對起哄者的醜態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畫,他試圖營造一種因圍觀者的推波助瀾纔根本性地導致慘
  劇發生的氛圍,甚至他還試圖讓觀衆接受強姦者“身不由己”和“無辜”的信念。
  這一切的鋪墊儘管與現實相悖,卻是以正義之名,是在常規途徑無法實現正義的情形下而尋求的一種
  超常規的宣泄。既然圍觀者係罪惡的源頭之一,那麽法律追究他們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謂正義之實現
  。更重要的是,圍觀者之一終於在良知的驅動下毅然走上法庭陳述自己的證詞。乾坤終於扭轉,曙光掙脫
  了陰霾的阻擋照亮了略顯凌亂的法庭,圍觀教唆犯罪的人被科以重刑。導演通過戲劇化和理想化的情節設
  計巧妙地抨擊了其引以為患的社會問題——公衆責任觀的淡薄和良知的冷漠。
  而莎拉呢?判决宣示那一刻飽經滄桑的她表現出異常的冷靜、剋製和堅強強烈地震撼了我。我仍疑惑
  的是,莎拉將如何面對這次創傷,如何繼續未來的生活?但可以肯定的是:被壞人強暴,被社會鄙視,甚
  至法律對她的不公正……都未曾將莎拉擊潰,她勇敢地面對所有的摧殘,堅守自己的信念,竭盡全力並成
  功地爭取到屬於她的清白和正義!我深信,經過暴風雨洗禮的莎拉定能堅強地面對今後的漫漫歲月,去追
  求自己的幸福!
  影片雖已結束,耳邊卻似乎仍能聽見莎拉的絮絮低語:“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一定要堅強,千萬不
  要放棄,全知的上帝一定會帶給我們正義,即便步履略顯蹣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1)(圖)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第4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3)第5節:評《暴劫梨花》(1)(圖)第6節:評《暴劫梨花》(2)
第7節:評《因父之名》(1)(圖)第8節:評《因父之名》(2)第9節:評《失控的陪審團》(1)(圖)
第10節:評《失控的陪審團》(2)第11節:評《完美世界》(1)(圖)第12節:評《完美世界》(2)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第14節:評《少數派報告》(2)第15節:評《少數派報告》(3)
第16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1)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第18節:評《律政俏佳人》(圖)
第19節:評《亞當的肋骨》(圖)第20節:評《永不妥協》(1)(圖)第21節:評《永不妥協》(2)
第22節:評《陌路人》(1)(圖)第23節:評《陌路人》(2)第24節:評《魔鬼代言人》(1)(圖)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