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看寶島風土人情:岩鬆看臺灣   》 第59節:兩岸相隔,同出一脈      白岩鬆 Bai Yansong

  蔣孝嚴:我覺得2005年對於兩岸關係來講,是一個穩定的年份。我的意思是說,因為今年連主席跟宋主席到大陸去訪問,使得兩岸的情勢趨於穩定。在去年的時候兩岸形勢是比較尖銳的,在2003年更緊張,今年緩和了。現在能不能夠趁着這樣一個趨勢來做更好的一些籌劃,使兩岸共謀其利。可是我看現在已經到了下半年了,情況要有很大的突破並不太容易。能夠繼續穩定住,我覺得就不錯了,不要再把情況搞壞,不要再找一些議題來刺激兩岸的這種穩定性。因為2006年是我們要註意的,所謂的"製憲正名",2006年會不會繼續推動是需要註意的,原來臺灣方面有很大的一些牽製力量,可是也有人要持續地來推,到2007年可能就不太會有什麽動作,明年是值得觀察的。今年是穩定下來了,可是明年我們要特別留意。
  白岩鬆:您是用相對謹慎的樂觀態度去判斷這個局勢的,您覺得2005年是一個量變的過程,還是可能成為一個質變的開始?
  蔣孝嚴:我想2005年對量變、質變同時都發生了作用,我覺得這至少使得臺灣民衆加深了對大陸的瞭解。兩位主席的訪問也幫了很多,因為很多訪問都通過直播展現當地的情況,大陸領導人的談吐也讓這邊人們印象很深,大陸方面對於若幹敏感問題的處理智慧,包括必要的妥協,這邊都感受得到。這就讓人覺得有很多有希望的空間存在,並沒有僵硬到不能夠理論的地步。所以我說在量跟質方面都産生了作用。我希望能夠趁勢有更大的作為,這也很重要。
  臺北故宮博物院
  兩岸相隔,同出一脈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岩鬆
  熟悉兩岸文化的人也許都有這個印象:北京故宮的建築世界第一,臺北故宮的藏品世界第一。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對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岩鬆:"對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它位於臺北山清水秀的外雙溪,占地面積1200畝,1965年11月12日落成。儘管從外觀上看,臺北故宮與北京故宮截然不同,但是整座建築的設計理念顯然秉承了中國宮廷式的建築風格,碧瓦黃墻,雕欄玉砌,在青山掩映下,顯得典雅而壯麗。目前,這裏珍藏着1948年以來從大陸運來的60多萬件珍貴文物。"
  由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受展廳面積所限,通常每3個月會換一次展品,即便這樣,要把這裏所藏60餘萬件稀世文物逐個兒在世人面前亮個相,至少需要30年時間。儘管這裏展出的文物是常換常新,但是有三件寶物始終沒有換過,這就是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們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據考證,毛公鼎是據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時期的"國之重器",因刻器者為毛公而得名,於清道光末年在陝西岐山出土。
  在中國,有兩件青銅器堪稱青銅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國傢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另一件就是銘文最多的這件毛公鼎。毛公鼎鼎身衹有30.75釐米高,卻銘刻了32行497個篆書文字,洋洋灑灑記錄了毛公輔佐周宣王,後來獲得天子賞賜而做此鼎的史實。鼎銘字跡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筆力遒勁,全篇一氣呵成。該銘文是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同時也是我國"造字時代"最經典的作品。因此,毛公鼎可稱是價值無雙的瑰寶重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第1節:連戰(圖)第2節:對大陸百姓感謝(圖)第3節:和鬍總書記推誠相見
第4節:積極推動落實"大陸行"共識第5節:卸任後做黨的義工第6節:黨主席之爭輸贏都要有風範
第7節:臺灣"七·七事變"紀念日第8節:宋楚瑜第9節:大陸之行"不容易"
第10節:兩岸交往臺灣首先要過心理關第11節:學說大陸方言第12節:臺灣意識不是"臺獨"
第13節:連宋大陸行第14節:不爭虛名 為歷史負責第15節:最想看故宮爬黃山(圖)
第16節:柏楊第17節:幸福需要自己找第18節:尋找久違的柏楊
第19節:你的心酸,我的心碎第20節:侯孝賢第21節:臺灣電影業製作業嚴重失血
第22節:未來華人電影中心在大陸第23節:拍電影已經成為我的人生第24節:最好時光是難重拾的記憶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