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正解 》
第59節:第一節 為人以忠,待人以信(4)
劉德江 Liu Dejiang
季札完成出訪的使命,回國時特意到徐國,以便將寶劍贈送給他。剛到徐國他便不顧勞累,直接去拜見徐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徐王已於不久前因病去世,季札痛苦萬分。他懷着悲痛的心情來到徐王墓前,跪在地上,深情地說:"徐王,自從上次分別後,我一直盼着早些與您重逢。我知道您很喜歡我這把寶劍,每天我都精心把它擦拭一遍,想着再見面的時候,親手把它送給您。現在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不想您卻先走了。我來晚了……"說着就嗚嗚地哭了起來,並把寶劍從腰間摘了下來,雙手捧到徐王墓前,然後把劍挂在徐王墓前的松樹上。
季札的隨從對他的舉動十分不解。後來他們問道:"既然徐王已經不在人世了,您把寶劍挂在他墓前他也不會知道,您這樣做還有什麽用處呢?再者說,您當初也沒有說要把這寶劍送給徐王啊。"季札告訴他們說:"其實我在離開徐國之前,就在心裏許下諾言,等我出訪任務完成後,就把寶劍送給徐王。君子要講信用,如今,徐君雖然去世,但我還是要履行我的諾言。"
另外陸元方的故事也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堅守誠信。陸元方是唐朝的大臣,他為官清廉,為人誠實守信。我們要講的是他賣房的事,在這件事中陸元方堅守誠信,不為金錢所動,也不為過去的恩人所動搖,甚至連自己的母親也敢違背。
陸元方在洛陽城外有一所名叫錦綉園的宅院,宅內有亭臺樓榭、小橋流水,既雅緻又幽靜。陸傢當初建造這所宅院是打算世代居住,過傢族式的生活。可是後來,傢道中落,生活入不敷出,為緩解傢中的窘境不得已要賣掉這所宅院。很快陸元方要賣錦綉園的消息不脛而走,兩個商人立即找上門來。陸元方直言不諱地說出賣房的理由。兩個商人一開始擔心他會漫天開價,誰知陸元方說:"這個錦綉園是當初我和兄長一手建造的,打算世代居住而非賣品。我雖然傢道中落,現在有些睏難,也無意去靠它賺錢,就按當時成本折七成計算,給紋銀六千兩吧。"兩個商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嘆道:"怎麽會有這麽便宜的事情!"當場便决定要買下這所宅院。他們害怕陸元方反悔,還將五十兩銀子塞給陸元方作為定金。
就在兩個商人走後,原來的大恩人太守叫人來請陸元方去太守府。原來太守也聽說了這個消息,也要買他的宅院。太守開門見山地說:"太守夫人身體欠佳,想找個清淨幽雅的地方休養,找遍了洛陽城外所有的房子,衹看中了陸傢的宅院,心儀已久,衹是不便開口,如今聽說要賣,自然求之不得。"並且爽快地說:"你開個價吧!"可是陸元方卻滿懷歉意地說:"大人,我的宅院已經有買主了,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交易,但是買主已經交了定金。"太守堅持要買,並說願意開出雙倍的價錢。但陸元方還是婉言謝絶了,並堅定地表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講信用。太守滿臉不高興,讓陸元方再回去好好想想,要求第二天給他答復。
陸元方左思右想,始終覺得做事應當講誠信,不能因為金錢和恩情便破壞了為人的道德。第二天他去拜見太守,太守很高興,以為他答應把宅院賣給他,誰知陸元方仍舊不改初衷,堅持己見。太守覺得陸元方不記恩情,大駡他忘恩負義,說:"當年要不是我秉公斷案,你們陸傢早就株連九族了!"陸元方跪在太守面前說:"並非我不願成全太守,衹是違約背信的事情非君子所為,還請太守見諒。"
太守要買房的消息被陸元方的老母親知道了,傳言說陸元方不知恩圖報。陸元方的母親便氣衝衝地把他叫來質問:"你可知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太守想買這座宅子,別說賣,就是白送,我們也該毫不吝惜。"陸元方撲通跪下,再次嚮母親說明不能把宅院賣給太守的理由:"您和父親從小就教育我們,'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能失信於人。如今,我已經將宅院賣給了別人,又怎麽能言而無信呢?"母親這時纔知道是她錯怪了自己的兒子,說:"吾兒做得很對,我是誤聽了外面的傳言;恩情固然要報,但不能因此便違背了誠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 | 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 | 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 | 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 | 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 | 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 | 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 | 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 | 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 | 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 | 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 | 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