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大乘無量壽經 》
第02品 德遵普賢
支婁迦 Lokakasin
本品是第一品的繼續,是通序中衆成就的補充,不但是補充數量,而更重要的是會衆崇高無比的妙德,無邊的聖衆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之德說不能盡,他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之中,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法王的繼承人。普賢無量無邊功德的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一部大經的指歸。現在來會聖衆都是遵修普賢之德,當然都是遵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纔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製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這一品首先補充了賢護等十六正士。正士跟大士等等的都是同等的,但是正士是在傢菩薩。至於‘十六’,密宗把十六來表示圓滿無盡,所以十六正士就表示無量無邊的正士。
‘賢護’正士,梵名跋陀和,翻成賢護、賢守、賢首和善守。這些名號在經論中常見。《思益經》說:衆生衹要聽到他這個名字,就必定要得三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號有如此的功德,所以就叫做善守。聞名就得功德正是善於守護衆生,所以稱為善守。在《大方等大集賢護經》,這個經以賢護為名。《賢護經》裏頭說:‘王捨大城有優婆塞’,這是居士。‘名曰賢護,為衆上首’,在大衆的上首。《大寶積經》有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種種快樂的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說他雖然現在人間,他所享的福報,不但人間不能相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釋都比不上。《名義集》裏說:‘發陀婆羅’,翻為賢護,不但自己護持自己的賢德,並且也護衆生,所以名為賢護。又稱賢首,因為他位居等覺,是一位等覺菩薩,是賢中之首。賢護正士雖示現為王捨城中父母所生的人,衹是一個普通的人身,但他的實證,是一位等覺菩薩,已超十地,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了,就與佛相等了。賢護正士示現為生在王捨城的一個普通人,但已是證到了等覺的在傢菩薩。這是維摩詰之外又一個極殊勝的在傢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必定可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種菩提。這一史實十分重要。還有《般舟三昧經》說,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的發起人,這就和淨宗更有因緣了。他親見了阿彌陀佛,所以他為衆上首,參加法會,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宣揚念佛三昧無上法門。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寶,所以稱為寶王三昧。
‘善思維菩薩’等。《四童子經》說:善思維、慧辯纔、觀無住、神通華,是他方世界菩薩,應化托生印度成為在傢菩薩。《佛名經》說:光英、智上、寂根、願慧,《月燈三昧經》說,香象。二經共指五位正士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來到這個世界聽受《無量壽經》,助佛宏化。從賢護到香象共十人,都有經典作為根據。其餘尚有六人未經經典提到,但古德說其餘六人也都是他方世界大成就的在傢菩薩,來到此界聽經與助佛宏化。
本經超出常情,特別標出十六正士在傢菩薩作為大衆上首,這就表示: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傢人修持。因這個法門契合於當前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越發達,物質世界的發展越快,彼此間的競爭越殘酷,要搶時間就越忙。越現代化,每人所應掌握的科技知識就越多,生活的節奏也越緊張。你還想像上古的人遠入深山,一切事情不問,衹是自修,恐怕時代不允許了。所以一定要有很多人不能出傢,要保留在傢身,為社會服務,並且也還繼續要修,那麽這種修持就以淨土宗最合適。清末,瀋善登居士作了一部《報恩論》,贊嘆《無量壽經》和淨土法門。他說:淨土法門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契機。國傢與社會需要有很多在傢人辛勤獻身於種種崗位,把事辦好,這就衹有淨土法門可在行世法的時候不必離開佛法。不需入山,不需閉關,不但上班能修,上火綫也能修。衹要所發是利他的心,所念的衹需六個字甚至四個字的一句佛號,就是淨宗無上修持。每日十念,再忙的人也十分從容。所以不離佛法,把保傢衛國、福民利衆的大事都辦了。衹要是真純地這樣做去,你何必廢除應行的世法,同樣契證佛法。不離開佛法可以行世法,不廢除世法可以證佛法,這是淨土法門特別殊勝之處,特別適合於在傢人。因此《甄解》說:十六正士列為上首,‘彰此法不以出傢發心為本。’此說很有見地。
‘而為上首’。普賢、文殊是來參加法會一切聖衆的上首,是全體聽經人的上首;彌勒大士是賢劫一切菩薩的上首;賢護等十六正士是會中一切在傢菩薩的上首。大會聖衆實是無量無邊。《月燈三昧經》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音同觸ㄔㄨˋ)佛,與那由多(即那由他)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那由多應指一萬萬。由此可見,一位正士便與一萬萬菩薩同來,全會聖衆,實是無量無邊。香象正士在阿(音同觸ㄔㄨˋ)佛便是同行菩薩的上首,可證十六正士的勝德。大衆同尊。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是說一切聖衆,無論在傢出傢,共同遵守修習普賢大士的妙德。從這一句直到本品末後‘不可思議’,都是贊嘆上首普賢大士和會中的一切菩薩的勝德。‘大士’就是菩薩。‘普賢之德’上品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是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第九是恆順衆生,第十是普皆回嚮。這個願王在人最後的時刻,一切諸根敗壞,什麽都不行了,什麽也不能跟著自己了,在這個時候,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在前引導,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就自然生在蓮華之中,蒙阿彌陀佛授記,於是可在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無量的智慧,隨順著衆生的心念廣作饒益,能在煩惱苦海中普度衆生。這就是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十大願王,第十願‘普皆回嚮’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願到第九願,顯出普賢這個賢字。永劫勤勞沒有疲厭,十大願王永無窮盡,成佛後還在度生,顯出普賢之普和普賢之賢。上品中提到《清涼疏》:‘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雖然得到無上成就,但不捨在因地所發的度衆生的大願,仍示現菩薩身來救度衆生,所以這是位後的普賢。普賢大士在未來不可窮盡的長劫中,永不間斷,在實現他的偈語:‘普願沉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願一切衆生都到無量光佛剎,這是普賢大士大願的結晶。十大願王是以彌陀願海作為歸宿,也正和彌陀第卅五願互為表裏。卅五願:‘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當前的彌勒就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必定要補佛位)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切衆生,他必定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之位,而且必定成佛。但是也有往生之後他不在極樂世界成佛,願文說:‘除其本願為衆生故,被宏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他有本願為衆生,要披著弘誓的鎧甲,到無量世界去教化一切有情,勸發信心,都修菩提行,同行普賢大士聖道。這類自願來到穢土的人,‘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願中普勸十方,修行普賢之道,也即是導歸極樂之道。生極樂後,若度生情切,就被起弘誓做成的鎧甲,再返此界救度衆生。普勸一切衆生,同遵普賢之德,求生淨土。為什麽衹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因為衹有這一個法,能給衆生真實之利,能救衆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也就是來會一切大衆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的原因。
‘具足無量行願。’《攝大乘論釋》裏說:‘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這個數不但你沒有法子具體說出來,並且也不可以用譬喻來比擬,就叫做無量。‘行願’,《清涼疏》說:‘造修希求,目為行願。’《觀經》說:‘是心作佛’。‘作佛’就是‘造修’的涵義。‘造’就是‘一切唯心造’中的‘造’字。‘修’是修持。所以‘造修’是行動。‘希求’,‘希’是希望,‘求’是願求。所以‘希求’是願望。行動與願望的結合就叫做行願。‘具足’,具是具有,足是充足,所以‘具足’是圓滿無缺的意思,一切都有了,不再缺少什麽。‘具足無量行願’就是說這一切無量無邊的殊勝行願都已具足圓滿無缺了。
或有人懷疑:參加法會無量無邊的菩薩,或如位後普賢,成佛後再來;或是等覺,如同賢護;或從初地到十地;或者衹是地前三賢(住位,行位,嚮位)。覺位有天淵之別,豈能各各都能圓滿無量的‘行願’?此問很合情理,但未知淨土是無上圓頓法門,超情離見。《普賢行願品》說:‘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衆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就是說,若人能受持宏揚《普賢行願品》,於一念之中,就可圓滿所有的行願。一念之間圓滿一切願,乃是最圓極頓的妙法。《淨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即衆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德。’‘故衆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而此心性,竪貫三際(過去、未來、現在),橫裹十虛(方),佛法生(衆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可見衆生的心,本具萬德,即是諸佛法身,也就是法界圓融的妙體,所以佛與衆生,正報(佛菩薩等)依報(國土),因與果等等一切法,都在我介爾一念心之內。衹要一念相應,一切圓滿成就,所以這是無上圓頓之法。如斬一把絲,一斷,一切絲都斷。又如染物,一成,則染缸中所有的東西都已染成。上品中說到文殊大士成為一切諸佛的父母,衹因‘瞭瞭見佛性’。《淨土生無生論》說:‘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此心是佛性,也是法身,所以念佛時就是相應時,一切圓滿,絲毫沒有欠缺。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一句應該與上句聯讀,意義纔完整。本品開頭這三句,是會中菩薩聖衆不可思議功德的總贊,也是本品的綱。為了明解其中的深意,先把本句逐字註解一下。
‘安住一切’。《會疏》說:‘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功德法’,‘功’是功效,行善有造福衆生的功效,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效使衆生得到真實之利,是你行善的自然結果,所以功效就是善行本有的德,所以叫做‘功德’。德的本體就是‘法’,這是《淨影疏》所指出的‘德體名法’。善行必有利生的功效,種種善行、種種功效、種種善行本有的美德,都是事,事相有種種差別,但事相必有同具的體性,那就是法性。所以《淨影》說:‘德體名法’。法性就是有情與無情同具的體性(在有情就稱為佛性),也就是法身。所以‘一切功德法’就是諸佛無量微妙功德的本體,也就是法性和法身。在此安然常住,沒有退失,就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在種種行善利他的功德事相中,自心仍是寂然安住在萬德本體法性之中,如如不動;自心雖遠離種種差別,一心寂然,可是又‘具足無量行願’。於是這兩句經文的意義更為深刻,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修一切善法(具足無量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大乘佛法種種妙義都在這兩句之中。安住於一切如來無盡果德的本體,具足無量大菩薩的行願,理體和事用齊顯,空邊與有邊全離,理不礙事,事不礙理,正顯與會諸大菩薩的聖德。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遊步就是旅遊、周遊、遊化的意思。十方就是四方四隅和上下各方,指的空間了,一切地方。‘遊步十方’,就是周遊一切處。權是權宜、權變。俗話常說‘有經有權’,經就是常規,權就是變通。一個人應‘通權達變’,不死守規章制度。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古時候禮節。倘若嫂嫂掉河裏了,你用手把她拉出來可以不可以呀?你若死守禮節,說男女授受不親,我不管,那豈不是天地間最大的蠢人。這是行權方便的意思。《法華文句》解釋:‘方者法也,便者用也。’粗淺來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方便。你要有切實便利可行的方法,讓衆生真能解决問題,叫方便。《法華玄贊》解釋:‘善逗機宜曰便。’逗機,就是說法的人能行權巧,把對方的靈機逗發出來。例如禪宗,德山與竜潭夜間談話,德山剛出房門,因外面黑,就回來,於是竜潭點著一根紙媒子遞給他。德山剛一接,竜潭噗一吹,紙媒子滅了。這就是逗他的機。德山當下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正想接這個紙媒子,誰知又把紙媒子給吹滅了,完全不可理解,所以他的思想就斷了。這就是逗機,也就是方便。所以《淨影疏》說:‘化行善巧,隨物(物件)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所行教化非常善巧,隨著衆生根器與環境的不同情況,分別傳授種種不同修行方法,隨物所宜,而有種種不同與之相應的所現,這個叫做‘行權方便’。《大集經》說:‘能調衆生,悉令趣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現在把以上的註解匯到一處,‘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就是:普遍周遊一切世界,用一切善巧穩妥方便的法,能妙契或逗發衆生的根機,把他們引導到究竟的果覺。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嘉祥疏》解釋是‘解契宗源’。契是契會,解是理解。所解契會到佛教宗旨的本源,叫做入。與《法華》‘入佛知見’是同一個入字。‘藏’,《嘉祥疏》說:‘名理為藏。’這就是說,理的名字叫做藏。理是理體,就是實際的本體,這就是藏。所以‘佛法藏’就是佛法的法性的理體。法性中自然含藏無量的性德,本性本有的妙德就稱為性德,所以這個‘藏’既然是理體,它就含有無量的性德,因此稱為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叫做佛法藏。‘入佛法藏’就是契證法性的理體,其中包括無量的性德,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入佛法藏’就是《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入了佛慧,就是‘入佛知見’。《甄解》有個解釋說:如來的一切佛果功德的寶藏叫做大寶海,這個寶海叫做佛法藏,也就是佛所得一乘妙果。根據《甄解》,會中一切菩薩都已經入了佛的法藏,入了佛的功德之海了,證入如來一乘(一切衆生普成無上正覺)果覺,因此全是大權示現,是從果嚮因,已入如來一乘果海,還不捨因地的修行,示現在法會中,贊助釋迦牟尼,宣揚淨土法門。
‘究竟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淨影》: ‘涅槃彼岸,到名究竟。’到達涅槃彼岸,證入如來果覺,就叫做‘究竟彼岸’。‘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指證入佛的一乘大功德的寶海,契證了佛所得的涅槃。前後諸說,可以互通。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傢。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這一句表明會中菩薩為度衆生,所以願到十方無量無數的世界去示現成佛。《普門品》‘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正是這個意思。其中‘願’是誓願,依據《法窟》,對於出世之道,有所希求,叫做願。‘世界’,‘世’表時間,過去、未來、現在,叫做三世。‘界’表空間,就是十方。
‘等正覺’,舊譯是等覺。等覺有兩個含義:一是菩薩的最高位置,就要得到妙覺的佛果了,稱為等覺。他的智慧功德就跟佛的妙覺相等相似了。已經是十四的月亮了,比十五還差一分,但是就很接近了。二等覺就是佛。《往生論註》:諸法平等,所以諸如來平等,因此諸佛如來叫做等覺。《大智度論》也說:‘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所以等覺有兩種含義,可以是等覺菩薩,也可以是佛。通常等覺是指低於妙覺的菩薩,在本經中等覺是佛。會中菩薩到十方示現成佛。
‘捨兜率。降王宮……’叫做八相成道。這是釋迦牟尼與一切諸佛示現成道的通常途徑。依照嘉祥大師,‘捨兜率’就是第一相。‘降王宮’是第二托胎、第三出生兩相。‘棄位出傢,苦行學道’是第四相,出傢。‘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第七相,轉法輪。到了最後‘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就是第八相,滅度。來會的菩薩都要到無量世界,去示現這八相成道的佛。
‘捨兜率’,是從兜率天下降。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但特殊的是有兜率內院,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降王宮’,《因果經》說: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肋進入自己身體,可以從腹外仍可看見菩薩在腹中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而生,生下來自己就行走七步,並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影疏》說這是於十方周行七步,表示什麽呢?表示大丈夫奮迅之力。‘唯我獨尊’,這個‘我’字不是有我相的這個我,是離相的真我。‘棄位出傢,苦行學道’是第四相。《魏譯》說得很詳細,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看見這些,於是乎决定出傢,捨棄眷屬,騎著白馬越城出去,出傢學道後在樹下苦行了六年,一天衹吃一麻一麥(一顆莊稼)。我們看到畫著一個人端坐,像是包了一層皮的骷髏,那就是太子苦行學道的像。
‘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這一切都是示現。上述降胎王宮,出傢修道等等,都是為了隨順世間而作的示現。《法華壽量品》中佛說:我實在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因見衆生樂於小法,智德很薄,垢障很重,對於大法他不能接受,所以為了這種人,我就示現少年出傢,後來成佛了。可是我實在是成佛以來久遠久遠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衆生,令入佛道。為了教化,衹好示現剛成佛啊。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魔’是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能給修道的人作障礙;又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所以翻為殺者,又翻為惡者,因他有很多的愛欲。魔有四種,《淨影疏》講:一個是煩惱魔,貪嗔等煩惱這都是魔。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第三是死魔,破壞人的命根。第四是天魔,專門破壞別人行善。經中所說的魔就是天魔。《婆沙論》:菩薩在樹下的時候,魔現了很多美女來誘惑,但這些魔女一走到菩薩跟前,自然變得非常醜陋,她幻化的那種冶容豔色,媚態淫姿都不見了;後來發動魔軍武力相迫,放箭投石,種種武器,來相逼害,誰知菩薩覺察後立即入定,這些兵仗在佛身前,自然停在空中,尖端變成蓮花。《大智度論》:‘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魔無所施其伎呀,就敗退了。所以佛降伏了這些魔軍之後,當時魔王問佛,你有什麽功德,有這麽大本領?佛說地神乃知。問地神哪,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地不是菩薩為衆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地神作了證明。由上可見菩薩不是以神通戰勝魔軍,而是以定慧之力,降伏魔怨。這是第五相,降魔。怨就是怨傢。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維摩詰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實際的理體,當人的自性和佛的知見妙理,這不是語言和分別心所能知。《淨影疏》:‘理是妙法’,指出‘妙法’就是理體。由於顯現了這個本體,所以成正覺。所以‘得微妙法’就是證得了理體。入了佛的知見,究竟了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了。‘成最正覺’, 遵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真正之道,為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第七相,轉法輪。佛之出興於世是大事因緣哪,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度衆生啊,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哪,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是一個核心。這些諸大菩薩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主要是要在十方世界去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最長,從‘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而現滅度’以前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
‘天人’呢,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歸’是歸依,仰是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世尊,請佛轉法輪。據《大智度論》: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卅五天沒有在印度說法(世尊成佛之後,頭三個七天裏在天宮大說《華嚴經》。但是這些個聲聞緣覺乘的弟子,如聾如盲,沒有領會)。一直到五個七,佛自己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阿羅漢弟子都不能知,一般衆生更是無法知了。一切衆生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就是粘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那麽還不如涅槃吧!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衆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先說小乘法。《法華經》也有同樣的記載。
‘轉法輪’。《法華文句》解釋說:‘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化他的法,也就是化衆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衆生的心裏邊去,這就叫轉法輪。把佛心中的法傳入到衆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衆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轉’字的含義。嘉祥大師說:‘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所以叫做轉。‘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大教的緣起。世尊受請轉妙法輪,這是第七相。底下就是轉法輪的內容了。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調衆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因為世尊的佛的說法,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也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衹體會是佛菩薩現出身像,演說經教是法音。應知‘百草頭上祖師意’,無情的百草頭上也在說法,這個就是法音的廣意。‘世間’呢,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接受了菩薩、天人的請求,廣演一代時教,有大乘小乘、權法實法、偏圓種種的法,都是轉法輪。因為衆生根機不一樣,根機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先說小乘,然後慢慢地就小嚮大,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贊嘆大乘,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後說實法,說《法華經》,開權顯實,最終目的全是要成佛的。《法華》是圓教了,淨土宗也是圓教。世尊說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衆生,法法都是應病之藥,都是為使衆生覺悟。‘諸世間’就是三界。恆演妙法,普令覺悟,就是‘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十煩惱。天台宗就講得更深一點,就以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我們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得很好,煩惱是什麽呢?‘能令心煩,能作惱故’。你高興,興奮欲狂也都是煩惱啊。‘城’呢,指的是城堡,堡壘。佛演說妙音,就是摧破衆生身心裏煩惱的堡壘。‘壞諸欲塹’。食欲色欲都是欲,其中嚴重是色欲。《甄解》說‘愛欲是諸苦之本’。《淨影疏》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佛說‘愛’是最可怕,最不好辦。如果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愛欲同等地難辦,那一切衆生就不能成道。一切衆生都因愛欲成為生死之本,若再有一件事情同樣嚴重難破,那衆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塹’就是護城河。愛欲像洪流,衆生漂溺其中,頭出頭沒,不容易度脫,就把它說成是欲塹。除捨愛欲之心就是破壞欲塹。
‘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嘉祥大師說:消除迷惑與垢污就叫做‘洗濯’。前節所述的十煩惱與三煩惱,都是應該消除的迷垢。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可是一念迷妄,墮於無明。一面明鏡,鏡面全是污垢,不顯本有的照用,所以首應去污,這就是‘洗濯垢污’。去污的妙劑是‘無相之解’。這完全不是佛學家的知解。古雲‘知解門開,則悟門塞’。《首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離見,斯即涅槃真淨。’存在知見相的知見(有能知的我,與所知的內容,有能有所,就不是離相),這就是無明的根本。這是又在鏡面上污墨,不是去污。要有離見的解,纔真解了如來真實義,才能恢復鏡子(衆生心地)的本明。這個明,嘉祥大師叫做‘無漏之明’。漏就是煩惱,離開了煩惱垢染的本明,叫做‘清白’。所以消除煩惱迷惑,以離相的慧解,恢復本來離垢的光明,叫做‘洗濯垢污,顯明清白’。《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像下雨一樣,雨後樹木房子等等都幹淨了,顯露了清白的本體。衆生怎麽洗濯?那衹有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真正認識本體纔是顯明清白。如果融會禪宗,‘洗濯垢污’就是百丈禪師所說的‘迥脫根塵’,迥然超脫了六根六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不可思議的光。‘獨耀’。獨,就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就陷入矛盾之中。‘獨耀’就是‘不與萬法為侶’。會合淨土宗,‘都攝六根’就是‘洗濯垢污’;‘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
轉法輪這段經文首先指出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這四句,實在是關鍵。一切大菩薩都是從這些地方走過來的,所以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現在有的人,自己還帶著種種煩惱垢污,也並沒有真實明心見性,衹是想成名成傢,當佛學大師,座下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垢污。要離開這些,發起真實利他的心。自己不覺悟,就不能覺醒別人,這一點是應該深思的。
‘調衆生。宣妙理’。調是調和。宣是宣示。妙理,就是實相的理體,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佛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是宣妙理。要讓一切衆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就是調衆生。
‘貯功德。示福田’。備具多德就是‘貯功德’。這些大菩薩都有種種的功德,就可以給衆生當福田。‘福田’者,就是種福的田(種稻的田叫稻田,種福的田稱為福田)。所貯功德示現於外,接受衆生供養,讓衆生造福,叫作示福田。《俱捨論》有四個福田:一趣田。趣是畜生,現在很多外國人愛護動物。你愛護衆生啊,衆生歡喜諸佛歡喜。第二個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師長等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身邊行孝,就是種恩田。第四是德田。小乘大乘一切賢聖都是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衆生有種種病啊。所謂衆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也就是八萬四千種藥。應病與藥,藥是喻如來的妙法,病是喻衆生的苦。所以《涅槃經》說:‘度衆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三苦’有兩說:一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1)這個事它本身就是苦的,是苦苦。(2)這個事本身你是可喜的,但一旦破壞了,你難過了。你有個很好的電視機,天天要看,一天被人砸掉了,你就很難過,這是壞苦。(3)行苦,因一切都在遷變、轉化,無有停息,而生苦惱。二嘉祥大師:三苦是三有之苦(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三苦是指三界衆生的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都對。但是嘉祥大師的解釋很合淨土宗的宗旨。淨土宗的特點是使衆生即身出離生死苦海。別的法門要出三界須斷見思惑,達到阿羅漢的水平。現在世界上找個能證初果的人都很難得,何況是阿羅漢。衹有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斷盡見思惑出三界是竪出)。這是帶惑往生,帶業往生,不是叫你斷惑,所以這個是最突出之處。所以用淨土法門信願持名的無上醍醐妙藥,來普救衆生沉淪三界生死苦海的厄難,叫做‘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
‘升灌頂階’。以下一共六句,所談是密法。‘密’字是指法門奧密幽深,不是保密、秘密的意思。顯教密宗互為表裏,好像人手,顯是手背,密是手心,握拳時手心就看不見了。目前有些佛教徒把顯密對立起來,這是很片面的。至於淨土宗,先師夏老曾說:‘淨土宗是密教顯說’。也就是說,淨土宗就是明顯宣說的密法。密宗要義:‘如實知自心’,即本品中‘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自己的妙明真心。又‘方便為究竟’,正是本經宗旨,以信願持名的方便妙法,普令衆生頓超生死苦海,普惠‘真實之利’。淨宗持念的萬德洪名——阿彌陀佛,即是密宗秘密莊嚴心所流現的真言(咒)。來會的大菩薩都曾受無上灌頂,都能教導大乘行者,充當金剛阿闍黎,足證會中聖衆都是顯密圓通的大菩薩,也表淨密二宗,本來不二。
‘升灌頂階’。印度古代,國王要即位的時候,取四大海的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了。密法也相同。舉行灌頂法式簡說有兩種:一結緣灌頂。你來求法,引你到灌頂的壇裏,教給你本尊的手印、咒語,以後你就有了資格去修習所傳的法,這叫做結緣灌頂(很多密宗的書皮上印著「未經灌頂不許翻閱’。這就是說你沒有得到本法灌頂,這個經典或法本你不能看。其中並沒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衹是為了慎重)。二受職灌頂。如法修行的人,得了密法灌頂,嚴持戒律,精進修持,積久功深,智慧開發,可以為人師表充當金剛上師,於是對他進行受職灌頂,授與金剛阿闍黎職位,然後纔是如法的上師(現在許多人都不很如法。沒有親自得到自己上師的允許,自作主張去傳徒弟)。在受職與結緣之間還有四種灌頂:一瓶灌。二密灌。三慧灌。四大手印灌。接受這四種灌頂都需要受密戒。有人不受戒就修法,實在是欲升反降。灌頂還有初位與後位之分,前面說的是初位,後位就不同了。在《秘藏記》裏頭,初地到十地菩薩,乃至到等覺菩薩,到了正式要證入佛果,要成佛的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為他灌頂,他自己就自然圓滿證入佛果了。現在來會的這些菩薩多是位後的普賢,是從果嚮因,是佛的示現,所以他們當然受過後位灌頂——成佛的灌頂。至於還是初地到等覺位的菩薩,也都須受這個灌頂。‘升灌頂階’正指這兩類菩薩都須經過後位灌頂。
‘授菩提記’。佛對於發大菩提心的衆生,給他授記,也就是預告將來一定作佛,作這樣的懸記,稱為授記。授記就是宣說當來的果,使你知道你因地的修行的殊勝希有,鞏固得記人的信心和修持,讓他知道現在種的是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果。‘授菩提記’表示會中大士都是得過佛授記的,都當得佛果;並且也表示這些菩薩也給衆生授記作佛,因為他們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給無量衆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阿闍黎翻為軌範師。密宗稱為金剛阿闍黎, 因為密教的阿闍黎,代表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就是普賢大士的示現,永為密教初祖。這些大士德遵普賢,普賢化身金剛薩埵,所以現在這些德遵普賢的聖衆也教導其他菩薩去充當阿闍黎。
‘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彼此能相契相合稱為相應。比方說,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叫做‘境智相應’。你能理解‘五藴皆空’,這屬於智慧,若你真把所對的境看成空了,境跟智就一致了,就相應了。反過來看,你說我照見皆空了,可是奬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你這個境一點也不空啊。密宗特點是三密相應,所以密宗也稱為相應宗。修密所以能即身成佛,就是讓衆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衆生有三業,身業口業意業。密法的特殊方便之處,是使衆生的三業頓然相同於佛的三密。身,結印;口,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能這樣三密齊修的人很不易得。那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也就是淨土宗的道理。你就念一句佛號,就是從一個語密下手,也能相應,也能即生成佛。但當你成佛的時候其他兩密也自然相應。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善根者,指的是自己身口意三業所行的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再一個含義,它能夠出生妙果。因為修了善,還能出生其他的善,還能結出很好的妙果。例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有福能生般若光。因為善事引善事,能出生餘善,又能結果,所以叫做根。善根有深固、生善與結果之義。所結的果,應該辛勤培育,使它們成熟,纔是圓滿。所以會中諸聖都在幫助其他十方無量無邊菩薩,去成熟他們無量無邊的善根,使之圓滿成就。於是無量諸佛對於會中這些大菩薩共同護念(保護和憶念)。《淨影疏》說:護念我們,讓惡事自然遠離,善事自然增長。會中大士護持一切菩薩的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衆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衆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一切大菩薩在一切的國土都能示現種種應身與化身,如同一個很善巧的幻師,幻現種種不同的像。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傳教士,她告訴我一件奇事,和中國《聊齋》偷桃這一篇所說的一樣。一個人把繩子扔到天空中,繩子就挂在天上,一個人就爬繩子,爬上天了。這人屢次表演,轟動了許多人,就有人用電影機來拍攝全部過程。洗出一看,纔發現那個人一直在地面上靜坐,根本沒動。因為看的人有意識,他就用催眠術催眠了,所以就看見這個人上天了。電影機它無心,不受催眠,它照出來的底片是真實情況,那個人坐在地面沒動,所以這是幻術。再舉一例:六十年前,東安市場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有很多樓,樓下有個雜耍場,有種種雜技表演。有一天,有一個人在茶館樓上坐在一個靠窗的座位喝茶,他看見雜耍中正在變戲法(魔術表演)。他很納悶,為什麽觀看的人這樣全神貫註並感覺驚奇,他自己認為沒有什麽精彩之處。等一會,表演完了,很多人上來喝茶,大傢交口嘖嘖,稱奇贊嘆,他們紛紛說‘真奇怪,今天把牛硬拽到罎子裏頭去了。’這個樓上的人說:‘哪有這個事,我親眼看見他把個蛤蟆放到罎子裏。’這個樓上的人沒有被催眠,那麽,他就看見實際是個蛤蟆。但被催眠的人看見的是個牛到了罎子裏去,精彩得不得了。這就是幻術。這種譬喻說明:這些大士在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的異相,但‘於彼相中。實無可得’。《寶積經》:‘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幻師在那變幻國王大臣,宮殿園林,別人誤認是真的,他自己明知是自己的幻術,是虛妄的,當然不會著迷。會中大士在十方世界示現種種身,示現八相成道,普度無量無邊衆生,這是‘終日度生’;了知這一切皆是幻象,‘知幻即離’,所以‘實無可得’,這是‘終日無度’。不落兩邊,從容中道,‘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通諸法性。達衆生相’。‘通諸法性’是照真,‘達衆生相’是達俗。所以我們常常說修行的人要照真達俗,既要照到真體,又要通達俗諦,要度衆生啊。衆生是俗諦,所以要‘達衆生相’。但衹是度生,不能離相,於是墮在有為法中,不能使廣大衆生得真實之利,自己所得衹是有為功德,所以要‘通諸法性’。法性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等。以上提過的佛性和法性本質上沒有分別,我們通常把佛性說在有情方面,有情、含靈、衆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塊、桌子、板凳有佛性,因為它是無情的,至於法性,通於有情無情兩方面。法性和佛性本無分別,衹是在使用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的註解上說:‘法性者,……通與一切法為性。’這就是說一切法的本性叫做法性。所以不管是有情是無情,所有的這一切它的本性都是法性。據《大乘義章》與《唯識述記》,性即是體,‘一切法體,故名法性’。法性即是實相,即是真如。華嚴宗認為真如有不變隨緣兩個意思:它隨緣,所以能夠變成一切法,變成種種的內容;又因為它不變,雖隨緣變染變淨,有情無情一切萬物種種差別之法,可是它的本性不失,所以一切六趣的衆生,螞蟻蒼蠅,油鍋劍樹中的罪人,他們的真如不失不變。因為真如不變隨緣,所以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但是他真如本性不失,故隨緣而不變。就好像水可隨緣變成波;變成波,它的本性仍是水。法性、真如,本來是純善無雜,但是因緣會合變染變淨,例如穢土淨土,就有了差別。所以這個‘通諸法性’就是要通達隨緣不變的實相,‘達衆生相’就是了達不變隨緣而顯現的種種差別相。《會疏》:菩薩有兩種智慧,能作為一切修行的根本。一種是‘如理智’。它就是照見諸法的本性是‘不一不異’,不是‘一’也不是‘異’。例如水,說它是一,可是它能生出千差萬別的波;說它是異,可是千姿百態的波,彼此本無差別,衹是同體的水。所以在差別沒有差別,在沒有差別中又出生無量差別。總之是不落兩邊,所以是‘不一不異’。同時也是‘不生不滅’。波生水中,但全體仍然是水,所以是無生;波滅也衹是回歸本體,並不是斷滅,所以是不滅。能照見種種諸法不一不異、不生不滅的本性,就叫做‘通諸法性’。再有,‘如量智’。如理智是如本體的智,如量就有了數量,能夠照見種種不同之相叫‘如量智’。剛纔說衆生有種種根,所以我們給種種藥,若不通達衆生病況,就不能開出對癥的藥方。衆生有種種差別,有種種病,這些差別相都能了知,就是‘如量智’,也即是‘達衆生相’,也就是掌握病人的病情。‘通諸法性’是所用諸藥的藥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治病救人。
‘供養諸佛。開導群生’。上面是照真達俗,底下就是上供下度。我們修行要上供諸佛,下度衆生。供養:一財供養,香花、飲食、藥物,等等。二法供養,拿身體、頭目腦髓去供養,不如以法來供養。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是最殊勝。什麽是法供養?如說去修行,就是依佛的教導去利益衆生和提高自他覺悟。
‘開導群生’。‘開’,開化。‘導’,導引。‘群生’即衆生。《華嚴普賢行願品》說:‘若令一切衆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因於衆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以大悲心,隨衆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由此可見,‘開導群生’,令衆生歡喜,諸佛就歡喜,也就成就了對佛的供養。我們以殊勝的淨土法門教導衆生,正是遵佛開示,惠予衆生真實之利,正是無上的法供養;並在下度衆生之中,有上宏聖教之功。隨順衆生,發菩提心,究竟果覺。
會中菩薩具如理智,所以‘通諸法性’;又有如量智,所以‘達衆生相’,於是化現其身,遍諸佛剎,上供諸佛,下導衆生,廣作饒益,如大幻師,示現種種幻相,上供下度,雖作種種示現,但以通達法性,深契諸法平等,無有差別,故於相中心無所著。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大士化現他的身體,快如天上閃電。觀音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能於一念之間普至十方國土,行動之速就跟打閃一樣,上供下度,平等普照。《會疏》說電光有四個含義:一是快。菩薩能應衆生心念立即感赴。二能破衆生的黑暗。衆生愚癡不明白就是黑暗,佛法如電光,能破衆生心中黑暗。三不住。菩薩又能化無量的身,到無量的國土去,如空中一個閃電,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四無分別。如電光照物,平等普照,沒有愛憎取捨。所以用電光來譬喻大士們的化現。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闢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裂’就是破裂。‘魔’的含義呢,《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叫做魔。奪掉人的慧命,一個人生起正信的心,這是他的慧命的開始,但魔給破壞了。慧命的重要比生命不知超過多少萬倍,魔就是奪走這個慧命,破壞你修道法做功德種種善行的根本,所以叫做魔。‘見’,廣義說,凡夫心中所起的都是見;狹義說,决定性的見解叫做見,人們常說的‘見’是指後者。你有一個固定的看法,你看什麽東西都是這樣,像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鏡,戴了紅的眼鏡,看什麽都是紅的。所有的凡夫都離不開常見、斷見這兩種見。人死如燈滅,什麽都斷了,沒有了,這叫做斷見,這是錯誤的。我修的升了天了,永遠不死了,這個肉身成了金身,永遠不壞了,這是常見,也是錯誤的。斷常二見叫做邊見,邊見是矛盾的一方面。斷常是一對矛盾,斷是一邊,常是一邊,凡夫不落‘斷’邊,就落在‘常’這一邊。邊見是十種見惑之一,都是邪見。一個人成見過深,如人體內長成骨刺,行動不便,十分有害,這樣的成見就叫見刺。邪見很多,就叫見林,身陷林中,不易出離。種種邪見錯綜交織,形同蛛網,就叫見網,令人難脫,所以也叫邪見網、魔見網。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捨’,首要捨見。要捨棄一切邪見、一切分別,這就是‘裂魔見網’。但古雲捨身容易捨見難。直須猛追大勢至菩薩,單提一句聖號,淨念相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才能透脫魔見網。‘解諸纏縛’。據《淨影疏》,一切煩惱結都是纏縛。菩薩化現十方,教化衆生,斷離煩惱,叫做‘解諸纏縛’。
‘遠超聲聞闢支佛地’。‘聲聞’是佛的小乘弟子,聞佛所說苦集滅道四諦教法等(聲)解悟其中妙理,斷除見惑與思惑,出離分段生死(生死苦海),證入羅漢果位。‘闢支佛’,闢支是梵語,翻為因緣,‘佛’是覺者,所以舊譯是緣覺,新譯是獨覺。觀十二因緣法,得覺悟的叫做緣覺。觀風吹樹動、葉落花飛的外境而成道的叫做獨覺。他們雖是中乘法中的聖位,但瀋空滯寂,未能發起平等普度無量衆生、齊趨無上佛果的大心。會中諸大士,善巧方便,隨機度生,能示現聲聞闢支佛教化衆生,而離聲聞闢支佛之相,所以遠超二乘。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綜合《淨影疏》與《大智度論》:‘觀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啊。所以《心經》講無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都是無呀、空啊。所以諸法都是空,這就叫做空門。《空轉》的意思就是,這個空的含義轉化為無相。空中無相可得,不可取相,這是無相法門。無相就不應有所作為。無相之中就沒有相可取,也就遠離了能取,能所之相都不可得,還有什麽可作?這是無作門(即無願門)。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既然無作就遠離三界生因。
《大智度論》有個好譬喻,譬如一個城,有三個門(假定北京有三個門,你一個人决不可能從三個門同時進城。要進西直門,你從西直門進。不可能你一人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同時進城),從一門就進來了。進了門,城是什麽?城就是涅槃。我們大傢要知道,這是選佛場,我們都要成佛,要證涅槃,不是當個方丈,作個大法師,成一個了不起的佛學家而已,我們要進涅槃城。這個城有三個門,空、無相、無願。《大智度論》說:一個人進了空門,不但諸法皆空,他也不見空相,也不停住在空上,他從這個空門進來了。倘若入門時,見有一個空相,就在空相上有所取,有所著,在空上停滯,這個空門就堵塞,不能進入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人能夠入門,但剛一進去門就堵塞了,非常可惜。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你抓住個空相,堵住了。如果這時去掉空相,這就是無相門。不但一切可見之相都除了,連空相也除了。你真的無相了,那你就從無相門進來了。可是呢,‘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無相也就成了一個相。這個相就是無相的相,叫它無相相。心一執著就生出戲論(錯誤的乃至無用的見解言論稱為戲論),無相門也就堵塞,不能進城了。這個時候你把無相之相也除了,在無相裏面,沒有什麽是可作的,這就直入無作門了。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是有三個門可以隨宜而入。這就叫‘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方便’,前面的解釋不再重覆。現在引《法華義疏》:‘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常連在一塊兒說,方便善巧。這個人很善於說法,很巧妙地能夠救度衆生,這稱為善巧。善巧就是智慧的應用。從智慧本體顯出的作用叫做方便。《涅槃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我們以大智慧為本,隨宜來建立法門,應機說法,隨緣救度,這是方便,它很重要,是衆生的父。《會疏》說,方便有兩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對‘空’有深解了,了達了,開解了這個空,對於空不是很淺地解釋理解,但不取空相,也不證空。有很多他就是漸法,若在途中有所取證,那麽,他就慢了,他在這個地方就停頓下來。所以對於一切都不取證,直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打個譬喻,你坐電梯,你一下子,你中途一切地方都不停,直上二百層摩天樓的屋頂,就是直趨無上正等正覺。二因實相妙理極深極妙,衆生水平太低,無法相信與接受,所以需要方便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先以欲鈎牽,後令入正道’。衆生所需是欲,以此為鈎來牽引衆生,就是方便,而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入正道。所以這一些方便,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最突出是魚籃觀音。常見的畫像:一個極美的少女,手拿竹籃,籃裏一條魚,所以稱為魚籃觀音,這是觀音的化現。一個漁村,有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打魚,許多青年男子嚮她求婚。她說:這麽多人,我嫁你們誰呀?這本《心經》你們拿去念,明天誰能背,就嫁給誰。第二天有很多人都能背,於是把《普門品》發給能背的人,‘三天你們誰能背《普門品》,就嫁給誰’。三天之後有七個人能背,當然還不行,於是給出《法華經》。幾天之後,衹有一個人能背,這個人姓馬。就結婚哪,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子不舒服,一下死了。大傢很懊喪。一年後,來了個和尚,大傢還在議論這個事。和尚說:你們怎麽這麽愚癡呀,那是觀世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該有難,觀音菩薩教你們讀經消災呀。大傢不信,就打開棺材檢驗,打開一看,棺材是空的。這就流傳魚籃觀音,馬郎婦。為解釋‘方便誘引’,舉了這個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對於他本來不能信受的人,使他信受;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得到救度了,這是大慈悲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若沒有大悲,不肯這樣用心;若沒有大智,想不出應機施教的辦法。所以‘方便’是菩薩的父親。以種種的誘引讓衆生漸悟而得度,這就稱為善立方便,善巧地建立了方便度生的方法。
‘顯示三乘’。三乘就是羅漢乘、闢支佛乘、菩薩乘。《法華譬喻品》:如來能給一切衆生一佛乘,當來都成佛的法,但不是所有的衆生都能接受。所以說到《法華》,最後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還要有五千人退席呀,不能信受啊。所以諸佛就以這個方便之力,一個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哪、闢支佛呀、菩薩呀,這三乘。《法華》的火宅喻:有個大長者,看見自己的兒子在火宅之中,就告訴他們:大火燒身了,你們快出來呀。可是諸子貪玩,不肯出來。長者想出個方便的辦法,就說:外頭有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吧。這些孩子就跑出來了。跑出來一看,就不至於在火宅裏燒死了。給他們的是什麽呢?給他們的是每人一輛大白牛車,超出他們的想像,人人都乘大白牛車,都成佛。這就顯出‘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的含義。所以這些諸大在傢菩薩、出傢菩薩具有這樣的盛德,來參加這個法會,來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了。(以上是第七相轉法輪)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三乘法有上有中有下,對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現滅度。這個現滅度般涅槃是第八相(八相成道的第八)。滅度是涅槃兩個字的舊譯(唐朝後來譯為圓寂)。‘滅度’,滅生死的因果,度生死的瀑流。此岸是生死,中流是煩惱,彼岸是涅槃。度過了煩惱的瀑流,登上了彼岸,這是滅度的含義。《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滅了煩惱是涅槃,離開三界一切有是涅槃。‘圓寂’怎麽講呢?《賢首心經略疏》說:‘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甄解》說:‘體窮真性,妙絶相纍為寂。’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任何間隔模糊與欠缺,稱性盡性,這叫‘體窮真性’。‘妙絶相纍’,除絶了一切相的纍贅,一切相不能給我添麻煩了。由於本體微妙絶倫,不為一切相所纍,所以叫做‘寂’。示現滅度是應中下的根機。《法華壽量品》:‘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若是上根,如來本沒有去來,哪裏有生死!上智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世尊雙林入滅,衹是示現。會中大士宏化十方也都為中下,示現滅度。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無生無滅諸三摩地’。‘三摩地’舊稱三昧,翻為正定、正心行處。善心正心為定慧所攝,安住一處,叫做三昧。種種三昧,各有名稱,‘無生無滅三摩地’,‘三摩地’是通名,‘無生無滅’是別名。《小品般若經》中,薩陀波侖菩薩於聞說般若時,即在原座上,得‘諸法無生三昧、諸法無滅三昧’等等六百萬三昧門。三昧衆多,所以說‘諸三摩地’。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叫做王三昧。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翻為總持、能持、能遮。能持就是他能夠維持、保持住種種的善法,不讓它散失。好像一個完整的碗,倒進了茶水,把茶保持住。碗要是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了。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善法,另一個是能遮惡法,就是消除抵製不好的東西,要是動了惡念,想要做壞事,陀羅尼有遮止的力量,能夠使你做不成。所以得了陀羅尼,你的功德能夠繼續,保持不失;反之,要想做壞的事情,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是陀羅尼的殊勝的地方。《大智度論》講,你入了正定來修行,久了之後成陀羅尼。這些三昧更加上諸法實相的智慧,一起生出陀羅尼。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所以陀羅尼比三昧殊勝。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法。什麽叫相應法呢?就是你必須是一心專註,比如入定,你要攝心入了某一個禪定,這時才能出現三昧中的境界。‘三昧’就是相應法。陀羅尼不是這樣,你在生氣,駡人,心裏在煩惱,可是這個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依然存在,你不失。所以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了。還有,‘三昧’你今生得到了,往往來生就沒有了。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多少生永得。所以陀羅尼兩個特點:一雖在煩惱之中,陀羅尼的功德不失。二陀羅尼一得永得,多生不失。
‘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悟入’,‘入’就是常說的入定出定的入字。前已說明入三昧是由於定力與智慧,現入此三昧主要靠智慧,所以叫做‘悟入’。‘隨時’等於隨念,要入就入,想入就入,中間不須有過程(一般入定,端坐,澄心,不使妄動,慢慢地專一清淨,達到定中境界,中間有過程),所以不經歷時間。隨著自己心願,一念動就能入,所以說是‘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以一真法界作為本體。沒有對待,平等不二,所以叫做‘一’;真實無妄,所以叫做‘真’;融攝一切萬法,叫做‘法界’,就是諸佛的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所以叫做一真法界,是一部《華嚴經》最極玄妙的理體。一真法界融攝萬法,萬法都是因緣所生,從緣而起,所以有無窮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衆生、無盡的事相。這些事事物物,乃至一一微塵,都從一真法界緣起所現,所以各各都是一真法界,於此瞭解,就依此勝妙之解生起種種勝行,來莊嚴自己的佛果,叫做華嚴。以一真法界為本體,為宗趣,為歸尚,專心修習,達到一心,叫做‘華嚴三昧’。菩薩萬行如華,拿來莊嚴佛果,就叫做‘華嚴’。《淨影疏》說,這一個三昧,統攝法界的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法界記》說,‘華’是菩薩的萬行。華會結果。‘嚴’,諸行成就,果實圓滿,始覺與本覺相契相應,垢障永遠消除,所證理體圓滿。‘三昧’,‘理智無二…能所斯絶’。本體與智慧如一,像珠發光,發光是珠本體所生,光所照到的,首先仍是照到珠的本體。所以珠子喻本體,珠光喻智慧,它們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交徹熔融’,光從珠生,所以光在珠中;因光珠顯,所以珠在光中。此兩者理體與智慧不是兩物,何來能所彼此的分別。達到一真法界,一切都不二。《合贊》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他特殊的見解。‘法界’指一真法界。他說‘法界唯心’,一真法界就是每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對於自心能如實了知,就是華嚴三昧。一真法界就是真心。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陀羅尼有四種:一法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夠記住不忘。二義陀羅尼,於諸法的深義、真實之義都能夠總持不忘。三咒陀羅尼,於咒能夠不忘。四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叫做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就安住於佛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忘失。所以持忍,稱為忍陀羅尼。安住於實相,實禪密淨三宗共同的無上殊勝境界。‘百千三昧’,為什麽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你要給大衆救窮,就必須有種種技術、原料、資金、廠地等等準備。窮人太多太窮,需要得也太多,你為大衆拔掉苦根,就要有種種的辦法和條件,才能實現除貧的願望,所以菩薩要百千種三昧。具有所有的三昧,叫做具足百千三昧。三昧久修就出生陀羅尼,就是總持。所以經中大士‘具足總持百千三昧’,這兩種都具足了。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得佛辯纔。住普賢行。善能分別衆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
‘住深禪定’,依《會疏》意:所住的禪定是微深幽玄。微是微妙 ,深是深廣,幽是幽奧,玄是玄妙。不是二乘阿羅漢哪、闢支佛呀、初心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所以叫做深禪定。《甄解》,在《唐譯》這一句是‘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佛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如來全部理體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所以很深很深。這是理定,不是事定。
‘悉睹無量諸佛’。住定是寂,睹佛是照。入淺禪定,定中就不能生起照用,內心一動,就失禪定,‘寂’與‘照’互相妨礙。但現是甚深禪定,是如來智慧的禪定,所以理與事不相妨礙,寂同照可以同時。所以在深禪定之中,能見無量諸佛。
彌陀‘定中供佛’大願:十方的菩薩,聽到彌陀名字,都可得到種種三昧同總持,‘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供佛自然會見佛,所以定中供佛與此處的住定見佛互相呼應。
‘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這‘一念’指的是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有四個說法。為了簡單好記,現采取《智度論》與《探玄記》的說法:一念是一個剎那。一彈指就有六十個剎那。一剎那裏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一念頃’就是一念所經歷的時間,就是一剎那,就是一彈指裏頭的六十分之一。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裏,已經遊了一切國土,所以打破了常識的時間概念。
以上正是《華嚴經》延促同時事事無礙境界。‘延’是長的時間,‘促’是短時。一小時有三千六百秒,這是常識;要說一秒裏頭三千六百小時,大傢就說你是白癡。殊不知這正是華嚴境界。局部可以包括全體。現代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由於人類的錯覺’。愛因斯坦說由於錯覺,我們說是由於妄想。由於一念妄動嘛,所以纔有無明,所以纔有了世間,纔有時、空、世界。世就是時間,界就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對立起來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
‘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正同阿彌陀佛的十一願吻合。願文是:‘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那由他是億),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遍到無量佛土去禮供諸佛,要做的佛事很多,所需的時間很長,都在介爾一念剎那之間全部圓滿,顯示往生極樂的人,與本經會中諸大菩薩都是華嚴境界。會中大士悟入華嚴三昧,自然時時是華嚴不可思議境界,處處是事事無礙玄門。一念萬年,以剎那之間完畢所需多劫的時間;因一念的動,就圓滿廣大無邊的勝行,前者是延促同時,後者是一多相即。一念是一,供養無量諸佛是多,無量無邊的‘多’,在一念間攝無不盡,可證一中有多,一多相即,都是華嚴事事無礙的玄妙。
‘得佛辯纔’。嘉祥師說:‘疾速應機名辯。’很快就能夠對應問者或聽者的根機,來做最適合的啓發與開導,這個叫做辯。《會疏》說:‘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纔。’所說的話能夠開脫解除人的疑惑,使人從迷亂睏惑當中清醒悟解,叫做辯。能隨人的根機,並能靈活巧妙針對他的根機,使聽者心悅誠服,樂於接受,種種方便善巧,都是聖智所流現,所以稱為‘佛辯纔’。《淨影疏》說:得了如來的四無礙智,所以興出了無礙的四辯:一義無礙。一切諸法的道理,沒有矛盾抵觸之處,通達無礙。二法無礙。了知一切諸法名字,善能分別,正確無礙。三辭無礙。一些名詞義理,能夠隨順一切衆生的種種不同的語言方式,給他們演說,令得瞭解。四樂說無礙。隨順一切衆生的根性,他所樂聞的法而為說之。你所說的,正是他人喜歡聽的。《甄解》有一個獨出絶妙的說法:若果依了根本教(日僧稱淨土宗是根本教,彌陀第十八願又是根本教中的根本),衹說一個字也叫做佛辯纔。為什麽?你傳播了如來的如實的言教。所說的一個字,正是如來的真實之語,你正是‘得佛辯纔’。不但會中諸大菩薩是這樣,就是今天你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也同於諸佛辯纔。《甄解》這一說很好。
‘住普賢行’。會中菩薩都是德遵普賢,所以住普賢之行。普賢之行最重要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部《華嚴》的總結。歸嚮極樂是普賢大士願王的核心。
‘善能分別衆生語言’。《密跡經》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垓,那由他)種類的衆生,各有不同語言種類,可是菩薩能隨衆生的種類,按其語言方式給它們說法,令它們理解。《稱贊大乘功德經》說:‘傍生(畜牲)、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所以佛菩薩用隨類音度生,畜牲和鬼能夠聽到它所能懂的語言(隨類音)在對它說法。隨它們種類的語音,叫做隨類音。衆生無邊,衆生語言種類也無邊,但是法身大士都能解了,所以說‘善能分別衆生語言’,而且還能隨各類衆生本有的語言,廣為演說妙法。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句話不但概括全經,而且是釋尊一代聖教的根源。一切教化都在這一句之內。天台宗奉為純圓獨妙的《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衆生’。就是為衆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衆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以‘開化’就是‘開’。‘顯示’就是‘示’。‘真實之際’就是‘佛知見’。但是佛知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衆生的知見,都是情見,起心動念都是妄想分別,所以根本不能如實了知佛的所知所見。因此‘佛知見’不但是衆生還未瞭解,而且是不能瞭解。所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即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即釋尊出現於世間的唯一大事因緣。衆生學佛,就是徹底粉碎自己的衆生知見,如實契入諸佛知見,也即是‘真實之際’。
《智度論》說:如、法性、實際,這三個詞都是諸法實相不同的名稱。也就是:真如、法性(佛性)、實際、實相,是同一本體的不同名字,本來都是一體。‘際’字,《甄解》的解釋是‘實相妙處盡理至極’。就是說:把實相微妙之處,窮究它的理體,窮盡了它的根源,究竟到了極處,登峰造極,無以復加,叫做‘際’。今稱‘真實之際’,正顯真如實相窮微絶妙的理體,也就是佛的所知、佛的所見。
一代時教有事理、空有、頓漸種種不同,而十方諸佛普贊的唯有淨土法門。淨土妙法會全法界一切有情,同歸一佛乘。三輩往生都須發菩提心,《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凡往生者均乘大白牛車,必定究竟佛果,全仗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仗佛願力,持名往生,超出衆生情執,全體是佛知見。水鳥樹林,悉皆說法,十方佛國,寶樹中現,處處是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全彰諸佛妙見。所以《會疏》《甄解》都以‘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今經會中諸大士,普為衆生,宣演諸佛同贊的‘誓願一佛乘’,為十方衆生開示佛之知見,故經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持名有事念與理念,理一心則可破無明顯法身,往生淨土最上為常寂光土,寂照同時,心土不二。《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知淨佛國土,就是淨我自心。是以四料簡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在為人師,將來作佛祖。’隋唐間布袋和尚的偈:‘衹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妙用縱橫可憐生,一切無如心真實。’所以真實之際也就是自心,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也就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至於念佛法門,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還是佛呀,能念的佛就是這個本心,所念的佛號也正是本心,能所不二,唯是一心,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大集經》上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所以禪宗和淨土何嘗是兩物。
‘真實’一詞,在這部經裏三處出現: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二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嚮專志莊嚴妙土’。三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一部經裏,三個真實可以概括。一真實之際是本經的理體。二真實之慧,莊嚴成就極樂淨土。三真實之利,平等普惠一切衆生。真實之際是根本,從真實之際産生真實之慧,阿彌陀佛住於真實之慧來莊嚴淨土。有了淨土法門,就能惠予衆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就這一部經的所謂畫竜點睛的地方,這是最精要中的精要了。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世間諸所有法’,就是指著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中種種的法。六道衆生,生生死死,生是一段,死是一段,這是分段生死,阿羅漢能超過。阿羅漢、緣覺以上,到地前、地上菩薩,一直到等覺,須破四十二品無明,經歷四十二個階位,每一個上升都有空前變化(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叫做變易生死。《淨影疏》與《合贊》說:‘超過分段、變易二死。’不但超過了六道輪回的分段生死,而且超過賢聖位的變易生死,叫做‘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會疏》就說,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世間’。衆生與國土有種種差別,叫做‘諸所有法’。超過一切差別,達到性空無相,平等一味了,叫做‘超過’。《甄解》說,世間一切法都是有為,都如夢幻,是可以破壞的,所以叫做‘世間’。《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大士們知道這些都是虛幻,但不捨世間,知道衆生本空,而仍然救度衆生,這叫做‘超過’。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絶。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衆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淨影疏》:諦住就是安住。會中在傢出傢的菩薩,自心恆常安住在真實無為的度世的法,救度一切世間、一切衆生。《甄解》說:‘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這話很好。跳出了有為,證無為,但不執著無為。心中一有所執,墮入情見,就把無上的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正因為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所以有為功德跟無為功德一比,有為功德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法華》竜女八歲成佛。涅槃會上,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都是真正達到了無為,其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念佛,真要老實念,就暗合道妙。先不管有為無為,但衹要老老實實去念,就可暗合道妙。你什麽都忘了,就剩這一句了,這就是即無為還不著無為,功德不可思議。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一切萬物’就是一切諸有。‘自在’就是通達無礙。《法華經序品》說:一切‘有’像繩子一樣,打了死結,把人給捆住。要全部斬除這一切結縛,身體就自由了,得到‘自在’。人為什麽被束縛?就因為你的內心隨著境界而轉。見色聞聲,你的心就隨著所見的東西轉動了,所以就被煩惱捆住了,因此別人贊嘆你,你很高興;有人要駡你一句,你就不高興。因為隨它轉,自己沒有作主的份,叫你高興你就高興,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就為煩惱所縛。凡夫就執著於諸有,愛這些東西,世間諸所有物呀,功名富貴、妻兒子女,這是著有啊;阿羅漢他們就停滯在空相裏頭,皆墮落在情執之中。大士就深達法性,他們當相離相,不是撥相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衹要無心就是,哪怕萬物來圍繞你呀。所以老是厭煩取靜,找個合適的地方纔能修,都是為物所轉哪!主要是見相離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與一朵花的照片、一株樹的照片沒有分別,你就不為它所轉。再進一步呢,物隨心轉。外物可以隨你內心來轉,所以隨意自在了。《淨影疏》說:由於成了勝通,得到了殊勝的神通,所以對於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這樣就可以對於衆生,讓他們得到利益,這就成為利物,這個叫做自在。神通當然不是壞事,《淨影》提出神通,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那你這個方向就錯了。這個方向的錯誤,就必定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你越走得遠,將來退回來的路就越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末了的邊上的事情。比起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纔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唐代黃檗大祖師,他還沒有開悟,跟一個人結伴去遊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原有的路成了河,過不去了。那個人就把草笠拋在水上,他蹦上草笠,順水漂過去,並招呼黃檗說:你來你來。黃檗說:早知道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這時漂水而過的神僧連聲贊嘆說:‘真是大乘法器,吾不如也。’行人如果真能當相離相,也就是轉物了,所以宗下說:‘青青竹葉皆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竹葉菊花無非法身、般若,一切萬物都是如此,所以不必等待神通,衆生也能自在。‘首楞嚴’的含義,‘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萬物都是究竟堅固,本來平等,沒有差別。這不就轉物了嗎,不就可隨意自在嗎。一切事究竟堅固。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類’就是指衆生。為一切衆生作不請之友,也就是說不待衆生的請求,主動來幫助衆生。《會疏》說:衆生背覺合塵,所以沉迷煩惱之中,漂流生死之海,如同天生的瞎眼,從來沒有出離的心。菩薩起憐愍心,沒有疲厭。所以《阿彌陀經》,佛不問自說,也正是不請之友的典型。《涅槃偈》說:‘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世間的救度者,需要你請求他,然後才能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如來呢,不等你請求,就來讓你得到歸宿,讓你得到依靠。所以這就是真善友,這就是慈恩無極的大導師。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有兩種解說,都極殊勝。一《淨影疏》、《大乘起信論》,人人都有如來藏,對於如來藏性,能明白修習,得到殊勝的開解,就是‘如來甚深法藏’。至於‘受持’,不是叫你得到什麽,衹是叫你去掉愚癡障礙,因為你本來具足,你衹是多了一點髒東西。例如陰天,沒有太陽,雲一去,太陽就出現,這就是受持。所以明見自心、如實知自心作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二《甄解》把所聞三世一切如來法藏,這是萬法,現萬法歸一,攝多聞歸一聞。《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多聞可以歸於一聞,一聞就是聞名號,這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上兩解,一個指明心,一個指聞名。實際兩說還是可以會通。‘一聲佛號一聲心’,一聲佛號,你的自心在這一聲中顯現了。
‘護佛種性常使不絶’。‘護’就是保護、護持、維持。‘佛種性’,《會疏》作了四個解釋,下列舉三個:一開發衆生本具佛性。衆生個個都有佛性,這個是本來不變的,能出生超過恆沙那樣多的功德。現在雖然是衆生,但本有的佛性沒有變過,沒有減少過。但是現在為無明所蔽,像陰天的太陽.被雲遮住了,雖有同無,可是太陽無邊的功德一毫也不損失。菩薩的教化,就是開發衆生的如來藏,明顯本有的佛性,這就叫做‘護佛種性’。二是以菩提心作為佛種。《華手經》意:沒有牛就沒有牛奶,沒有牛奶怎麽能作出醍醐呢?若沒有菩薩發心,就沒有佛種。若有菩薩發心,佛種就不斷。三以稱名為佛種。《寶明經》意:種樹得有樹種,種子種下去就能生芽,就能長成大樹。善男子聞見佛的名號,就得了種子,聞名之後你能夠信受持名,深心發願,信願持名,有這些好緣來護持種子,將來你一定要受記成佛。這個就是《會疏》的三個解釋。發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正合本經宗旨。
‘常使不絶’。下面介紹兩種解釋:一《嘉祥疏》:‘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保護如來法種,不讓它斷絶,就是‘常使不絶’。《淨影疏》:護持衆生,離開那些罪障,並且沒有間斷地生起善念,這叫‘常使不絶’。從‘興大悲’起,到‘拯濟負荷’,都是表示這些大士的大慈大悲。
‘興大悲。愍有情’。愍就是哀念。菩薩悲憫衆生,這是平等的大悲,對於一切都是平等對待,沒有冤親愛憎等等分別。
‘演慈辯。授法眼’。從慈心出發救度衆生,讓他得樂,而為說法, 這個叫做‘演慈辯’。‘法眼’是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法眼是智慧,能夠抉擇一切法門。《會疏》說:對於佛道生起正見,名為法眼。《淨影》說‘智慧照法’,也就是智慧能了別一切法相,叫做法眼。所以法眼就是能夠適應衆生種種的根器,選擇最善巧的方法。這樣的智慧稱為法眼。所以我們教導衆生,對於佛法,生了正知見,就同他自己有了智慧,得到法眼,所以就稱為‘授法眼’。尤其是淨土法門,衆生能夠抉擇、重視的智慧,是很不容易;要真正得到法眼,才能知道。但是佛把這個法眼交給你,告訴你淨法殊勝,你能信、能念、能如法去做,就等於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樣,但這是佛所授與你的,這就是‘授法眼’的意思。
‘杜惡趣。開善門’。‘杜惡趣’,就杜塞、止住畜牲、鬼、地獄這三惡道。惡趣苦不可言,三途(惡道)一報五千劫。若墮地獄,其苦就更不可說了。所以大士們杜塞住墮落到三惡趣的門戶。所以阿彌陀佛大願裏:‘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開善門’就是菩提涅槃的門。本經裏說:‘必得超絶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這是開善門。這個佛國非常容易進去,進去之後,不再入三惡道,而且必定一生成佛。因為一是不退,二是壽命無量,焉能不一生成佛。
‘於諸衆生。視若自己’。這一切衆生都看成是自己,這叫同體之悲 。《涅槃經》有這偈子:‘一切衆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一切衆生受了種種的苦,實際就是如來一人在受苦。
‘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拯濟’,救度。‘負荷’,背、擔。《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菩薩的擔子就是誓願要負荷、要救度這一切衆生出離世間。佛視一切衆生就跟他的一個獨子一樣,什麽東西都要給他,以至於要讓他進到無餘涅槃。都達到涅槃就是‘皆度彼岸’。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就證實前面所說:這一切大士都是具有如來果覺無量功德上的人,回果嚮因示現菩薩位。‘悉獲’,都得到。來會的都是大菩薩,都得到一切佛的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就是說大士們都得了如來的智慧莊嚴。肇公解釋:智慧(實相般若)是體,聖明是用。凡事都有體有用。對於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通達的,叫做聖。菩薩的照是靈明的,沒有任何一種世間東西可以打比方,所以稱為靈照。不可以用語言和思想去琢磨去形容這個聖明到底是個什麽,以衆生的凡情絶對不能理解,也絶對不能夠去演說,這就叫做‘不可思議’。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衆。悉共大會。】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是這樣的這些大菩薩無量無邊哪,一時都來了。以上就總結德遵普賢這些大菩薩,這些正士,為了來聽法,來贊揚這個淨土宗,要廣弘普賢的十大願王,為了普度十方的三世(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有情,讓他們怎麽樣呢?讓他們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可以究竟涅槃,所以同德同心一時來會呀。此外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衆。悉共大會’。清信士就是優婆塞、男居士,有七千(表明這個淨土法門是適合於在傢人的)。所以一萬二的比丘,有七千男居士,比丘尼是五百,女居士也是五百,加在一塊兒整整兩萬人。兩萬人的大法會。所以後來看見極樂世界,不要忘了是當時在場的地球上的兩萬人。還有欲界天、色界天、天衆,諸佛菩薩無量無邊,德遵普賢那些大菩薩更是無量無邊。這兩萬人是真正咱們地球上出生的人。經末還提出,一切天竜八部,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所以天竜八部也參加法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編輯說明 | 前言 | 經題 | 後記 | 第01品 法會聖衆 | 第02品 德遵普賢 | 第03品 大教緣起 | 第04品 法藏因地 | 第05品 至心精進 | 第06品 發大誓願 | 第07品 必成正覺 | 第08品 積功纍德 | 第09品 圓滿成就 | 第10品 皆願作佛 | 第11品 國界嚴淨 | 第12品 光明遍照 | 第13品 壽衆無量 | 第14品 寶樹遍國 | 第15品 菩提道場 | 第16品 堂捨樓觀 | 第17品 泉池功德 | 第18品 超世希有 | 第19品 受用具足 | 第20品 德風華雨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