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老滋味 》
第59節:金奬佳釀五糧液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金奬佳釀五糧液
"一滴滴露落入口,千粒珍珠滾下喉。"這是人們贊譽五糧液的詩句。的確,五糧液不僅風味獨特,聞名中外,考其歷史亦引人入勝。
五糧液産於四川南部的宜賓城,與滬州大麯的産地瀘縣相距不遠。這裏山青水秀,背靠翠屏山麓,左輓岷江,右夾金沙江,兩江相交,匯入長江東流而去。正是這裏清澈透明的岷江水,粘柔綿軟的土質和幹濕勻調、溫差不大的氣候,構成了釀酒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遠在公元前,這裏便已開始興起釀酒業。最早,人們釀製的單一糧食酒,各具特色。如高粱酒醇香味正,稻米酒甜香柔和,玉米酒酒香濃烈,小麥酒清香爽快。歷史上,許多騷人墨客,曾為這些酒揮毫贊譽。唐代詩人杜甫有"重碧拈着酒,輕紅劈荔枝"之句。"重碧"即當時的郡釀。到了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詩中說;"王公權傢荔枝緑,廖緻平傢緑荔枝。試傾一杯重碧色,快剝千顆輕紅肌。潑醅葡萄未足數,堆盤馬乳不同時。誰能品此勝絶味,惟有老杜東樓詩。"老杜,指杜甫。說明社前當年贊譽的、"重碧"酒,這時又名"荔枝緑"了。黃庭堅認為,這種"荔枝緑"酒,不僅可與嚮皇上進貢的緑荔枝相妣美,就是素享盛名的葡萄美酒也不在話下。
但是,人們逐漸發現把幾種單一的糧食酒混為一體,酒質可更佳,於是便開始釀製幾種糧食混合酒。黃庭堅在《荔枝緑頌》中就說過:"王墻東之美酒,得妙用於三物。三危露以為味,荔枝緑以為色。"可見這種混合酒的色、香、味極佳。
隨着時間的推移,宜賓的酒幾經演變,釀酒原料由過去的三種,增加到五種:即高粱、糯米、大米、玉米、蕎子,酒名也由"荔枝緑"改為"雜糧酒"。1916年,"雜糧酒"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未獲金質奬章。1929年,宜賓前清舉人楊惠泉,因愛其酒而鄙其名,遂將"雜糧酒"更名為"五糧液"。
多年來五糧液經過精心釀製,酒質更臻佳美,被評為國傢名酒,榮獲金質奬章。
追尋文君當爐處。
邛崍,是四川省一個有2000多年歷史的縣城的名字。卓文君乃西漢一位奇女子。可是你若說起邛崍,也許知者不多,但提到阜文君,就有說不盡的故事了。
昔日我在成都先後遇到過兩位邛崍人,當我問其中一位:"府上什麽地方?",他答:"邛崍,卓文君的老傢。"另一位則索性自我介紹:"我是卓文君的同鄉,邛崍人。"何以會如此回答?邛崍的名字不加卓文君大名響亮也。而卓文君,正是"文君當爐,相如滌器"這一千古佳話的女主人公。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客居臨邛(即今邛崍)時,城中首富卓王孫之女文君新寡。一天,卓王孫盛宴招待縣令王吉及司馬相如。酒酣耳熱之後,相如撫緑綺琴,奏"鳳求凰"麯。文君聞琴心動,不顧封建禮教,寅夜私奔相如,二人遂結永好。為了生活,二人又衝破世俗觀念,在臨邛城內開一酒店,由文君當爐賣酒,相如跑堂滌器。蜀中鹹聞其事,傳為佳話。
為使人們不忘這一對敢於衝破封建枷鎖的夫妻,他們當年的酒肆故址還依稀可尋,並已建成一座古色古香的園林"文君井"。
園林裏的"琴臺"建築還保持着漢代的風格,三面臨水,芰荷飄香;臺後有千竿修竹,如一座緑屏風,環境極為幽靜。相如當年獲得文君這一知音之後,愛情上的滿足助長了文思的如涌。繼膾炙人口的《子虛賦》之後,他又寫下了《凌雲賦》和《上林賦》。這些名作中凝結着相如的心血,當然也有文君的功勞。
琴臺對面即文君井,並形如大甕:口小肚大、水質清冽。井壁為黑色粘土嵌以陶片,純為西漢所遺古井。清代一位詩人來緻這裏後吟詩一首:
窈窕當爐衹為貧,香泉釀出甕頭春。王孫悔後如填去,千古誰傳賣酒人?"
幸運的是,不但文君並沒有被卓王孫和後人填掉,以文君井水釀造的美酒也一代一代地傳下來。如唐代的"臨邛酒",明清兩代的"卓女燒春",民國時期的"邛州茅臺",目前的"文君酒",一直盛名不衰,為一方佳釀。宋代詞人陸遊入川後,曾遊臨邛,多次登臨琴臺,並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
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幾度上琴臺。青鞋自笑無羈束,又嚮文君井畔來。南宋距西漢約1200年。放翁若是早生1200年的話,一定天天是文君酒店的座上客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乾隆賜匾"都一處"(1) | 第2節:乾隆賜匾"都一處"(2) | 第3節:便宜坊和全聚德 | 第4節:仿膳話當年 | 第5節:竜袍、活魚宴、聽鸝館 | 第6節:歷史悠久緻美齋 | 第7節:譽滿京華泰豐樓 | 第8節:萃華樓的雞湯菜 | 第9節:悠久美味話水餃 | 第10節:"八大樓"外又一樓 | 第11節:"八大堂"中惠豐堂 | 第12節:柳泉居與砂鍋居(1) | 第13節:柳泉居與砂鍋居(2) | 第14節:譚傢菜名重京華 | 第15節:阮元與"滿漢全席" | 第16節:恭王府畔"厲傢菜" | 第17節:"教席"之首兩益軒 | 第18節:東來順如何發跡?(1) | 第19節:東來順如何發跡?(2) | 第20節:銀錠橋畔"烤肉季" | 第21節:"清真烤肉宛"滄桑 | 第22節:譽滿京華"爆肚王" | 第23節:津門"天下第一坊" | 第24節:難忘的中立園飯館(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