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五十九回 幹兒子貪得被拐出洋 戈什哈神通能撤人任      吳趼人 Wu Jianren

  我聽那同棧寓客的話,心中也十分疑慮,萬一明日出起事來,豈不是一番擾亂。早知如此,何不在香港多住兩天呢;此刻如果再回香港去,又未免太張惶了。一個人回到房裏,悶悶不樂。
  到了傍晚時候,忽聽得房外有搬運東西的聲音,這本來是客棧裏的常事,也不在意。忽又聽得一個人道:“你也走麽?”一個應道:“暫時避一避再說。好在香港一夜就到了,打聽着沒事再來。”我聽了,知道居然有人走避的了。便到帳房裏去打聽打聽,還有甚麽消息。吉人一見了我,就道:“你走麽?要走就要快點下船了,再遲一刻,衹怕船上站也沒處站了。”我道:“何以擠到如此?”吉人道:“而且今天還特為多開一艘船呢。孖舲艇(廣東小快船)碼頭的孖舲艇都叫空了。”我道:“這又到哪裏去的?”吉人道:“這都是到四鄉去的了。”我道:“要走,就要到香港、澳門去。這件事要是鬧大了,衹怕四鄉也不見得安靖。若是一哄而散的,這裏離萬壽宮很遠,又有一城之隔,衹怕還不要緊。而且我撒開的事情在外面,走了也不是事。我這回來,本打算料理一料理,就要到上海去的了,所以我打算不走了。”吉人點頭無語。
  我又到門口閑望一回,衹見團練勇巡的更緊了。忽然一個人,扛着一扇牌,牌上貼了一張四言有韻告示,手裏敲着鑼,嘴裏喊道:“走路各人聽啊!今天早點回傢。縣大老爺出了告示,今天斷黑關閘,沒有公事,不準私開的啊!”這個人想是個地保了。看了一會,仍舊回房。雖說是定了主意不走,然而總不免有點耽心。幸喜我所辦的事,都在城外的,還可以稍為寬慰。又想到明日既然在督署行禮,或者那強徒得了信息,罷了手不放那炸藥,也未可知。既而又想到,他既然預備了,怎肯白白放過,雖然衆官不在那裏,他也可以藉此起事。
  終夜耽着這個心,竟夜不曾合眼。聽着街上打過五更,一會兒天窗上透出白色來,天色已經黎明了。便起來走到露臺上,一來乘涼,二來聽聽聲息。過了一會,太陽出來了,卻還絶無消息。這一天大傢都是驚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一連過了三天,竟是沒有這件事,那巡查的就慢慢疏了;再過兩天,督撫衙門的防守兵也撤退了,算是解嚴了。這兩天我的事也料理妥貼,打算走了。
  一天正在客廳閑坐,同棧的那客也走了來道:“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我們可以走了。”我問道:“這話怎講?”他道:“今天殺了二十多人,你還不知道麽?”我驚道:“是甚麽案子?”他道:“就是為的前兩天的謠言了。也不知在哪裏抓住了這些人,沒有一點證據,就這麽殺了。有人上了條陳,叫他們雇人把萬壽宮的地挖開,查看那隧道通到哪裏,這案便可以有了頭緒了。你想這不是極容易、極應該的麽?他們卻又一定不肯這麽辦。
  你想照這樣情形看去,這挖成隧道,謀為不軌的話,豈不是他們以意為之,擬議之詞麽。此刻他們還自詡為弭巨患於無形呢。”說罷,喟然長嘆。我和他談論了一回,便各自走開。
  恰好何理之走來,我問可是廣利到了。理之道:“不是。我回鄉下去了一個多月,這回要附富順到上海。”我問富順幾時走。理之道:“到了好幾天了,說是今天走,大約還要明天,此刻還上貨呢。”我道:“既如此,代我寫一張船票罷。”理之道:“怎麽便回去了?
  幾時再來?”我道:“這個一年半載說不定的,走動了,總要常來。”理之便去預備船票,定了地方。到了明天,發行李下船。下午時展輪出口。到了香港,便下錨停泊。這一停泊,總要耽擱一天多才啓輪,我便上岸去走一趟,買點零碎東西。
  廣東用的銀元,是每經一個人的手,便打上一個硬印的。硬印打多了,便成了一塊爛板,甚至碎成數片,除了廣東、福建,沒處行用的。此時我要回上海,這些爛板銀,早在廣州貼水換了光板銀元。此時在香港買東西,講好了價錢,便取出一元光板銀元給他。那店夥拿在手裏,看了又看,摜了又摜,說道:“換一元罷。”我換給他一元,他仍然要看個不了,摜個不了,又對我看看。我倒不懂起來,難道我貼了水換來的,倒是銅銀。便把小皮夾裏十幾元一起拿出來道:“你揀一元罷。”那店夥又看看我,倒不另揀,就那麽收了。再到一傢買東西,亦復如此。買完了,又走了幾處有往來的人傢,方纔回船上去。
  停泊了一夜,次日便開行。在船上沒事,便和理之談天,談起我昨天買東西,那店夥看銀元的光景。理之笑道:“光板和爛板比較,要伸三分多銀子的水;你用出去,不和他討補水,他那得不疑心你用銅銀呢。”我聽了方纔恍然大悟。然而那些香港人,也未免太不張眼睛了。我連年和繼之辦事經營,雖說是躉來躉去,也是一般的做買賣,何嘗這樣小器來。於是和理之談談香港的風氣,我談起那鹹水妹嫁鄉下人的事。理之道:“這個是喜出意外的。
  我此次回傢,住了一個多月,卻看見一件禍出意外的事。”我問甚麽禍出意外。理之道:“我傢裏隔壁一傢人傢,有兩間房子空着,便貼了一張‘餘屋召租’的條子。不多幾天,來了一個老婆子,租來住了,起居動用,象是很寬裕的。然而衹有一個人,用了一個僕婦。住
  了兩個月,便與那女房東相好起來。他自己說是在新加坡開甚麽行棧的,丈夫沒了,又沒有兒子,此刻回來,要在同族中過繼一個兒子。誰知回來一查,族中的子侄,竟沒有一個成器的,自己身後,正不知倚靠誰人。說着,便不勝凄惶,以後便常常說起。新加坡也常常有信來,有銀子匯來。來了信,他便央男房東念給他聽。以後更形相熟了。房東本有三個兒子,那第二個已經十七八歲了。那老婆子常常說他好:‘我有了這麽個兒子就好了’那女房東便說:‘你歡喜他,何不收他做個幹兒子呢?’那老婆子不勝歡喜,便看了黃道吉日,拜幹娘。到了這天,他還慎重其事的,置酒慶賀。幹娘幹兒子,叫得十分親熱。他又說要替幹兒子娶親了,一切費用,他都一力擔任。那房東也樂得依他。於是就張羅起來,便有許多媒人來送庚貼說親。說定了,便忙着揀日子行聘迎娶,十分熱鬧。待媳婦也十分和氣。又替媳婦用了一個年輕梳頭老媽子。房東見他這等相待,便說是親生兒子,也不過這樣了。老婆子道:‘我們沒有兒子的人,幹兒子就和親生的一般。我今年五十多歲,沒有幾年的人了,衹要他將來肯當我親娘一般,送我的終,我的一分傢當便傳授給他,也不去族中過繼甚麽兒子了。’女房東一想,他是個開行棧的人,傢當至少也有幾萬,如何不樂從。便叫了兒子來,說知此事,兒子自然也樂得應允。老婆子更是歡喜,就在那裏天天望孫了。偏偏這媳婦娶了來差不多一年,還沒有喜信。老婆子就天天求神拜佛,請醫生調理身子。過了幾個月,依然沒有信息。老婆子急不能待,便要和幹兒子納妾。叫了媒婆來說知,看了幾傢丫頭和貧傢女兒。看對了,便娶了一個過來。一樣的和他用一個年輕梳頭老媽子。剛娶了沒有幾天,忽然新加坡來了一封電信,說有一單貨到期要出,恰好行裏所有存款,都支發了出去。放在外面的,一時又收不回來。銀行的一個存折,被女東帶了回粵,務祈從速寄來雲雲。老婆子央房
  東翻出來,念了一遍,便道:‘你看,我不在那裏,便一點主意都沒了。自己的款項雖然支發出去,又何妨在別處調動呢。我們幾十年的老行號,還怕沒人相信麽。’說着,悶悶不樂。又道:‘這個存折怎好便輕易寄去,倘或寄失了,那還了得麽。’商量了半天道:‘不如我自己回去一趟罷。我還想帶了幹兒子同去。他此刻是小東傢了,叫他去看看,也歷練點見識,出來經歷過一兩年,自己就好當事了。’房東一心以為兒子承受了這分大傢當,有甚麽不肯之理。他見房東應允了,自是不勝歡喜。於是帶了一個幹兒子、兩房幹媳婦、兩個梳頭老媽子,一同到新加坡去了。這是去年的事。我這回到傢裏去,那房東接了他兒子來信了。你曉得他在新加坡開的是甚麽行號?原來開的是娼寮。那老婆子便是鴇婦。一到了新加坡,他便翻轉了面皮,把幹兒子關在一間暗室裏面。把兩房幹媳婦和兩個梳頭老媽子,都改上名字,要他們當娼;倘若不從,他傢裏有的是皮鞭烙鐵,便要請你嘗這個滋味。可憐這四個好人傢女子,從此便跳落火坑了。那個幹兒子呢,被他幽禁了兩個月,便把他‘賣豬仔(讀若崽)’到吉冷去了。賣了豬仔到那邊做工。那邊管得極為苛虐,一步都不能亂走的。
  這位先生能夠設法寄一封信回來,算是他天大的本領了。”
  我道:“賣豬仔之說,我也常有得聽見,但不知是怎麽個情形。說的那麽苦,誰還去呢?”理之道:“賣豬仔其實並不是賣斷了,就是那招工館代外國人招的工,招去做工,不過訂定了幾年合同,合同滿了,就可以回來。外國人本來招去做工,也未必一定要怎麽苛待。後來偶然苛待了一兩次,我們中國政府也不過問。那沒有中國領事的地方,不要說了;就是設有中國領事的地方,中國人被人苛虐了,那領事就和不見不聞,與他絶不相幹的一般。外國人從此知道中國人不護衛自己百姓的,便一天苛似一天起來了。”我道:“那苛虐的情形,是怎麽樣的呢?”理之道:“這個我也不仔細,大約各處的辦法不同。聽說南洋那邊有一個軟辦法:他招工的時候,恐怕人傢不去,把工錢定得極優。他卻在工場旁邊,設了許多妓館、賭館、酒館、煙館之類,無非是銷耗錢財的所在。做工的進了工場,合同未滿,本來不能出工場一步的,惟有這個地方,他準你到。若是一無嗜好的,就不必說了;倘使有了一門嗜好,任從你工錢怎麽優,也都被他賺了回去,依然兩手空空。他又肯藉給你,等你十年八年的合同滿了,總要虧空他幾年工錢,脫身不得,衹得又聯幾年合同下去。你想這個人這一輩子還可以望有回來的一天麽,還不和賣了給他一樣麽。因此廣東人起他一個名字,叫他賣豬仔。”說話之間,船上買辦打發人來招呼理之去有事,便各自走開。
  一路無事。到了上海便登岸,搬行李到字號裏去。德泉接着道:“辛苦了!何以到此時
  纔來?繼之半個月前,就說你要到了呢。”我道:“繼之到上海來過麽?”德泉道:“沒有來過,衹怕也會來走一趟呢。有信在這裏,你看了就知道了。”說着,檢出一封信來道:“半個月前就寄來的,說是不必寄給你,你就要到上海的了。”我拆開一看,吃了一驚,原來繼之得了個撤任調省的處分,不知為了甚麽事,此時不知交卸了沒有。連忙打了個電報去問。直到次日午間,纔接了個回電。一看電碼的末末了一個字,不是繼之的名字。繼之嚮來通電給我,衹押一個“吳”字,這吳字的碼,是0七0二,這是我看慣了,一望而知的;這回的碼,卻是個六六一五,因先翻出來一看,是個“述”字,知道是述農復的了。逐字翻好,是“繼昨已回省。述”六個字。
  我得了這個電,便即晚動身,回到南京,與繼之相見。卻喜得傢中人人康健。繼之又新生了一個兒子,不免去見老太太,先和幹娘道喜。老太太一見了我,便歡喜的了不得。忙叫奶娘抱撤兒出來見叔叔。我接過一看,小孩子生得血紅的臉兒,十分朏壯。因贊了兩句,交還奶娘道:“已經有了名兒了,幹娘叫他甚麽,我還沒有聽清楚。是幾時生的?大嫂身子可好?”老太太道:“他娘身子壞得很,繼之也為了他趕回來的。此刻交代還沒有算清,衹留下文師爺在那邊。這小孩子還有三天就滿月了。他出世那一天,恰好挂出撤任的牌來,所以繼之給他個名字叫撤兒。”我道:“大哥雖然撤了任,卻還得常在幹娘跟前,又抱了孫子,還該喜歡纔是。”老太太道:“可不是麽。我也說繼之丟了一個印把子,得了個兒子,衹好算秤鈎兒打釘——扯直罷了。”我笑道:“印把子甚麽希奇,交了出去,樂得清淨些,還是兒子好。”說罷,辭了出來,仍到書房和繼之說話,問起撤任緣由,未免着惱。繼之道:“這有甚麽可惱。得失之間,我看得極淡的。”於是把撤任情由,對我說了。
  原來今年是大閱年期,這位製軍代天巡狩,到了揚州,江、甘兩縣自然照例辦差。揚州兩首縣,是著名的“甜江都、苦甘泉”。然而州縣官應酬上司,與及衙門裏的一切開銷,都有個老例,有一本老帳簿的。新任接印時,便由新帳房嚮舊帳房要了來,也有講交情要來的,也有出錢買來的。這回帥節到了揚州,述農查了老例,去開銷一切。誰知那戈什哈嫌錢少,退了回來。述農也不和繼之商量,在例外再加豐了點再送去。誰知他依然不受。述農衹得和繼之商量。還沒有商量定,那戈什哈竟然親自到縣裏來,說非五百兩銀子不受。繼之惱了,便一文不送,由他去。那戈什哈見詐不着,並且連照例的都沒了。那位大帥嚮來是聽他們說話的,他倘去說繼之壞話,撤他的任倒也罷了,誰知後來打聽得那戈什哈並未說壞話。
  正是:不必蜚言騰毀謗,敢將直道撥雷霆。那戈什哈不是說繼之壞話,不知說的是甚麽話,且待下回再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