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习禅录影   》 师云:      Na Huaijin

  师云:所以要你们注意单提一念,在理论上杨管老那个办法也对。把它空掉,还是这样下去再看看。但是中间有一点,这一点,他没有注意,没有听到,他想就凭这个见地就下去,慢得很,以为慢不要紧,非也,是反省不切!黄老同样的犯这个毛病,犯得很大,而且还有不同。老实讲,你闭关我同你见面比同杨居士见面还多呢,下半年这七、八个月是忙一点,天地良心。但是我今天告诉你,我少来看你,便是无形中给你的棒,就是你不听话,七十多岁……
  黄居士:我肚子很饿,软饭给我吃得很舒服。
  师云:不行,不行,如果要这样办,我也只好由你。事实我很诚恳告诉你不行,你要信我的,不信我的只好由你去。因为我发现你今年有点自以为是。你年纪很大了,我不好抓破面皮来,只好给你软棒吃。告诉你,不会错。否则你就是说,干脆就是不信我,不信我,我有什么办法呢?只好给你软棒吃。怎么样?那你搞吧!就这么搞个三年出关差不多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希望你两位注意,假定像黄老,凭他这个样子三年出关,在当今之世,足为第一流禅学大师,没有问题,不但国内,就在国外,以他的英语,讲禅宗都没有问题。
  他经常讲,他为我做敲门砖。这是个愿望,他这个人也真是诚恳诚心的,真心为了我,他出关以后要出国弘法,为我做敲门砖。做开路先锋。这些意思我都非常感谢,但是你始终不了解,我懒呀,懒得很!天堂都不想去,哪里肯去喝洋苦水。中国人,自己家里的孩子都教不好,哪有工夫管他们。我之希望人家成功没有别的,我都是为别人。我只希望你成功。跟你俩说笑,说给你求个证明,实际上希望你成功,所以,告诉人家的话,都是诚诚恳恳,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如果不听的话,只好就说“行!行!”“对!对!对!”,我只有用这办法,用老油条的办法。所以希望你也要恳切,接受我所告诉你应该怎么样修,不会错,否则就成了问题。所以这一点,你们今天辜负了我一番好话。
  不过明天再来,自有道理,你们理没有搞清。但是我所希望的,刚才我提了孙教官的话给大家做参考。同时大家都要注意,没有什么,一句话,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会错。人要有上当的精神,上上当看,听他这话办办看。可是老先生,我几次发现你并不听话,你这样有个道理的,所以我上堂开始骂骄慢,包括你在中间都骂了。年龄的骄慢!你想无论如何我都还可以当你的祖父呢!虽然你没有这个心,潜意识一会有这个东西,所以在经论上就说骄慢这个东西,是无始以来的,所以你不听话。年轻人我又骂他太听话了,我也讨厌,我说东就东,说西就西,变成一点个性都没有,一点智慧都透不出来,我也讨厌,学禅也不是这一类人。调皮而诚恳,怀疑而恭敬,求证为自己才对。
  所以,我希望你注意,不妨拿今天的事稍稍想一下,今天我有一堂话怎么讲,而且讲修为的过程,中间有一点是怎么讲意生身的非常重要。只要呆板上当试试看,方法用不上路,可以问我,应该怎么办,我会有办法告诉你怎么办,这个样子才对的。这是一个话头一个疑案,希望你这样做。假使真正依照我所讲的,那我可以保证,拍拍胸口,这两年多来的还不止于此,还有更大的成就。依我的想像,我的想像有经验的,不会错。
  因此,这一点希望你还要放下,放下再来,来得及,快一点。这个事情佛经上说的话没有问题,不会错,有人七天都证大果位,否则佛就是打了妄语。七天就证果的都有,太多了。所以今天到此这止,不必多辩,不必多想。诚恳、忏悔,是我所希望的。至于接受我所说的,只限这七天之内,过后,大家老朋友,不算数。散会。
  师云:变化气质,在佛学的术语就是去障碍。大家都晓得,佛所指出来有两个障:烦恼障与所知障。看了大家都以为懂了。什么叫烦恼障?什么叫所知障?大家有切实的体会过吗?恐怕很少。都以为人生遭遇痛苦,谓之烦恼障。这都不合理。理就是事上明出来的。
  痛苦、恶事固然是烦恼,须知善事也是烦恼;贫穷是烦恼,富贵也是烦恼;失意是烦恼,得意也是烦恼。妄想不净,即是烦恼。什么叫所知障?世间的一切知识是所知障;知道了佛学的道理,出世法,在未证道前,更是所知障。
  学道的人,对于世上每一句话,每一种学问,都要拿它在自己身心上打了一个转,切实体验它,把它融化了、理解了,这个才是真知见,也才是功用。大家都没有反省,都是拿自己来看这个知见,知见是知见,我是我,配合不起来的,必须见地与功用合一才对。对这些,你们都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深刻,不深入去体究。烦恼障与所知障,处处障碍你,此二障形成习气,很不容易解脱。
  我们粗的习气容易检察,细的习气最难检察得出来的,乃至于说十地菩萨习气还没有断;等妙二觉菩萨,在金刚喻定中,断最后一品无明,细的习气才能净尽。这些话都不要轻易地听过去,至少你要晓得我这个朋友不错的。孔子讲友直、友谅、友多闻。我这个朋友对你讲直话;也非常替人着想、原谅人的;同时,在知识学问上,也不太浮浅,足可替你解决疑问。但还不是“不请之友”(经称:菩萨常为众生不请之友――编者)。至少有时候肯跟你说直话,这是很难得的喔!也许我死了,你想再找这样一块活宝开开心,还不大容易找呢!所以这样一个直道而行的朋友,多留意留意他的话,不会错的。我做学问啊,每一句话切实体会它,没有体会过来话我不说。
  刘女士以后千万要改,你的一身习气,病根在哪里呢?还是太好胜,受人恭维惯了的自信。同时,文字、思想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学者文人很不容易成道的,不如一个无知无识的老太婆。从佛法立场看文字,称为慧业,这个慧业不是般若那个慧,文人学者慧业重得很的,比什么都重。男女之爱这些业重啊!呵!你不晓得文人慧业之重啊,那不得了。所以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譬如这个打七中间,我叫你好好整理这个记录,很有意义的,但是你真正说拿七天来整理,我又不干了,我这个人兴趣主义者,这种事情啊,留之误人,不留也罢了。天地间随时随地有人讲的,何必要我来罗唆,还是你自己用功要紧。
  现在我是对你这个机,恰恰我碰到你这个事情了,指出你这个业障与病根所在,好好地告诉你,要痛彻地改。这个很难的,此之所以我叫你要用道家的办法,这个道家并不是那个转河车、修道的道家,而是指老庄。你多去体会老庄的道理,或者多看子书,就可以懂这个道理。
  我是阔也阔过,穷也穷过,饿饭也饿过,玩也玩过,独立孤峰也经历过,人生的境遇究竟如何,都把它体会过,就是那么一回事。除死无大事,讨饭到了头,有什么了不起。举天下的毁誉,在所不计,只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有顶天立地的志气,这才是道,是真道的话。
  在这七天当中,我们所以要上山来,是为求道,为明心见性。这个目标确定了,念念只向这个路上走去,假如七天以内能够做到这样,是大英雄、大豪杰、大丈夫;即使不能做到,在这七天当中,也不能马虎,至少要做到这个程度,这是起码的要求。并不是说七天之后,下山去就可以马虎。若是大家做不到这样,那也只好由你去了。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这是讲那个人一念真心出家的时候,那个诚恳的决心,没得话讲。出家人一辈子修持都像开始出家的那一下子的精诚的话,那他就成佛有余了。《华严经》也有“菩萨初发心时, 即成正等正觉”的道理。“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刘女士要检起来,不管它一天半天,乃至还有一秒钟,你要检起初心来。正月初一从美国赶回来,第二天上山,那个诚恳追求的心情,要保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不但她一人如此,大家都要警觉,一切道理大家都要自己警觉反省。
  我能够体会到什么呢?我就是肯遍学一切法。你说你文章好,好!我就搞搞文章,搞到差不多也会了,又把它丢掉了。反正你说这一套你会,我也必须要会一点。你说你科学了不起吗?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你那个常识我也要摸一点,知道了,就丢掉。但不能不知,要知而能舍,才可学佛学道。但是我有一个专门深入,锲而不舍的,那就是我必须要如何证道。就是这个事,其余的那些都是花花朵朵,不足挂齿。文人慧业虽然不是好事,但也不能不知啊!“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源。”千万不能够抱到头陀心情,只求自度而已。修持的方法上呢?要走方便多门,归元不二的路子。先抓到一个来求证,这是初修的方法,等到一通百通,大事了毕就好了。
  至于差别智呢?所以佛家又说这个话了:“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见道以后,要能够彻万法之源,能够赴应每一众生的机缘,这个就非要广博不可了,这是差别智。所以善财童子见道以后,还“烟水南巡五十三参”,参学更多的大善知识,这些大菩萨有各种的法门,他就学习各种的法门,以求融会贯通。最后进入弥勒楼阁,善财童子先在外面转转去,转不进去,没有办法,没得门嘛!进不去。回头一看,弥勒菩萨站在后面:“善男子,你要进去?”“是啊!”弥勒弹指之间,楼阁开了,进去了以后,哈!重重套楼,阁中套阁,房子里头套房子。
  没有进门以前无门可入,进了门,又发觉重重无尽,深啊!深了又深啊,迷了又迷啊,庄严了又庄严,美妙了又美妙,穷之不尽啦,但其中却头头是道,门门相通。然后再回到他本师那里,大智成就的文殊菩萨身边,也就是根本智的那个地方,还是回到一念不生,了无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本地。然后,从普贤菩萨发大愿心,广度众生,永无穷尽。十方一切佛菩萨,皆依般若智慧和宏愿的成就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华严会上,所有的菩萨异口同声,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么一个组织。所以,大家要赶紧求得根本智,根本智透彻了,差别智其实也容易得很,一望而知,一学就会。这个不是理论,配合经验告诉你们。所以学佛啊,真正愿力坚定,那有什么难处啊!
  如果像他――和尚说的一样,那么我们现在人比古人行啊,笑话!在三藏十二部经典里有多少记载,有人言下顿悟,得法性住;有七天证大阿罗汉;至于菩萨呢?你查查佛经看,那更不要说了,有些菩萨,话都没有说,就成功了,那更快。古人也是人,现在人也是人,人哪里还分古今呢?说什么人心不古啊!这种话都是没得智慧,没有愿心的话,我们跟着世法上只好那么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其实,人的智慧无古今,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你有没有毅力决心。一念专精,无事不办。
  现在人有一个毛病,只是习气大一点就是,比古人更偷懒,这是真的。因为物质文明进步了以后,人爱贪图物质依报的享受,依报的享受大了,自己顶天立地的精神、法性身的正报,反是萎缩了。若说现在人心更坏,从前人好,也不见得。你看现在人做慈善事业不要别人讲劝呢!个个都是喜欢做。以前农业社会悭吝啊,钱赚得辛苦啊,所以能够做社会慈善事业的人,能够做一点善事的人还是很少,因为经济不充裕啊。现在的人,你看是怎样呢?社会慈善事业,大家普遍在做,你没有看到做好事吧!报纸一登,到处都来了,一样的,人心无今古。
  你看我喜欢提倡古道,喜欢讲这些陈年老醋,但是我也喜欢今啊。道理是要体会,有些是要智慧去探寻它,要参出来,要深刻,不要肤浅。什么事情啊,半面一看,就以为自己懂了。要深入,深入,把身心投进去了才行。做学问都必须这样,何况求道。
  ---居艾师兄录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一九七五年: 事前讲话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第四天拾遗记要片段残记一九六零年: 第一天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第六天第七天一九六二年: 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第七天一九六二年: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