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路遥十五年祭   》 第59节:第二辑忆念(19)      李建军 Li Jianjun

  路遥描写、反映"交叉地带"产生的种种问题,总是从农村的角度和农民的视野出发,当然他并没有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其所以要从农村的角度和农民的视野出发,根本原因是他生在农村。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理解农民的感情。1982年8月,路遥谈到关于描写"交叉地带"的问题时说:"现代社会像一座立交桥,层层叠叠,复杂万端。这其中'交叉地带'是最好的例子之一。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出现了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的倾向。由此产生出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和落后、现代意识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方面,这一切矛盾在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精神道德方面都表现出来了,又是那么突出和复杂。"(概要)①实际上这就是"交叉地带"的内在含义,作为重要的创作主题,路遥对它做出了高度的概论。一九八三年春节过后,路遥具体谈到农村方面的一些问题,他说:"应该看到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引起了农村整个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深刻表现在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变化,而且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矛盾推动着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的调整。总之,整个农村生活经历着一种新的改变和组合,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着眼。"②
  关于"交叉地带"和自己的关系,路遥说:"我是一个血统的农民的儿子,一直是在农村长大的,又从那里出来,先到小城市,然后又到大城市参加了工作。农村可以说是基本熟悉的,城市我正在努力熟悉着。相比而言,我最熟悉的却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因为我曾长时间地生活在这个天地里,现在也经常'往返'于其间。我曾经说过,我较熟悉身上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以及在有些方面和这样的人有联系的城里人和乡里人。这是我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我本人就属于这样的人。"③在《路遥小说选·自序》中,路遥概括了"交叉地带"和作品之间的总体关系。他说:"我的生活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这样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种种情态与感受,在我的身上和心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此也明显地影响了我的创作活动。我的作品的题材范围,大都是我称之为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无疑,起初我在表现这个领域的生活时,并没有充分理性地认识到它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深刻而巨大的意义,而只是像通常所说的,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这无疑影响了一些作品的深度。后来只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反复耕耘,才逐渐对这块生活的土壤有了一些较深层次的理解。"④这篇《自序》的执笔时间是一九八五年的春节,此后,路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之中。这意味着上述引文是路遥有意识地为自己以前的创作进行了一次总结,画上了一个大句号。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路遥为即将创作《平凡的世界》而显示的某种姿态。此时的路遥已经确定要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从农村到城市这样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即在"交叉地带"成长的过程作为"最重要的一段"。路遥要把"在我的身上和心上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段反映到作品中。更重要的是路遥要广泛采用"交叉地带"的题材,那么"写自己最熟知的生活"这句话也从一般意义上的套话落实到了"深层次理解"的"交叉地带"的含义上。路遥要把这种意义下的"交叉地带"作为自己的创作基点。
  路遥出生在陕北一个偏僻地区(榆林地区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的农民家庭里,是这家的长子。本名王卫国,笔名路遥是从1970年开始使用的。他的家很穷,七岁时家中为减少吃饭的人口,把他过继给了伯父,伯父家在延安市延川县郭家沟。路遥过继给伯父后虽然没有完全断绝和亲生父母的往来,但一直是由伯父养大的。伯父家也很穷,路遥的幼年、少年时期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尽管如此,1961年初小毕业后,他"挑着破烂的行李"来到对他来说像是"都会"一样的延川县城上了高小。①两年后进入全县唯一的中学,1966年初中毕业,适逢"文化大革命",就一直留在学校,写了许多派性文章。1968年作为革命群众代表担任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年被革职,回到了郭家沟做小学教员。又过了一年,再次来到延川县城,以民工的身份四处打零工,加人延川县文艺宣传队,一边挣钱糊口,一边开始了诗歌、散文创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工农兵学员。由于在校期间系统阅读了各类书籍,再加上当时已拥有一定的创作业绩,受到《陕西文艺》编辑部的赏识,经过实习,1976年大学毕业后正式分配到《陕西文艺》编辑部,1982年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节:人们为什么怀念路遥(代序)第2节:第一辑历程(1)第3节:第一辑历程(2)第4节:第一辑历程(3)
第5节:第一辑历程(4)第6节:第一辑历程(5)第7节:第一辑历程(6)第8节:第一辑历程(7)
第9节:第一辑历程(8)第10节:第一辑历程(9)第11节:第一辑历程(10)第12节:第一辑历程(11)
第13节:第一辑历程(12)第14节:第一辑历程(13)第15节:第一辑历程(14)第16节:第一辑历程(15)
第17节:第一辑历程(16)第18节:第一辑历程(17)第19节:第一辑历程(18)第20节:第一辑历程(19)
第21节:第一辑历程(20)第22节:第一辑历程(21)第23节:第一辑历程(22)第24节:第一辑历程(2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