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在臺灣-國學大師的1949   》 第59節:徐復觀擎起這把香火的猛士(16)      周為筠 Zhou Weijun

  1969年,在得知殷海光逝世的消息後,徐復觀曾繞室彷徨許久,自言自語道:"今後的生活更寂寞了,再沒有一個可以談天的人了。"
  殷海光的學生李敖是個李卓吾式的狂人,年輕氣盛而文筆犀利,經常撰文駡新儒傢學人。李敖這種六親不認的行徑使得徐復觀極為不快,他於是操筆痛斥李敖:"以鬍適為衣食父母的少數兩三人……豢養一兩條小瘋狗,專授以'衹咬無權無勢的人'的心法,凡是無權無勢的讀書人,無不受到這條小瘋狗的栽誣辱駡。"
  在白紙上稱呼李敖為"小瘋狗",一下子被不那麽好惹的李敖抓住了小辮子,於是一紙訴狀將徐復觀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徐復觀敢說敢當,一番唇槍舌劍,最後官司不瞭瞭之。
  徐復觀在學術之外的雜文很有戰鬥性,成績斐然。說起這些雜文來就不能不說他的發表陣地--香港的《華僑日報》。作為《華僑日報》主筆的徐復觀從1951年直到逝世前,30年來幾乎平均每月兩篇,從未中斷過。
  徐復觀是來臺灣後認識了香港《華僑日報》總經理岑維休與其子岑纔生的,並毅然替《華僑日報》洗刷了莫須有的"漢姦"罪名,從此跟岑氏父子訂交,與《華僑日報》結下一生的文字緣,使得徐復觀後半生有了另一方同盟。
  1969年徐復觀從臺灣流寓香江,在東亞研究所教書糊口。岑氏父子為了答謝徐復觀的相助恩義,每月從《華僑日報》日報支出3000元稿費。徐復觀也不會白拿幹薪,在居港期間創作了大量的雜文供稿給報紙。他捍衛民主直指現實的思想,主要靠這份報紙傳嚮有中國人的地方。即便在病入膏肓的生命最後時期,他每周仍堅持評議時事政局,懷舊憶人慎重追遠。
  未謁孔陵為遺恨
  1980年5月初,廖承志從美國治病回國途經香港,與徐復觀晤談兩岸問題。廖承志代表中國政府嚮徐復觀伸出友好的雙手,邀請他回大陸看看,但徐復觀考慮再三,由於種種不便而婉言謝絶。這時徐復觀已經發現胃不舒服,精神疲憊,在飲食時時常發生哽噎。
  8月他參加在臺北中央研究院召開的國際漢學會議,會議期間體力感到不支,於是去臺大醫院檢查,發現得了絶癥胃癌。一些朋友勸他施用中藥治療,他認為治癌之藥係以毒攻毒,凡草木等之有癥候可取者,無不受到專傢的註意。與其亂碰而死,不如相信科學而死得心安理得。8月22日徐復觀做了胃切除大手術,他自知走到了人生的邊上。
  徐復觀因患胃癌幾度昏迷,於將死方生之際,猶夢見與毛澤東相遇於荒野,而且兩人依舊咻咻激辯不已。徐復觀在20世紀與國共兩黨的不少領袖人物都有接觸,抗戰時期得與毛澤東相識,毛澤東常邀其暢談政治與學術,還曾嚮他推薦過劉少奇的名著《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並介紹他與劉少奇晤談。這段經歷留給徐復觀很深的印象,他自稱70歲以前,夢中常常與毛澤東折衝樽俎,縱橫捭闔,談論天下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前言(3)
第4節:前言(4)第5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第6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2)
第7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3)第8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4)第9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5)
第10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6)第11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7)第12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8)
第13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9)第14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0)第15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1)
第16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2)第17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3)第18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4)
第19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5)第20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6)第21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7)
第22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8)第23節:鬍適書生最後的鬧與寂(19)第24節:傅斯年歸骨於田橫之島(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