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我的父親張恨水   》 第59節:病榻纏綿有3年(4)      張伍 Zhang Wu

  詩韻,七零八亂湊在下面。附帶報告一句,講對句的詩,不管好歹,還是病後第一次呢!
  三四橋頭尋陌齊,好風時捲柳梢西。
  畫圖人渺香還在,桃李花狂路轉迷。
  一水如油三面去,對吾有樹兩邊題。
  蒼天似作青年約,記起春光滿白堤。
  這以後,父親還陸續地寫了幾篇小文,這些都是習作,文章的好壞,都在其次,主要是說明父親的病
  情有了極大的好轉,已經可以寫文章了。在這些習作中,有一篇居然是寫的我!因為父親、母親都是京戲迷,我自小在他們的熏陶下,自然也是一個十足的京戲迷,我又好動不好靜,每天耍槍弄棒的,為此惹父母的多次教訓,父親的這篇文章,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我的一個戲迷兒子①“一馬離了西涼界”,這奇怪而又尖銳的喉音,在天色將亮而未亮的時候,由北屋子裏穿過後院,由後院再穿過前院玻璃窗,直達到我的床上,一直把我驚醒了。這是第四個孩子每日天沒亮的時候就叫嗓子的聲音。這時,全家都在黑甜鄉裏,這一叫,有不擾亂的嗎?我恨極了,衹有叫他一個碰頭好!一句好,不成,又叫一句好嗎!這算是聽見了,唱到“花花世界”那地方,突然停止了。
  這個孩子光是靠父親管不好的,除非問先生可另有良法。正好逢着學校懇親會,我就把我的孩子,喜歡唱戲,喜歡雙簧,說了一套,請先生給他糾正。先生說:的確如此,並不是唱戲和雙簧學校裏就不要,老實說一句,唱戲雙簧也離不開學校。可是要雖要,總不宜耽誤正當功課。當你令郎下課的時候,我們曾解釋給他聽,他也表示誠懇接受。但他一離開我們,或者找到同學,或者他一個人,他又表演起《連環套》來了。同時遇到考試,總是甲等,你有什麽辦法呢?我聽了他先生這些話,也衹有唉聲嘆氣回傢。
  為這第四個孩子嘆氣,不是一年矣。當他初入小學一年級之時,進的是重慶南泉小學。老是看見他下學時候,揪着一位同學一同走,我這位四令郎摘了一根樹枝,嚮同學小娃橫着一比,大聲喝道:呔!你攔住大將軍去路,意欲何為。你敢放馬過來,大戰一百回合嗎。那孩子答應一聲,“要得”!於是也在路邊摘了一根樹枝迎上去打起來了。這孩子傻到出恭也忘不了戲,找到山上一塊空地,他正中一站,一拉褲子,一蹲,口裏還喊馬來,右手拿馬鞭的手一橫,諸位這像個出恭的孩子嗎?我决不撒謊,百分之百是真的。不過他那時候真小,不懂若 幹戲詞,信口亂編一起。既蹲下了,亂編的戲就來了。把手上的那樹枝一橫道:叫你不要擋住孤王的要路,你還擋起來,殺!殺得真興起,猛得起身要換馬,腳一擡,感覺到沒有穿褲子呢。請問,這樣的孩子能夠不管嗎?由南泉到現在,半路上耽誤一年,真正六個整年,他的戲迷,有加無減這是怎麽辦呢?
  由於我喜歡京劇,也終究有“戲緣”,做了專職的京劇從業者。1951年7月,上海華東戲麯學校在中國戲麯學校招生,我傢和中國戲麯學校望宇相對,離得近,我也是見獵心喜地報了名,能夠到東方最大的城市上海,覺得很好玩,經過嚴格的初試、復試,從數百名考生中衹錄取了15名,復試發榜時,父親不言不語地悄悄去看了榜,回到傢笑嘻嘻地對我說:“你考取啦!”看到父親滿面笑容,心裏感到暖融融的,數月後,我又進入到中國戲麯學校,這是一所很有名的學校,教師都是當時享有盛名的表演藝術傢,一年還發8套衣服,能在這裏學習是很不容易的,也是被人羨慕的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第1節:序言第2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1)第3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2)
第4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1)第5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2)第6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3)
第7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1)第8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2)第9節:青年時代的摯友(1)
第10節:青年時代的摯友(2)第11節:青年時代的摯友(3)第12節:青年時代的摯友(4)
第13節:主編《夜光》與《明珠》(1)第14節:主編《夜光》與《明珠》(2)第15節:主編《夜光》與《明珠》(3)
第16節:《春明外史》的“外史”(1)第17節:《春明外史》的“外史”(2)第18節:《春明外史》的“外史”(3)
第19節:民國的“《紅樓夢》”(1)第20節:民國的“《紅樓夢》”(2)第21節:民國的“《紅樓夢》”(3)
第22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1)第23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2)第24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