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醒風流   》 第五回 哭窮途遁跡灌園 得樂地權時作僕      鶴市道人 He Shidaoren

  長鬆徑折小溪頭。
  班鹿胎中自布裘。
  藥圃茶園為産業,
  野麋林鶴是交遊。
  雲生澗戶衣裳潤,
  嵐隱山廚火燭幽。
  最愛一泉新引得,
  清冷屈麯遞增流。
  話說梅公子,孤孤凄凄,弄得無處藏身:思量起前日程鬆請見,托疾拒他,畢竟為此起的禍端。雖虧徐魁挺身代去,但庵內如今棲依不得,倘被人覷破,遺纍非淺。園覺勸他披剃出傢,隨我們出去念經拜懺,又無人認得,倒可安身度日。梅公子心中想道,“捨入空門,乃男子的盡頭路,四大皆空,五藴非有。我這一腔憤憾,教我一時怎能解脫?若多像我之志灰意冷,則從來英雄睏迪,豈終身湮沒而不彰,姦豪逞肆,豈奕世長享而不敗耶。天道福善禍淫,自然不爽,必無一往而不返之理。還是尋個所在,變姓易名,另圖個出身日子。”左思右〔想〕,忽念着趙汝愚,一嚮虧他周濟,莫若通個消息與他〔得〕知,或有救我之策。於是連夜修書,央求園覺送去。園覺正懷着鬼胎,巴不得梅公子別尋頭路,連忙動身到趙傢來。門上進去報道:“嘉興萬壽庵師父求見。”趙汝愚知是梅公子那邊來的,忙出相見,揖過遜位坐定。趙汝愚道:“敝年侄連遭顛沛,多蒙師父照拂,老夫深感五內,敝年侄近日起居好麽?”園覺道:“有要言奉告,容到密室書齋,方好具陳。”趙汝愚引園覺到書房內,吩咐傢人備素飯伺候,有事呼喚方許進來。遂掩上了門,二人坐定。園覺將程鬆請見,梅公子托疾拒他,以至行文書提解,虧徐魁捐軀代去的話,細細述了一遍。然後將梅公子來書送上。趙汝愚聽了,嚇得面如土色。大驚道:“不意又遭此奇禍,難得徐魁這樣義僕,忠義出在一門,真千古僅見。”於是拆開來書,看罷,道:“我這裏是住不得,走漏風聲,連老夫也不便,如之奈何?”躊躇了半晌道:“為今之計,衹好改名換姓,潛隱他鄉,再作區處。老夫有一個敝連襟,住在揚州鈔關門外,姓馮,表字樂天,曾做過刑部尚書。因見朝廷多事,見機隱去。造一個好園亭,朝夕談道捧經,真個靜以自娛。待我寫一封薦書去。”趙汝愚說到此處,住了口,又作躊躇。園覺道:“老爺為何不說了?”趙汝愚道:“想來我認他甚麽人好,認了門生故舊,彼處賓朋往來,不免窺破。莫若將梅公子認為我傢義男,他自然收用,權充灑掃之役,暫避目下之厄。望得朝廷清正,撥雲見日,那時便可脫穎囊中,自有個顯志立功日子,如此方為萬全。但是他少年心性,衹恐耐不得。”園覺道:“老爺計策固是妙極,但梅公子為人,素性高傲,即今之禍事,也從傲上宋的。一個按臺老爺,尚以為姦黨不屑就見,如何肯俯充奴僕下役。”趙汝愚道,“這個全賴師父,將吾言去開導他。大凡士人立身處世,有個常變,有個經權,孰不知一言一動品行攸關。敝年侄之不屑老程鬆,看一時操守為重,而吉兇禍福,有所不討。那知就去見他原不妨的。陽貨權姦也,孔子未嘗不往見。今敝年侄遭此陷害,衹辱其身,未嘗虧其行,不過一時之浮雲蔽日耳。日後之幹功立業,正在於此。古來徐孺子磨鏡南州,伍子胥乞蕭吳市,後來復仇報怨,耐得一時權變,方不失千古經常。居常守經,遇變行權,千古聖賢所不免也。今日敝年侄處變自當行權,若以前日不屑見程鬆之傲氣移於今日,惜小恥而誤大事,此拘儒之見,豈大丈夫所為哉。”園覺聽了這一番議論,大喜道:“原來三教中,推儒教為首尊,實實有驚天動地的經濟,不像釋教一味幻空,所以忠孝節義的大道理,全賴正人君子主持於天地之間。前日梅公子不肯去見程老爺,貧僧怪他年幼不諳時勢,深為嘆惜,今因此招禍,愈覺不平。誰知若無梅公子耿介之操,而綱常名教幾希絶矣。聞老爺之言,頓開茅塞。梅公子得老爺的書,貧僧再將老爺之言細述與梅公子聽着,必然守經行權,隱跡埋名,做出經天緯地的事業出來。”正說話間,趙汝愚叫傢人排着素飯道,“老夫要去寫書,不得奉陪,師父自用罷。”趙汝愚寫完了書封好,又送梅公子盤費數金,遞與園覺道:“致意敝年侄,這是英雄睏厄,自古皆然,此去當小心隱忍,自有否極泰來的日子。我這裏不便差人送去,敝年侄自持此書去投,他决收用。朝夕或可偷閑私自讀書,且挨去再圖機會。”於是園覺別了趙汝愚,不一日到了庵中,將趙汝愚薦書做僕的話,細細述了一遍。梅公子不覺撲漱漱〔掉〕下淚來道:“父親也是當朝名宦,我如今做起臧獲的勾當,豈不可恥,倒不如尋個自盡,還可見先人於地下。復轉念道,“這是父親忠烈蓋世,遺名千載,以至有此。今日又不是我不肖,匪為作歹,玷辱祖宗。男兒既具大志,辱身賤行,當何所而不為,豈可作此匹夫匹婦,自經溝瀆之量。也罷,不要負了趙年伯一段美情。”遂立起身來,對大士像拜禱道:“弟子梅馥被難,多蒙園覺師父收留,得以朝暮頂禮,不意又遭奇禍。保佑此去,並無阻隔災異。倘得日後如願,那時〔裝〕塑金身,煥新廟宇,也不枉在此讀書一番苦志。”拜禱畢,又對園覺拜謝道:“蒙師父收留,思同再造,指望棲身得所,圖望功名,或報答於萬一。不期我生不辰,逢此多難,反連累庵內擔驚受伯。此恩此德,未知何日圖報。”說到此處,痛苦之極,噎噎咽咽,話也說不出了。園覺含淚道:“相公才高志廣,品行卓越,豈是久居人下的。想前生夙孽未完,該當受此多方磨折,吉人自有天相。但恨荒庵是十方所在,往來嘈雜,不便藏蹤避跡,令相公遠投異鄉,旅食他傢,使貧僧衷腸割裂。”二人悲傷了一回,看看日落西山,至黃昏時分,園覺攜了行囊,送梅公子上了夜船,各依依不捨,灑淚而別。園覺自回庵中。梅公子趁了夜船至揚州,投馮府來不題。
  且說馮樂天,名又玄,官拜刑部尚書:夫人李氏,與趙汝愚夫人係嫡親姊妹。年俱望六,並無子嗣。衹生一個小姐名淑,字閨英,年方二八。不但容貌豔麗非常,更兼才識卓絶。曾有一詩,贊那馮小姐的好處道:
  不愛花容不愛妝,
  天生慧質閫流芳。
  心知富貴神靈鏡,
  眼識姦雄日月光。
  才思衹堪雪作侶,
  性情應倩玉為妝。
  風流不比尋常豔,
  未許輕狂漫斷腸。
  話說同一個女子,而獨稱為絶代佳人,千載以後或見之簡册,或傳之話言,尚且心怡神往,而況宗炙之者乎。佳人乃天地山川秀氣所鍾,有十分姿色,十分聰明,更有十分風流。十分姿色者,謂之美人,十分聰明者,謂之才女,十分風流者,謂之情種。人都說三者之中,有一不具,便不謂之佳人。在下看來,總三者兼備,又必有如馮小姐的知窮通、辨貞姦的一副靈心慧眼,方叫是真正佳人。
  看官,何以見得?閨英小姐於三者之外,更有出人頭地處。說起來他平日間評史淪之得失,鑒古跡之興亡,文人學士,尚有不及他的手眼哩。當時馮樂天做刑部時,閨英隨父在京。那時韓侂冑爵位甚小,不過主事之職。一日,忽來拜望馮樂天,一個主事見了大堂,好不深恭卑禮。閨英偶出來閑步,聽得堂上有客,在屏縫裏看了一回。韓侂冑去了,馮樂天進來。閨英接着問道:“適纔爹爹與他閑話的卻是何人?現居何職?”樂天道:“姓韓,名侂冑,現做禮部主事。”閨英道:“孩兒觀此人竜腰虎背,必定官高爵顯,衹是兩腮腦見,雙珠赤露,心懷叵險,後來必為權姦邪佞,將不利於社稷而有害於國士。爹爹須要存心待他,若疏失怠慢恐成仇隙,若與親近綢繆,有虧品行。”馮樂天略點點頭,不在心上。
  不一年間,韓侂冑專一逢迎諂諛,聖上得意,竟升他登了相位,.實時權柄悉歸韓侂冑,朝政日非,小人昌熾。馮樂天暗暗贊服閨英的見識不爽。一日,馮樂天退朝,悶悶不悅,坐在書房中。閨英走來問道:“爹爹今日面帶憂容,卻為何事?”樂天道:“就是為韓侂冑那廝,侮弄朝綱,將朱先生一班道學君子,俱黜革遷徙,我恨不能處置他。”閨英道:“人臣食祿皇傢,固宜靖恭爾位,豈可因人成事,伴食朝堂。但相時度勢,見時勢之不可為而不為,則是明哲保身之道也。據孩兒看起來,爹爹莫若上一辭本,隱歸林下,以待天年,豈不是好。”樂天看見閨英每每料事多中,便依了他。遂上一年邁不堪的病本,幸就準了,挈了傢眷,回至傢中,修整園亭,心托煙霞。或談禪講道,或飲酒賦詩,甚是逍遙快樂。一應府縣事情,概不預聞。圖書名帖,衹字不肯輕入公堂之上,所以一時稱贊馮公的說道:
  投紱歸山倚翠屏,
  優閑甘老少微星。
  園林遺美留三徑,
  閨淑傳芳教一經。
  幽樹玉樓消歲月,
  名花金𠔌傲王庭。
  莫嫌謝傳貪岑寂,
  別院笙歌未忍聽。
  一日,馮樂天正與夫人、閨英小姐同在房中閑話,忽見傢人進來稟道:“武林趙老爺差人送書在外。”樂天步出前廳,梅公子衹得下個大禮,站起來將書雙手遞上。樂天道;“我正在此想念你們老爺,要差人來問候,老爺一嚮起居好麽?在傢作何消遣?”梅公子從容答道:“老爺喜得加餐自愛,托賴納福,自投簪守璞,樂志丘園。小的愚昧不能窺識,但見讀書豪飲,觸景成吟。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詩酒之外,俱作身外浮雲耳。”樂天點頭微笑道:“我與你們老爺,雖暌隔兩地,喜得志同道合,處今之世,陶情詩酒,倒是明哲保身的妙策。”一頭說,一頭拆開書來看道:
  別時甫草青也,今則又觱發矣。遙思金𠔌佳境,幽鳥名花,宛若仙人淨廬。清水朗月之下,時時縈我夢懷。乃知高隱山林,雖萬戶侯不與易也。緬懷芳躅,恨不能擁彗廡下,得以丐其餘輝耳。茲啓者,有一小童,係故僕之子,雖身出微賤,而氣質非俗。願奉灑掃,供應馳驅,鋤雨犁雲,剪鬆移竹,丘園經濟,固所優為也。幸收置左右,另目揮使,即與弟有榮施焉。惠而好我,予日望之。
  看罷,仔細把梅公子上下一看,看見人物俊雅,對答不俗。大喜道:“我園亭書房中,正缺一個灌花芟草添香換水的小童。嚮有個老蒼頭,竜鐘可厭,承你們老爺厚愛最妙的了。”正說時,夫人道是趙傢來人,姊妹至親,也出來探問信消。樂天將書內話,述與夫人聽了。夫人看着梅公子,歡喜道:“倒生得文雅,若要尋這樣的在左右伏侍,甚為難得。老爺得此俊僕,可喜可賀。”梅公子道:“老爺致意,小的粗蠢,不諳規矩,倘有冒犯處,乞老爺夫人量情恕宥。”樂天道:“趙者爺那邊薦來的,我自然另眼看顧,衹是你自要小心謹慎。”夫人間道:“你今年幾歲了?”梅公子道:“今年十六歲。”又問他姓甚名誰。梅公子將梅字去了每字,改了姓木,名馥。樂天道:“姓不須改,衹改了名字,取名榮,遂叫了木榮罷。”引到花園中,與他一間房安頓。真個好花園也,但見:
  石勢玲瓏,花坡紆折。青波沼畔,跨着麯橋。苑轉緑蔭叢中,峙見畫閣參差。春有百花廳,杏疏雨,柳搖風,無非紅紫芳菲,百舌巧,鶯語嬌,好似笙簧迭奏。夏有晚晴居,八窗洞達,閑看蕉緑侵書,一枕清涼,喜得花香撲硯。秋有賽蟾宮,丹桂軒,幽亭廣榭,麯徑高臺,金風拂兮蕭瑟,天香浮兮馥鬱。鼕有漱雪齋、暖香閣,梅花甫綻,新月初升,低枝覆石,孤幹繞溪崖;漠漠幽香,逐輕風而入幕,維維倩影,攜素月以窺窗。四時佳景,難以備述。
  梅公子在園內,細細賞玩了一回。走到馮公書房內,擺着許多骨董玩器,名人詩畫,卻不在心上。見了滿架書史,暗自歡喜不盡。於是修(原書版缺約六十字左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小書生讀書豪飲 老姦臣闖席成仇
第二回 遭誣陷避禍全身 觸權姦盡忠報國第三回 義埋金憤志讀書 悲蕩産呼號驚宦
第四回 假姓名捐軀救主 代縲紲遇俠全生第五回 哭窮途遁跡灌園 得樂地權時作僕
第六回 詢根由隱情直訴 避嫌疑着意嚴防第七回 玄墓山看梅了悟 樂天園失主歸人
第八回 招商店報名吃驚 緝捕衙獲犯逢奇第九回 真梅幹公堂不認 假潘安荒塚受辱
第十回 藉解難一心撮合 硬主婚着意謀財第十一回 收異士月下談心 娶美人燈前識認
第十二回 巧姻緣李代桃僵 空算計人謀天奪第十三回 婚姻事公堂大鬧 聖旨到府縣吃驚
第十四回 洗嫌隙行色倥傯 逃虎穴錯認緝獲第十五回 馮畏天惡報鬧公堂 趙公子名成不二色
第十六回 馮小姐男扮獻奇策 趙汝愚志烈繾沙場第十七回 書生平寇一世奇功 女子榮親千秋佳話
第十八回 女學士榮歸驚叔 新媳婦寫書救翁第十九回 土中金永留布施 意中人巧合成婚
第二十回 收寶劍天緣成就 再花燭欽賜團圓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