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家医事   》 康熙帝因“痘”得福(1)      屈维英 Qu Weiying

  清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一个发育良好的男婴在北京紫禁城内的景仁宫呱呱坠地了。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婴儿,一个与大清王朝荣辱与共的婴儿。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康熙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
  但命运仿佛给这个日后注定要成就一番伟业的小孩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康熙两岁时竟然染上了致命的天花。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天花基本上是一种不治之症,这种病传染性强,一旦得上就有生命危险。满族人进入中原后,由于对气候水土的不适应,天花在满族人中的发病率增高不少,婴幼儿死亡率更高。尽管在汉人中早有鼻吸疫苗免疫的方法,但因当时满汉矛盾尖锐,满族人对汉族人很不信任,因而未采取任何积极的免疫措施。
  据《中国医学史》记载,玄烨出生前后的连续三年,京城正流行天花,吓得王公贵族人人自危,不敢出门。
  为了避免在宫中染上天花,还在襁褓中的玄烨就被抱往紫禁城外的福佑寺中“避痘”,主要由两个保姆看护。一个保姆是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包衣曹玺的妻子孙氏,即曹雪芹的祖母;另一个是瓜尔佳氏。但“避痘”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玄烨两岁时还是染上了天花。但他生命力极强,终于在保姆的精心照料下,抵抗住了天花病毒的袭击,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尽管病毒在他幼嫩的脸蛋上留下了一个个俗称“麻子”的麻癍。
  也许有人会问,小玄烨为什么能战胜天花呢?这恐怕要从他的血统说起。
  康熙帝的曾祖父努尔哈赤和祖父皇太极都是满族人,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是蒙古人,母亲佟佳氏是汉军佟图赖的女儿,幼年入宫,后为皇妃,属汉族人。这种多民族的混合血液,不仅给康熙带来了健壮的体魄,先天优于常人,而且对他日后的性格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但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却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政治家。康熙从小在祖母的精心抚养和教诲下,健康成长,又从祖母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学习蒙古语文,由满洲师傅传授骑射技艺,同时接受系统的汉族儒家教育,吸收了中原文明的精华。康熙的勇武与奋进,继承了满族这个“马背民族”的豪放性格;胸怀的远大与待人处事的豁达大度,受到了热情奔放的蒙古人的熏陶;仁恕与韬略,则来自博大精深的汉族儒学的滋养。后来,他力主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耶稣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康熙大帝的这种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素养,在中国两千多年数百个封建皇帝中都是空前绝后的。由此可见,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在血缘上很难进行绝对的区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康熙帝玄烨出世时,他的父母虽然还未成年,甚至可以说他们本身还是少年儿童,但是玄烨并非先天不足,而是“年少而颇壮大”。
  据历史记载,玄烨结婚时的实际年龄是11岁零6个月,新娘则是11岁零9个月,比其父母的结婚年龄又小了许多。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时,他只有13周岁半,最后一个儿子出生时,他已经65岁。对于生育年龄,中医认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也就是说,就生育年龄而论,男性最高不超过64岁,女性最高不超过49岁。康熙65岁仍能生子,其身体可谓壮矣!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玄烨之所以能继承帝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出过天花,对天花病毒有了免疫力。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二,玄烨的父皇顺治帝前往悯忠寺观看他的亲信太监吴良辅削发出家仪式,回宫后便发觉染上了可怕的天花,清宫上下一片惊慌。从脉案看,当时顺治帝高烧不退,浑身乏力,恶心呕吐,痘疹凶险,危在旦夕。在这一关键时刻,24岁的顺治帝不得不急需选定一位皇太子,继承帝位,以保大清江山世代传承下去。但是在众多皇子中选谁继承帝位,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皇家医事》目录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对太医院的完善种痘战胜天花恶魔(1)种痘战胜天花恶魔(2)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1)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活血化瘀广泛运用(2)帝王也需用猛药(1)
帝王也需用猛药(2)医疗护理方法多(1)医疗护理方法多(2)医药理论建树卓越(1)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2)药材地道要讲究地道药材为什么疗效好重视未病控病情(1)
重视未病控病情(2)中医治西人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临终救命生脉散(1)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