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话录   》 第6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5)      Yi Zhongtian    Yu Dan

  如果你自律,那么有些不道德的事你可以不做,一些品位低下的举动你可以不做。
  你自律是可以的,但是你要知道大多数人是"小人",是一个普通人。
  我有寻常的七情六欲,我也要犯点错误,甚至我可以干一些大家认为不太"那个"的事情。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健康的、民主的、法制的、人权的社会,小人一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他能够自得其乐,因为在法制社会你不能妨碍、伤害别人的自由和权利。
  比方说,我出去以后我是个君子,我衣冠楚楚,那么作为一个小人我随便一点,我回到家里光着身子碍着谁了?于丹易老师这么说,是把小人还原成一种很蓬勃健康的寻常人心态。
  君子之道,人人可为于丹说完了小人,我这里也要替君子说几句话。
  大家不要把真君子逼成伪君子。
  其实伪君子有两种伪,一种是与道德不符,低于道德底线以下的伪;第二种是在公众形象的压力下被迫高于这个标准。
  这是另外一种不真实。
  但是我为什么说公众的约定俗成有可能成为一种可怕的惯性?我们没有必要把君子想象得不食人间烟火,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往往会因为过分地提升一个东西的价值而贬损它真正的意义。
  其实在我理解,君子也是一种很朴素、很坦荡的人格,也就是说,君子之道为什么人人可为?易老师说得对,君子之上是圣人,其实比君子更高一点,就是说更高一点的标准在《论语》中被表达为"士",就是知识分子,它要求"士"要弘毅,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死而后已,但没要求君子这样。
  君子是什么?其实就是普通常人的生活规范。
  就我的理解,《论语》中的君子是非常简单和朴素的。
  首先,君子允许有过错。
  孔子说君子"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要勇于去改正。
  什么叫"过"?错而不改是所谓"过"。
  你先无意犯了错,从主观上坚持不去改这才叫做真正的"过"。
  孔子说,你看世间万物,太阳辉煌吧,月亮皎洁吧,难道没有日蚀和月蚀吗?太阳和月亮被遮蔽的时候,人们是看得见的,等它过去以后,它还在天上,人们照样要仰望它。
  所以《论语》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关键是君子不文过饰非。
  第一,允许错;第二,允许改。
  这就是君子的过错观。
  君子的态度,也就是孔子说的"仁"。
  "仁"是很简单的,他说了五点,说这五点行之天下可为仁,也就是恭、宽、信、敏、惠。
  君子的情怀,他"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他怕的是自己没有能耐,不怕别人不了解他,君子仍然是恭敬的、宽和的,不带有那么强的攻击性。
  真君子,所谓"讷于言,敏于行",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君子他有一种宽和沉默,所谓"刚毅木讷近仁"嘛。
  一个人内心是刚毅的,但他的人可能不是善辩的。
  那么,他做一件事的时候"先行其言",把他要说的话先做到了,而后从之。
  所以我说不要误读君子,我老觉得现在把君子提升到"士",甚至"圣人",太高了。
  其实孔子在他活着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圣人,孔子心中的圣贤之境也是挺难达到的,高处不胜寒的。
  他的学生问,什么叫仁?他说是"爱人"。
  然后学生问,是不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说,你说的这个境界,虽"尧舜其犹病诸",尧帝、舜帝也做不到。
  我说的"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每一个想让自己树立起来、想安身立命的人,他必须先用这样的心树立别人,每一个自己想发达的人,他也必须用这样的心帮别人发达,将心比心,在最近的地方帮大家把事情做了,这就是仁义的方法。
  所以君子是一个朴素的概念,这是我要说的第二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序言第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
第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2)第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3)
第5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4)第6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5)
第7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6)第8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7)
第9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8)第10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9)
第11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0)第12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1)
第13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2)第14节:之一 经典使我们心灵安顿(13)
第15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第16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2)
第17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3)第18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4)
第19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5)第20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6)
第21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7)第22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8)
第23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9)第24节:之二《论语》《庄子》里的生活智慧(10)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