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感悟 》 小故事悟人生 》
第59節:弱點篇(4)
俞慧霞 Yu Huixia
教練員回答:“的確,這些球星們訓練的球場和我們現在的球場幾乎沒有任何不同,可是他們之中從來沒有一個人在漏接球之後抱怨過球場。”
有意或無意地諉過於其他人或事物的不良傾嚮,是人們經常表現出的一種弱點。一個人邁嚮成熟的第一步應該是敢於承擔責任。面對生命中的許多責任,我們不能孩子氣地責怪不相幹的人或事。
6.違背心靈的召喚
弗洛伊德曾經十分鄭重地叮囑自己的小女兒:“在小事情上要服從理智,在大事情上要聽從自己的心靈。”這裏的心靈就是指人們源於自然的那種天性,這種天性必定是以善良和正直為基礎。可是,大多數人在關鍵時刻幾乎都會用世俗的理智去衡量自己的得失與利弊,而建立在善良和正直基礎之上的天性則被遠遠地拋到了一邊。
在美國一處著名的被屠殺猶太人紀念碑上,一位名叫馬丁的德國新教神父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開始他們追殺共産主義者,我不是共産主義者,我不說話;
然後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也不說話;
後來他們又追殺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所以我仍不說話;
最後他們拿着屠刀直奔嚮我,再也沒有一個人站起來為我說話。
無論是在歷次世界大戰,還是在其他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中,除去侵略者一方的貪婪和殘忍之外,造成億萬人民群衆無辜受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在災難還沒降臨到自己時持觀望態度,大傢不願意一起站出來維護正義。
在生活中,一些小事同樣能夠反應出人們的這一弱點。
緑樹成蔭的馬路上有一處被小狗的糞便所占領,那其實是老人們經常打牌下棋的地方。現在那裏已經是臭味十足了,老人們衹好又挪到另外一處地方去打牌下棋。
晚飯以後,馬路上遛狗的人很多,來來往往的人們看到那一處顯眼的小狗糞便都繞着走過。雖然大傢心理感到不舒服,可是沒有一個人采取任何行動。有時候夫妻二人出來時,妻子想要批評幾句,可是丈夫指了指遛狗的人群,妻子馬上伸了伸舌頭又閉住了嘴。
第二天傍晚,散步、遛狗和打牌下棋的人依舊,衹不過馬路上那處被小狗糞便侵占的地方又多了一些污物,有隨手扔掉的紙片,還有吃剩的果核,更多的是另外多出的小狗糞便。此處散發的氣味人們遠遠的就能聞到,大傢匆匆地繞過了這個地方,依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指出其中的不當之處。
第三天傍晚,各種垃圾更多了,人們上下班路過此處時幾乎沒有了下腳之處。
第四天傍晚,那個地方已然形成了一個小型垃圾場,蒼蠅、蚊子到處亂飛,從前在馬路上散步和聊天的人們現在衹能在悶熱的傢裏看看電視了。
第五天傍晚,正好是一個周末,幾個孩子在回傢的時候看到了這處已經髒亂不堪的地方,“哎!以前每個星期回來時這裏都幹幹淨淨,今天這是怎麽了?”其中的一個孩子說。然後他們選出一個人回傢裏拿工具,其他人在這裏嚮周圍的人散發學校最近剛剛發給學生們的環保宣傳單。等拿工具的孩子拿着掃帚和鏟子等工具回來時,傳單正好發完了,他們開始自發地將那些垃圾轉移到不遠處的垃圾筒裏。這裏又恢復了以前的幹淨,整條馬路顯得寬敞又清新。
平常我們總是將維護公正挂在嘴上,可是當真正違反公正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一般會掉轉過臉假裝沒看見。理智告訴我們,事情普通時,我們不願意自己出頭得罪人;事情嚴重時,我們害怕自己會受到打擊;結果等自己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時,我們再也等不到別人的幫助。在這方面,許多成年人做的都不如天真的孩子。
7.功名與責任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一共有兩位,除了人們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另一位就是他的搭檔,奧爾德林。隨着登月行動的成功,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名字已經隨着各國新聞記者的報道傳到了世界每個角落。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上,一個記者突然問了奧爾德林一個很敏感的問題:“阿姆斯特朗最先走出太空艙,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會不會因此感覺有些遺憾?”面對千萬觀衆的矚目,奧爾德林很有風度地回答:“各位,千萬別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走出太空艙的。”他環顧四周接着說:“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個人。”大傢在笑聲中給予他最熱烈的掌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武漢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故事與人生 | 第2節:細節篇(1) | 第3節:細節篇(2) | 第4節:細節篇(3) | 第5節:細節篇(4) | 第6節:細節篇(5) | 第7節:細節篇(6) | 第8節:細節篇(7) | 第9節:細節篇(8) | 第10節:藉口篇(1) | 第11節:藉口篇(2) | 第12節:藉口篇(3) | 第13節:藉口篇(4) | 第14節:藉口篇(5) | 第15節:人脈篇(1) | 第16節:人脈篇(2) | 第17節:人脈篇(3) | 第18節:人脈篇(4) | 第19節:人脈篇(5) | 第20節:人脈篇(6) | 第21節:人脈篇(7) | 第22節:人脈篇(8) | 第23節:人脈篇(9) | 第24節:習慣篇(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