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 高考年輪:高考恢復三十年的民間觀察 》
第59節:1988年:民工與工程師命運的"千古難題"(5)
馬國川 Ma Guochuan
趙學勤 Zhao Xueqin
考生中應屆高中畢業生為172.6萬人,占總數的63.5%;往屆高中畢業生為96.7萬人,占總數的35.6%。由於應屆高中畢業生人數略多於去年,加上山東、江西、河北、廣東幾省取消高考預選等原因,今年考生比去年增加44萬人,即增加20%。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廣播電視大學普通班和普通高校函授班,從參加全國高校招生統考的考生中錄取新生68.2萬人。錄取率全國平均為4∶1,與去年大體相當。今年計劃錄取的新生中,自費生約1.6萬名。
年度人物:黃全愈
他的每一本書都在中國教育界引起振聾發聵的效應。有人說,他像鬥風車的堂吉訶德;有人說,他像獨行俠似的美國西部牛仔;也有人說,他像風塵僕僕的傳教士。 "其實,我不過是個'補桶工'而已,與大夥一道為中華民族修補那塊'最短的桶板'!"這是旅美教育學家、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黃全愈對自己的評價。
1988年,黃全愈考察美國"高考"時就敏銳地意識到,隨着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高考將會産生製約作用。於是,他就在當年的《人民日報》上提出對中國高考嚴進寬出的反思,招來駡聲一片。
有個同學看了那篇文章,說黃全愈好了傷疤忘了痛,一個高考受益者怎麽可以批評高考?
黃全愈動情地說:"其實,沒有人比我對高考的感情更深。沒有高考,我這個'右派'的兒子,絶沒有今天。插隊時,實在想讀書,就偷偷把初中校徽貼身戴了三年。但是,衹有理智才能抖開感情的包袱。我們必須否定高考,才能達到否定之否定的新高度!"
在以後的比較教育研究中,黃全愈對現代教育中考試的功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報刊上發表了一係列關於高考改革的文章。200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擔着風險聯合出版了黃全愈的《"高考"在美國》。在這本書中,他對中國高考的走嚮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並提出了十二條高考改革建議。
當時高考改革還是一個敏感話題。2003年10月,在北京地壇公園書市,《"高考"在美國》僅售出寥寥數本。散場時,散落在地上的宣傳材料隨風飛舞,一派蕭索。
那段時間,為了讓人們充分認識高考"認分不認人"的評價標準對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嚴重製約,為了推介既認分又認人的"三合一"(高考 平時成績 綜合素質)的新選材理念,黃全愈馬不停蹄地在全國各地開講座。
黃全愈把他的12條高考改革建議通過新華社送給了中央。
2006年4月,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創全國之先例,以"面試"錄取學生,對"認分不認人"的高考邁開了改革的一大步。
黃全愈關於高考改革的言論又一次成為輿論的中心。
重讀《"高考"在美國》中關於高考改革的12條建議,人們發現,黃全愈三年前就預言了這場改革,預言了改革的方向和做法。出版社立即以《當預言成為現實》為題,再版這本書,告誡人們:明天我們怎麽高考!
年度話語:高考招飛
空軍招收飛行學員的改革始於1987年,當年空軍在河北、遼寧兩省進行試點,1988年擴大到11個省試點。空軍招收飛行學員,納入普通高校招生序列,由地方統一管理。招收飛行學員按全軍院校的招生要求,進行數學、物理、化學、政治、語文五門科目的考試。將招飛工作納入了招生序列,是國傢對空軍招飛體製進行的重大改革,極大地提高了飛行學員質量,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2006年,空軍招飛規模創下招飛制度改革20年來的歷史新高。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00餘名考生被錄取為空軍飛行學員。
2006年全國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高考自主命題,空軍采取了按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招飛錄取控製綫和遠程網上錄取的方法,使綜合素質優、高考成績好的考生優先得到了錄取。空軍招飛局還在北京組織一流的專傢隊伍和使用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對考生進行了錄取前的選拔,大大提高了招收質量。
空軍自1987年招收培養本科生飛行學員以來,截止到2006年,共招收高中生飛行學員23700餘名。現在空軍航空兵部隊任職的副團職以下飛行員,均是空軍自主招收的,他們已成為空軍航空兵戰鬥力的主體。北京軍區空軍某訓練基地一團團長田奎,是空軍自主招收培養的首位飛行團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