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張其成講讀《老子》:大道之門   》 第59節: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1)      張其成 Zhang Jicheng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語譯】
  "道"永遠是不妄為又無所不為的。侯王如果能堅守住它,萬物就會自我化育。化育就會有貪欲萌生,我就要用"道"的無名質樸來鎮服它。無名的質樸,就是要人們不起欲望。不起欲望就寧靜了,天下就自然正常了。
  【感悟】
  "無為"和"無不為"看起來是矛盾的,其實並不矛盾。"無為"並不是不做,而是不妄為、不亂做,也就是不要按照個人的意願、個人的心計去做,而是要按照自然法則來做。"無不為"是指沒有什麽不能做的,沒有什麽不去做的,沒有什麽做不成的。"道"是無為的,正因為無為,所以什麽東西都"為"了,都做了。也就是說衹要你不去恣意妄為,那麽什麽事情都可以做成功。
  可見,"無為"是前提,"無不為"是結果。
  在老子看來,最理想的政治、最高明的管理就是"無為"。一個高明的領導,如果他"無為"了,那麽得到的結果恰恰是"無所不為",什麽事情都辦成功了,原因就是他是遵循了天道規律而不是出於個人的意願。這樣人民就會"自化"。"自化"就是自我變化、自我化育、自我成長,不受任何人的控製,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自覺自願地去工作,他們的自我能力、自我潛能就會充分地調動起來、激發起來,他們的自我價值就會得以實現。這比管理者用強硬的手段、用法律法規去指使下屬、限製員工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一旦在"自化"的過程中,出現貪欲了,怎麽辦?法傢當然是製之以刑,繩之以法。老子則主張以"無名之樸"來鎮服他們。"無名之樸"就是"道", "道"是不可名狀的,也是樸實無華的,是人的原本狀態。衹有用"無為"之道去引導他們,他們才能夠被鎮服,才能不起貪欲。一旦大傢都不起貪欲了,天下就安靜了,就平安無事了。"自正",通行本作"自定",而帛書本作"自正",意思就是平安正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第2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2)第3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3)
第4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4)第5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5)第6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6)
第7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7)第8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8)第9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9)
第10節: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0)第11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1)第12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
第13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3)第14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4)第15節: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1)
第16節: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2)第17節:第三章 不尚賢第18節:第四章 道沖不盈
第19節:第五章 天地不仁第20節:第六章 𠔌神不死第21節: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22節:第八章 上善若水(1)第23節:第八章 上善若水(2)第24節:第九章 功成身退(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