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哈利·波特的“母亲”:J.K.罗琳传   》 哈利·波特狂潮(4)      Connie Ann Kirk

  现阶段说《哈利·波特》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并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是没有可能的。从有这么多奇迹发生和多种文字版本的书出版,我们不难看出该书将有可能大受欢迎,对系列书的期待将会愈来愈迫切。他们认为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书一本又一本地出版,年轻的读者将和系列书一起成长,书也使作者和她塑造的人物比电影、商品和那些热卖品的生命力更长。一些书迷预言这一代的读者会强烈地渴望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分享《哈利·波特》,这样就让《哈利·波特》在新的一代人中间生根发芽。他们指出该书在孩子们中间的口碑使第一本书大卖热卖,全球很多迟疑的读者也会因受到感染而把整个系列都读完。
  持怀疑态度的人把系列书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现在还不是,那么等第7本书出来之后,大家知道故事的结局了,书也就会昙花一现。他们声称年轻的读者读这些书是因为同龄人的压力和对这些故事的好奇,而不是他们会与书里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批评家指出,《哈利·波特》是“快餐读物”,编辑得很差(他们认为特别是第4本),似乎在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朋友们把小说中零散的情节拼凑起来解决一个谜,高潮也总是把怀疑、行动和冒险结合起来。他们说,书就像电视剧一样,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同一时段内,一本书的时间是一个学年,在主人公夏季回家前,谜底才得以解开。
  这些人还指出斯科拉斯蒂克出版公司在拍卖会上用天价拍下了书的版权,这几乎是一桩美国从未有过的版权交易。他们说罗琳作为一个单亲母亲能靠写作致富的神话增加了她和书的神秘色彩。随着书被改编成电影,这种神秘所导致的狂热愈演愈烈。批评家认为“哈利·波特”热潮虽然暂时填充了本世纪初由通俗文化所带来的空虚、浮燥,但随着与《哈利·波特》同类型的作品出版,甚至被搬上电影银幕,《哈利·波特》就会很快失去市场。2002年书的出版出现了断档,持怀疑态度的人说读者对系列书的热情在减退。他们说书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或深刻的分析,但是,“哈利·波特现象”作为世纪之交的文化运动要比书本身得到更长时间的研究。
  关于J.K.罗琳的《哈利·波特》能否有长久的生命力,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判断这两种观点是否正确时,有两件事是一定的。一件是即使现在和哈利一起风光无限的作者也不知道哪种结局会实现。同时,她的生活似乎要沿着哈利的生活轨迹延续下去。在第4本和第5本书里,哈利对自己的身世越来越感兴趣,罗琳则独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浪漫。2001年的圣诞节,她和一年前在苏格兰相识的医生结婚了。第二件事是哪一个预测会成真———《哈利·波特》会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永恒的名著,只有时间和未来能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在罗琳30多岁时,她的生活正如日中天,在我们能把握她的现在之前,还是先回顾一下她的过去和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这更为重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九州出版社
前言(1)前言(2)哈利·波特狂潮(1)(图)哈利·波特狂潮(2)(图)
哈利·波特狂潮(3)(图)哈利·波特狂潮(4)孩提时代的足迹(1)(图)孩提时代的足迹(2)(图)
孩提时代的足迹(3)(图)孩提时代的足迹(4)(图)孩提时代的足迹(5)(图)孩提时代的足迹(6)
孩提时代的足迹(7)孩提时代的足迹(8)孩提时代的足迹(9)学生时代
小学(1)小学(2)小学(3)中学(1)
中学(2)中学(3)中学(4)中学(5)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