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59节:第十八章 五字真言(2)      张圭阳 Zhang Guiyang

  1.错字、别字、明显之事实错误;
  2.法律问题,有被控毁谤之危险;
  3.对任何人、任何公司指名道姓之攻击;
  4.侮辱国家元首
  《明报》副刊上的许多栏目名称,都是出自金庸或潘粤生之手。如"一笑会"、"青春"、"童心"出自金庸;"荒谬"、"自由谈"出自潘粤生。
  金庸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专栏,有强烈的感情,并不轻易赞同编辑把他创办的专栏删掉。1988年5月,金庸致函董桥(总编辑)、邱鸿安(副刊主任)说:"一笑会是我首创,在《明报》刊登盖三十余年矣。先要研究,为什么衰落?理由极简单,'编者不重视'。……要删去一个行之有年的版面或专栏,容易得很。请编者先研究,为什么从前叫座,现在不行了?是不是编者不好好用心?是不是没有把精神花下去?……副刊不叫座,总不能把副刊全部取消。"
  金庸还很善于引导副刊作者的写作方向。如八十年代副刊作者阿乐(王世瑜)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大陆气功及特异功能的事情,而居中介绍特异功能人士给阿乐的,是金庸。鼓动阿乐撰写这类稿件,并预见稿件会很受读者欢迎的,也是金庸。又如金庸建议《明报》主笔徐东滨用"东张西望"为栏名,还具体建议,内容最好是资讯性的,以提供事实为主。金庸认为香港读者喜欢资讯,不大喜欢意见和感想。
  金庸在《大公报》及《新晚报》工作十年期间,大部分时间在主编副刊,对经营副刊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明报》副刊每一篇文字,金庸都会仔细阅读。在他的高度关注下,副刊在1985年发生的"哈公事件",只是早晚问题。
  右派文人集结的副刊
  金庸在1973年4月访问台湾十天,6月在《明报》刊登《在台所见、所闻、所思》长文。他认为,台湾再喊"反攻大陆"的口号,已是不合时局形势,两岸的现实是和平统一。金庸在文中对大陆有颇多肯定之处,然而,《明报》的副刊,还是以批判中国大陆为主导的副刊园地。
  在谈论中国大陆及文化思想的专栏当中,主要还是以批评大陆的文人为主,如司马长风(本名胡灵雨,创办思想右倾的友联出版社)、胡菊人(本名胡秉文)、三苏(本名高雄)、项庄(本名董千里)、周青(本名郑玉祥)等。《明报》在创刊至1973年间,与左派的不断笔战,已经聚拢了一大批思想右倾的副刊作家。随着中国大陆在政治上的不断进步,《明报》也愈来愈对大陆领导人表示赞赏。《明报》的副刊园地,仍然是以批评大陆的文人为主,这个矛盾,日见尖锐,最后导致了八十年代出现"哈公事件"。
  哈公事件
  哈公是《明报》出版部经理许国的笔名。许国1951年从广东到香港,1957年加入左派长城影片公司,1967年曾参加左派发动的示威,1972年独立拍片,1975年因为经营失败到《明报》工作。许国以笔名哈公,八十年代初写"哈公怪论",取代病逝的高雄专栏"三苏怪论连篇"。高雄以笔名三苏,自六十年代起便在《明报》的"三苏怪论",以普通话、文言、广东方言的语言特点混合一体,以幽默笔调嘲讽社会百态。由于受读者欢迎,所以在高雄逝世后,《明报》仍然保留"怪论"专栏,由哈公接着撰写。《明报》编辑部众编委对"哈公怪论"甚为赞赏,认为是另类《明报》社论,对社评起了互为补充的作用。
  1984年5月哈公写了一篇"胡说八道"怪论,讽刺大陆领导人。这篇文章被总编辑抽起,认为不符合报社方针。哈公罢写九天抗议。1985年5月,总编辑潘粤生认为哈公《律政司应自律》一文不宜发表,哈公于是再度罢笔抗议。"哈公怪论"由"祈弹怪论"取代,祈弹是《明报》主笔徐东滨的笔名。
  《明报》在副刊开办"自由论坛"之后,"哈公怪论"又恢复刊登。1987年2月,哈公写了一篇攻击大陆领导人的文章,再次被抽起没有见刊。哈公从此不再为《明报》撰稿,也不再在《明报》工作。
  哈公在1985年的罢写事件,被外界认为是香港报业自律。1985年10月4日,《明报》以编辑部名义公开对外界的批评提出抗辩,强调"哈公怪论"并非遭到《明报》封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