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笑傲人生:李敖的冷眼狷行 》
1.东北小“遗民”(3)
孙尘 Sun Chen
连爷爷的死,好象都和李敖有必然的联系。据李敖回忆:
爷爷去世前,同我家住在一起,我常到他屋里玩。 那时候我四至六岁,看他在后院亲自动手搭棚子,看他烧鸦片烟(烟土太贵,抽不起,只把鸦片烧成小黑丸吞服),跟他的感情极好。他过的最后一个旧历年,我从大年三十就不断地给他磕头拜年,一会儿就去磕一次,然后相对大笑。爷爷说:“这小子今年怎么回事?怎么老是向我磕头。磕个没完?看样子,要把我给磕死了。”
不想爷爷的话竟然应验,过了年不久,李敖的爷爷也去世了。与他磊落爽快的一生一致。连他的死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毫不拖泥带水。
就在李敖不停地给爷爷磕头的这一年过后,在李敖奶奶去世第一百天那天,爷爷到庙里给奶奶做佛事,佛事做完了,他向和尚们说:“我不会再来了,再来就是麻烦你们了!”当天晚上,李敖的大爷到李敖家陪爷爷过夜。爷爷向李敖的大爷和爸爸谈京戏,谈得兴高采烈。夜深了,要睡觉了,李敖爸爸回到房里。不久大爷过来敲门,说爷爷不行了,大家急忙过去,想找寿衣替爷爷穿。寿衣有很多件,穿起来很麻烦,一般要在人咽气前穿好,一咽气,就不好穿了。可当时大家手忙脚乱,竟没找到寿衣,这时爷爷表现得出奇地冷静,说寿衣在那个箱子里,而且说箱子没上锁。大家赶忙找出来替爷爷穿好,他就咽气了。死得如此清醒利落,真是高人的死法。
出殡的时候,李敖爷爷的子孙媳女大排长龙,大爷是长子,第一名,依次为李敖爸爸、三叔、五叔、六叔、大哥、李敖,全部男性领先。在李敖后面是大娘、妈妈、三婶、三姨(即五婶,因她是李敖妈妈的妹妹,所以只叫三姨)、六婶等。这种排名次序,充分看出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
看到如此盛大的出殡场面,人们不仅要感叹李敖的爷爷走得无憾,因为他的精神已在后代身上留下了烙印,因为他已在身后留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家庭。
李敖的奶奶婚后几十年一直忙着生孩子,一口气生了12个儿女,六男六女,成双成对。其中四叔、二姑、三姑、五姑虽然“寿禄不永”,但是还剩下七个,五男二女,也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幸福之家对孩子数目的最佳要求。
“龙生九子,各子不一”,李家人丁济济,也是人人不同,颇丰富多彩。
老大(李敖叫大爷)叫李孟谦,是个村学究,为人谦和得有点怕羞。老大的老婆(李敖叫大娘)是三姑六婆型的,有一男一女。儿子李纯仁(李敖叫大哥),李敖说他很伪善。老大这一系大概是李家中最缺乏“奇气”的了,李敖讲了一段趣闻:有一次大爷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你这位先生,妻不贤,子不孝。”说得大爷满脸通红,连忙说:“差一点,差一点。”
李敖的三叔名叫李湘岱,中法大学毕业,妻子是他同学,有一男一女。这一对夫妻软弱,和善而小气;李敖的六叔无疑是这一辈人中最富传奇色彩、最有个性的人。他长着一副圆圆的脸,两眼机警有神。他从小有反叛性,十几岁就去了苏联。抗战时做共产党地下工作,和三叔一起被日本兵捕去,这时李家人才明白三叔并非软弱之辈,而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六叔更不消说,他聪明而多艺,受过地下工作专业训练,通俄文、英文、日文,会拳击,能写一手好毛笔字。六婶是上海人,六婶妹妹李敖这辈人叫老婶,很漂亮,后来做了六叔的姨太太。姐妹对生,共有八个儿女,给六叔很大的负担。六叔是整个李家唯一讨姨太太的人,也是唯一和南方女人结婚的人。这又是李家“奇气”之一。
在地下工作方面,六叔反是三叔的上司。这两家平时和其他几家不相往来,也不同爷爷奶奶来往,还颇招大家不乐,直到他们被捕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们两家一直不同我们来往,直到他们被日本突兵放出来,整个李家才有一番大团圆的景象。
李敖五叔是同辈兄弟中最“至尊宝”的一位。他在大学念物理系,可是没毕业。他看中李敖妈妈的大妹,按大排行算,李敖叫她三姨。三姨先嫁的男人不上路,最后离了婚。那时抗战开始,李敖爸爸为全家老小所累,不能去后方,就让五叔去。五叔热恋三姨,他走到汉口,就不肯去了。又回到家中,爸爸大失所望。五叔不管,同三姨结了婚。在所有叔叔中,这位五叔和李敖一家走动得最勤。他喜说笑语,为人没大没小。如他去天津,李敖妈妈托他办事,他偷偷赚老妈子的钱,然后又把赚到的钱,全部买了茶叶送给李敖妈妈,然后欣赏蒙在鼓里的嫂子对自己的歌颂之辞,心中窃以为乐。
三叔、六叔的反叛精神给李敖以强烈印象,而五叔的幽默风趣同样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李敖的人格,并最终在李敖身上集其大成。
李家之女也秉承父母骨血,颇多豪侠之气,卓尔不群。
几位姑姑中,李敖最佩服的是四姑。
四姑吸收了父母的优点,她像李敖的奶奶一样个性超然,但却比奶奶漂亮了数十倍,而且她又遗传了父亲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强的品质。李敖印象中的四姑是:
四姑聪明而漂亮,生存能力又极高强。从小就偷嫂子张桂贞女士的化妆品化妆,照镜做妖姬状。她的婚姻不美满,她就解决了它。离婚后,正值抗战胜利,她跟陈纳德的飞虎队要员丁锡庆打得火热。丁锡庆为四姑所迷,同原配离了婚。他同四姑结婚后,生了两个小孩。大陆丢掉,丁锡庆做民航空运公司曼谷总经理,后来病死了。四姑住在香港,失掉联络。她从香港寄过一次照片,一派影明星打扮。我每想到她,就想到她是我们李家最走达尔文路线的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团结出版社 |
|
|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1) |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2) |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3) | 1.东北小“遗民”(1) | 1.东北小“遗民”(2) | 1.东北小“遗民”(3) | 1.东北小“遗民”(4) | 1.东北小“遗民”(5) | 2.颠沛流离(1) | 2.颠沛流离(2) | 2.颠沛流离(3) | 2.颠沛流离(4) | 2.颠沛流离(5) | 3.新鲜胡同小学(1) | 3.新鲜胡同小学(2) | 3.新鲜胡同小学(3) | 3.新鲜胡同小学(4) | 3.新鲜胡同小学(5) | 4.魂牵梦萦的小情人(1) | 4.魂牵梦萦的小情人(2) | 5.远走台湾(1) | 5.远走台湾(2) | 6.“抢去我的第一名”(1) | 6.“抢去我的第一名”(2)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