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乐 德藝雙馨天王之王:張學友畫傳   》 船員家庭的孩子(2)      竜翔 Long Xiang    張國祥 Zhang Guoxiang

  張學友的父親是個船員,常年在外跑船,管教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張媽媽的身上。傳統的中國家庭嚮來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為使孩子走上正路,往往采用從嚴而治的辦法,打是常見的管教方法之一。夾在哥哥和妹妹之間的學友,本來受大人的寵愛就要少些,不太被大人所重視,所以比哥哥、妹妹又更頑皮的學友,自然要多挨打駡。“阿媽施鞭弄,可是十分順手的,抓起什麽就打下去,曾經打斷掃把。” 提到小時候挨打,張學友深有感觸,如果不是張媽媽管教嚴格,張學友恐怕難有今天業績。
  雖然老挨打罰跪,但學友並不因此記恨媽媽,相反,他是越打越懂事,越打越知家庭之苦,成為一個自幼便很有孝心的孩子。張學友說有一篇課文給他印象很深,那就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受這文章的感染,學友說:“所以我對父母,無論自己怎樣忙也要爭取抽出時間和父母歡聚,喝喝茶,談點身邊的事兒,讓兩老開懷。” 由天對爸媽的孝順,學友曾經立下幾條戒條:第一,不要將自己不開心的事告訴他們;第二,决不把工作上的睏難和人事上的糾紛告訴他們,免得他們擔心;第三,爸媽喜歡的物品,最好自己親自去買,或托人買好,帶去送給他們,使他們感到,兒子是在用實際行動關心他們。
  張學友一天天長,依然改不了愛玩好動的習慣。好動的學友對運動項目特別熱衷,時興玩什麽,他就跟着潮流玩什麽。如有一陣子時興踢毽子,他也忘我似地投入這項運動。又過了一陣子,時興打羽毛球等,他都不分日夜地參與。
  但這些運動項目沒有一個玩得很精,要不他就成了運動員百不是成歌星了。他玩什麽都是了一陣子,時興時跟着玩,風頭過後也就扔了。所以這些運動項目一個也沒玩出名堂來。
  然而,有一項活動他卻一直鐘愛,那就是唱歌,從小到大都喜歡唱歌,直至成為歌星以歌唱為生。
  張學友由於從小暈車、暈船,媽媽擔心他不能將來像父親一樣去跑船,因此勉勵學友要好好讀書將來可以做點別的事。但是學友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平平,學友自己也說:“都是普普通通而已,就是及格邊緣,很少考得很好。” 學友從小愛唱歌,衝涼(洗澡)的時候,往往邊衝邊唱,一首接一首。祖母年紀雖大,她倒是好聽學友唱歌。那時候,歌壇唱的都是引進國語流行歌麯或時代麯,因為常聽音帶哼唱,祖母聽多了也會唱幾句,學友他們聽多了,也會跟隨着唱。 每當聽到學友唱歌,祖母總是十分高興,她一個勁地誇贊說:“好,好,唱得好!”而學友的媽媽也支持他去做歌星。傢人的支持可以說對改變學友的命運起了很大的作用。高中畢業前期學校舉辦歌唱比賽,學友也報名參加。但是由於怯場衹得到了第二。對於自己的膽小學友很不滿意,直至今天,已成為天皇巨星的他上臺之前總會緊張不已,生怕忘記歌詞或者是唱走音。
  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為了幫傢裏解决點睏難,學友高中畢業後,决定出來找份工作,以減輕傢裏的負擔。第一份工作,學友是在貿易發展局當文員,一做三年。這份工作其實非常枯燥乏味,天天對着大同小異的文件,有段時間,他以為自己就要這樣耗掉一生了。
  學友從來都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害怕改變,習慣了一樣東西就想長此下去。一出世,他就住在港島東區,所以對這個去的一切都已習慣了,等到賺到一點錢可以買一所面積大一些的樓房居住時,學友還是萬般捨不得原來的舊環境,還是選擇了東區的樓房,纔覺得有親切感和安全感。
  一個連傢都不願搬的人,可想而知是一個多麽不願改變的人了。 所以儘管第一份工作十分乏味,他還是堅持了三年,如果不是的了胃病,恐怕他還是會一直幹下去。 “當時的工作環境真是太沉悶,和同事之間的年紀和嗜好都相差太遠,總是話不投機,本來沉悶的氣氛就更加令人透不過氣來。” 可能是生理條件反射,不暢順的工作環境,令我患上了胃病,心理醫生不是說過,人患病不是跟心理有莫大聯繫?我想自己當時內心是很厭惡這份工作,所以胃部“覺察”出來纔提出“抗議”的。 收到“警告訊息”,他立刻翻看報紙廣告,找到一份新工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作者:竜翔 張國祥竜翔簡介目錄前言:忘記你我做不到
船員家庭的孩子(1)船員家庭的孩子(2)船員家庭的孩子(3)出類拔萃的“業餘歌手”(1)
出類拔萃的“業餘歌手”(2)嶄露頭角的新秀(1)嶄露頭角的新秀(2)嶄露頭角的新秀(3)
年少輕狂(1)年少輕狂(2)奮發圖強(1)奮發圖強(2)
奮發圖強(3)東山再起(1)東山再起(2)四大天王的傳奇(1)
四大天王的傳奇(2)四大天王的傳奇(3)加冕歌神(1)加冕歌神(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