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習禪錄影   》 師雲:      南懷瑾 Na Huaijin

  師雲:所以要你們註意單提一念,在理論上楊管老那個辦法也對。把它空掉,還是這樣下去再看看。但是中間有一點,這一點,他沒有註意,沒有聽到,他想就憑這個見地就下去,慢得很,以為慢不要緊,非也,是反省不切!黃老同樣的犯這個毛病,犯得很大,而且還有不同。老實講,你閉關我同你見面比同楊居士見面還多呢,下半年這七、八個月是忙一點,天地良心。但是我今天告訴你,我少來看你,便是無形中給你的棒,就是你不聽話,七十多歲……
  黃居士:我肚子很餓,軟飯給我吃得很舒服。
  師雲:不行,不行,如果要這樣辦,我也衹好由你。事實我很誠懇告訴你不行,你要信我的,不信我的衹好由你去。因為我發現你今年有點自以為是。你年紀很大了,我不好抓破面皮來,衹好給你軟棒吃。告訴你,不會錯。否則你就是說,幹脆就是不信我,不信我,我有什麽辦法呢?衹好給你軟棒吃。怎麽樣?那你搞吧!就這麽搞個三年出關差不多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希望你兩位註意,假定像黃老,憑他這個樣子三年出關,在當今之世,足為第一流禪學大師,沒有問題,不但國內,就在國外,以他的英語,講禪宗都沒有問題。
  他經常講,他為我做敲門磚。這是個願望,他這個人也真是誠懇誠心的,真心為了我,他出關以後要出國弘法,為我做敲門磚。做開路先鋒。這些意思我都非常感謝,但是你始終不瞭解,我懶呀,懶得很!天堂都不想去,哪裏肯去喝洋苦水。中國人,自己傢裏的孩子都教不好,哪有工夫管他們。我之希望人傢成功沒有別的,我都是為別人。我衹希望你成功。跟你倆說笑,說給你求個證明,實際上希望你成功,所以,告訴人傢的話,都是誠誠懇懇,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如果不聽的話,衹好就說“行!行!”“對!對!對!”,我衹有用這辦法,用老油條的辦法。所以希望你也要懇切,接受我所告訴你應該怎麽樣修,不會錯,否則就成了問題。所以這一點,你們今天辜負了我一番好話。
  不過明天再來,自有道理,你們理沒有搞清。但是我所希望的,剛纔我提了孫教官的話給大傢做參考。同時大傢都要註意,沒有什麽,一句話,我說怎麽辦就怎麽辦,不會錯。人要有上當的精神,上上當看,聽他這話辦辦看。可是老先生,我幾次發現你並不聽話,你這樣有個道理的,所以我上堂開始駡驕慢,包括你在中間都駡了。年齡的驕慢!你想無論如何我都還可以當你的祖父呢!雖然你沒有這個心,潛意識一會有這個東西,所以在經論上就說驕慢這個東西,是無始以來的,所以你不聽話。年輕人我又駡他太聽話了,我也討厭,我說東就東,說西就西,變成一點個性都沒有,一點智慧都透不出來,我也討厭,學禪也不是這一類人。調皮而誠懇,懷疑而恭敬,求證為自己纔對。
  所以,我希望你註意,不妨拿今天的事稍稍想一下,今天我有一堂話怎麽講,而且講修為的過程,中間有一點是怎麽講意生身的非常重要。衹要呆板上當試試看,方法用不上路,可以問我,應該怎麽辦,我會有辦法告訴你怎麽辦,這個樣子纔對的。這是一個話頭一個疑案,希望你這樣做。假使真正依照我所講的,那我可以保證,拍拍胸口,這兩年多來的還不止於此,還有更大的成就。依我的想像,我的想像有經驗的,不會錯。
  因此,這一點希望你還要放下,放下再來,來得及,快一點。這個事情佛經上說的話沒有問題,不會錯,有人七天都證大果位,否則佛就是打了妄語。七天就證果的都有,太多了。所以今天到此這止,不必多辯,不必多想。誠懇、懺悔,是我所希望的。至於接受我所說的,衹限這七天之內,過後,大傢老朋友,不算數。散會。
  師雲:變化氣質,在佛學的術語就是去障礙。大傢都曉得,佛所指出來有兩個障:煩惱障與所知障。看了大傢都以為懂了。什麽叫煩惱障?什麽叫所知障?大傢有切實的體會過嗎?恐怕很少。都以為人生遭遇痛苦,謂之煩惱障。這都不合理。理就是事上明出來的。
  痛苦、惡事固然是煩惱,須知善事也是煩惱;貧窮是煩惱,富貴也是煩惱;失意是煩惱,得意也是煩惱。妄想不淨,即是煩惱。什麽叫所知障?世間的一切知識是所知障;知道了佛學的道理,出世法,在未證道前,更是所知障。
  學道的人,對於世上每一句話,每一種學問,都要拿它在自己身心上打了一個轉,切實體驗它,把它融化了、理解了,這個纔是真知見,也纔是功用。大傢都沒有反省,都是拿自己來看這個知見,知見是知見,我是我,配合不起來的,必須見地與功用合一纔對。對這些,你們都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深刻,不深入去體究。煩惱障與所知障,處處障礙你,此二障形成習氣,很不容易解脫。
  我們粗的習氣容易檢察,細的習氣最難檢察得出來的,乃至於說十地菩薩習氣還沒有斷;等妙二覺菩薩,在金剛喻定中,斷最後一品無明,細的習氣才能淨盡。這些話都不要輕易地聽過去,至少你要曉得我這個朋友不錯的。孔子講友直、友諒、友多聞。我這個朋友對你講直話;也非常替人着想、原諒人的;同時,在知識學問上,也不太浮淺,足可替你解决疑問。但還不是“不請之友”(經稱:菩薩常為衆生不請之友――編者)。至少有時候肯跟你說直話,這是很難得的喔!也許我死了,你想再找這樣一塊活寶開開心,還不大容易找呢!所以這樣一個直道而行的朋友,多留意留意他的話,不會錯的。我做學問啊,每一句話切實體會它,沒有體會過來話我不說。
  劉女士以後千萬要改,你的一身習氣,病根在哪裏呢?還是太好勝,受人恭維慣了的自信。同時,文字、思想是最大的障礙,所以學者文人很不容易成道的,不如一個無知無識的老太婆。從佛法立場看文字,稱為慧業,這個慧業不是般若那個慧,文人學者慧業重得很的,比什麽都重。男女之愛這些業重啊!呵!你不曉得文人慧業之重啊,那不得了。所以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譬如這個打七中間,我叫你好好整理這個記錄,很有意義的,但是你真正說拿七天來整理,我又不幹了,我這個人興趣主義者,這種事情啊,留之誤人,不留也罷了。天地間隨時隨地有人講的,何必要我來羅唆,還是你自己用功要緊。
  現在我是對你這個機,恰恰我碰到你這個事情了,指出你這個業障與病根所在,好好地告訴你,要痛徹地改。這個很難的,此之所以我叫你要用道傢的辦法,這個道傢並不是那個轉河車、修道的道傢,而是指老莊。你多去體會老莊的道理,或者多看子書,就可以懂這個道理。
  我是闊也闊過,窮也窮過,餓飯也餓過,玩也玩過,獨立孤峰也經歷過,人生的境遇究竟如何,都把它體會過,就是那麽一回事。除死無大事,討飯到了頭,有什麽了不起。舉天下的毀譽,在所不計,衹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有頂天立地的志氣,這纔是道,是真道的話。
  在這七天當中,我們所以要上山來,是為求道,為明心見性。這個目標確定了,念念衹嚮這個路上走去,假如七天以內能夠做到這樣,是大英雄、大豪傑、大丈夫;即使不能做到,在這七天當中,也不能馬虎,至少要做到這個程度,這是起碼的要求。並不是說七天之後,下山去就可以馬虎。若是大傢做不到這樣,那也衹好由你去了。
  所以佛傢有一句話:“出傢如初,成佛有餘。”這是講那個人一念真心出傢的時候,那個誠懇的决心,沒得話講。出傢人一輩子修持都像開始出傢的那一下子的精誠的話,那他就成佛有餘了。《華嚴經》也有“菩薩初發心時, 即成正等正覺”的道理。“出傢如初,成佛有餘。”劉女士要檢起來,不管它一天半天,乃至還有一秒鐘,你要檢起初心來。正月初一從美國趕回來,第二天上山,那個誠懇追求的心情,要保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不但她一人如此,大傢都要警覺,一切道理大傢都要自己警覺反省。
  我能夠體會到什麽呢?我就是肯遍學一切法。你說你文章好,好!我就搞搞文章,搞到差不多也會了,又把它丟掉了。反正你說這一套你會,我也必須要會一點。你說你科學了不起嗎?雖然我不是科學家,但你那個常識我也要摸一點,知道了,就丟掉。但不能不知,要知而能捨,纔可學佛學道。但是我有一個專門深入,鍥而不捨的,那就是我必須要如何證道。就是這個事,其餘的那些都是花花朵朵,不足挂齒。文人慧業雖然不是好事,但也不能不知啊!“佛能通一切智,徹萬法源。”千萬不能夠抱到頭陀心情,衹求自度而已。修持的方法上呢?要走方便多門,歸元不二的路子。先抓到一個來求證,這是初修的方法,等到一通百通,大事了畢就好了。
  至於差別智呢?所以佛傢又說這個話了:“根本智易得,差別智難求。”見道以後,要能夠徹萬法之源,能夠赴應每一衆生的機緣,這個就非要廣博不可了,這是差別智。所以善財童子見道以後,還“煙水南巡五十三參”,參學更多的大善知識,這些大菩薩有各種的法門,他就學習各種的法門,以求融會貫通。最後進入彌勒樓閣,善財童子先在外面轉轉去,轉不進去,沒有辦法,沒得門嘛!進不去。回頭一看,彌勒菩薩站在後面:“善男子,你要進去?”“是啊!”彌勒彈指之間,樓閣開了,進去了以後,哈!重重套樓,閣中套閣,房子裏頭套房子。
  沒有進門以前無門可入,進了門,又發覺重重無盡,深啊!深了又深啊,迷了又迷啊,莊嚴了又莊嚴,美妙了又美妙,窮之不盡啦,但其中卻頭頭是道,門門相通。然後再回到他本師那裏,大智成就的文殊菩薩身邊,也就是根本智的那個地方,還是回到一念不生,了無可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本地。然後,從普賢菩薩發大願心,廣度衆生,永無窮盡。十方一切佛菩薩,皆依般若智慧和宏願的成就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華嚴會上,所有的菩薩異口同聲,回嚮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麽一個組織。所以,大傢要趕緊求得根本智,根本智透徹了,差別智其實也容易得很,一望而知,一學就會。這個不是理論,配合經驗告訴你們。所以學佛啊,真正願力堅定,那有什麽難處啊!
  如果像他――和尚說的一樣,那麽我們現在人比古人行啊,笑話!在三藏十二部經典裏有多少記載,有人言下頓悟,得法性住;有七天證大阿羅漢;至於菩薩呢?你查查佛經看,那更不要說了,有些菩薩,話都沒有說,就成功了,那更快。古人也是人,現在人也是人,人哪裏還分古今呢?說什麽人心不古啊!這種話都是沒得智慧,沒有願心的話,我們跟着世法上衹好那麽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啊!其實,人的智慧無古今,都是一樣的,就是看你有沒有毅力决心。一念專精,無事不辦。
  現在人有一個毛病,衹是習氣大一點就是,比古人更偷懶,這是真的。因為物質文明進步了以後,人愛貪圖物質依報的享受,依報的享受大了,自己頂天立地的精神、法性身的正報,反是萎縮了。若說現在人心更壞,從前人好,也不見得。你看現在人做慈善事業不要別人講勸呢!個個都是喜歡做。以前農業社會慳吝啊,錢賺得辛苦啊,所以能夠做社會慈善事業的人,能夠做一點善事的人還是很少,因為經濟不充裕啊。現在的人,你看是怎樣呢?社會慈善事業,大傢普遍在做,你沒有看到做好事吧!報紙一登,到處都來了,一樣的,人心無今古。
  你看我喜歡提倡古道,喜歡講這些陳年老醋,但是我也喜歡今啊。道理是要體會,有些是要智慧去探尋它,要參出來,要深刻,不要膚淺。什麽事情啊,半面一看,就以為自己懂了。要深入,深入,把身心投進去了纔行。做學問都必須這樣,何況求道。
  ---居艾師兄錄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一九七五年: 事前講話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第四天拾遺記要片段殘記一九六零年: 第一天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第六天第七天一九六二年: 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第七天一九六二年: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