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故國行吟 》
第58節:故國行吟(57)
宋浩浩 Song Haohao
他們來到了廣州的六榕寺,六榕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曾經是禪宗六祖慧能的道場。贊初法師領着曼殊拜謁了觀音殿、六祖堂,看過了高聳的花塔,最後决定讓曼殊就此剃度。曼殊受過沙彌戒,贊初就讓他在六榕寺中跟法師參禪禮佛,告誡他要嚴格遵行沙彌十戒,而此時正是一八九五年的秋天。在寺廟中,曼殊每天做的事就是清掃落葉,拭拂法器,侍侯師傅。在廟中一晃就住了好幾個月,他還是個長身體的孩子,小時候在傢中吃慣了魚肉葷菜,寺廟中的清齋素食,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怎能受得了。而且這個時候出傢,還談不上信仰,衹是為了擺脫以前生活的睏境。在這裏,一經凡俗的誘惑就難以守戒遵規,有一天他來到寺外化緣,路上遇見一群鴿子正在草叢裏覓食。鴿子見到遠處走來的生人,嚇得揚翅飛去,可有一隻受傷的灰鴿飛不起來,小曼殊見四周無人就把這衹鴿子捉了起來。他雖然也很憐憫這衹離群的灰鴿,和自己一樣,像是一個失去雙親愛護的孤兒。可是年輕以及食欲的驅使,他將這衹鴿子殺死並熏烤起來,那熏烤的過程是在寺廟後院的墻角下進行的,肉香和煙火味順風飄到了殿堂,很快就被住持和尚發現。曼殊犯了不殺生的戒規,被逐出了寺院,而且這還是住持考慮到他年輕而進行的從輕處罰。臨行,住持擔心小曼殊的前途,贈了些銀兩,讓他在路上多保重。此時的曼殊無處可歸,他想到了去找贊初法師,可是這位法師是個苦行僧,現在還不知在何方雲遊呢,他也想過回香山老傢,但一想到那些蔑視過他的親戚就後怕起來。無奈之下,蘇曼殊找到了出嫁的二姑母蘇彩屏,正好這個時候姑母和姑父要移居上海,他們覺得這位侄子非常可憐,就讓他一起去上海找做生意的父親去。曼殊在上海終於和父親重逢了,蘇賈森過意不去把小曼殊送到了一所教會學校讀書。學校中有位教授英文的西班牙老師莊湘,對聰穎的蘇曼殊非常喜愛。可是好景不長,蘇賈森第二年就因為重病回家乡修養了,大陳氏又開始虐待小曼殊,好在半年後陳氏也帶着三個女兒回老傢去了。蘇曼殊又沒了去處,衹能在寄居在姑母傢,學費則由父親的好友代付。
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不好受,此時蘇曼殊得知蘇煦亭在橫濱做生意,他覺得衹要找到這位同父異母的哥哥就可以找到母親的下落。而上海此時有個叫林紫垣的表哥,是蘇賈森栽培成人的,生意做得不錯,現在正想去日本發展。曼殊死磨硬纏,終於讓他答應帶這位表弟去日本。
這一年蘇曼殊已十五歲,從那次離開日本回國到現在已經相隔九年。九年來他遍嘗辛酸,也從未曾再見過母親一面,可想而知他此時的激動心情。
二
到了橫濱後,正好華僑們創辦大同學校,蘇曼殊先寄居在表兄傢。期間又找到了哥哥蘇煦亭,得到了接濟,進入了大同學校學習,這個時候蘇曼殊的學名叫的是蘇子𠔌,而字為曼殊。這次來日本的第一件事是探望母親,不久通過煦亭長兄,他得知母親河合仙仍住在雲緒町這個地方,於是打算去看看。河合仙與蘇賈森分開後一直寡居,憑着以往的積蓄度日。當她得知第二天能見到視同己出的曼殊時,興奮得難以入眠,這一天她也盼了整整九年了。相見時蘇曼殊一下子就撲到了母親的懷中,想起這九年來在家乡的遭遇,痛哭流涕,河合仙撫摸着孩子的頭淚流滿面。現在兒子回來了,她希望不久可以帶着他到逗子櫻花村的故鄉去看一看,那裏風景優美,遠離塵囂,正好讓曼殊的心情得以安慰。櫻花村背山面海,悠遠寧靜,宛如人間仙境。這個時候蘇曼殊已十六歲了,他非常喜歡櫻花村的生活,在這裏,他似乎對那位小姨有些淡忘了,而河合仙也不想勾起妹妹對往事的回憶,也就沒把蘇曼殊回日本的消息告訴她。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正是青春萌動的時候,蘇曼殊住在鄉間的時候,對面宅中住着一位美麗的女孩子。她聽說這個英俊的男孩子是從遙遠的中國來的,頓時産生了好感。這位少女有一隻信鴿,一天蘇曼殊的窗口飛來這衹鴿子,他發現鴿足上係着一張紙,打開一看是少女寫的情詩。蘇曼殊讀罷,非常感動,也寫了封回信讓鴿子帶回去,這樣兩個人經常鴻雁往來,最後終於在河邊和林間約會暢談,這是蘇曼殊的初戀,他們是那麽甜蜜和溫馨。可是不久之後,蘇曼殊又回到了大同學校學習,和這位少女的聯繫也漸漸少了起來。這段純潔的感情也終成了蘇曼殊人生中的一段插麯,由於十二歲那段寺院生活的影響,在學校中他也坐禪念經。可他偏偏對日本佛教的現狀又非常不滿意,尤其是日本允許僧人成傢,允許食肉等等,這也讓他産生了重新皈依佛陀的念頭,他覺得最適合自己的佛教,還在中國。一八九九年的秋天,蘇曼殊突然中止了大同學校的學習,衹身回到中國。他回國是為了找個寺廟,重新閉關修禪,他選中了廣州白雲山上的菖蒲寺,這座寺廟建於宋代,蘇曼殊幼年做小沙彌的時候也來過這裏,這會他决定就在寺中留下來。白雲山菖蒲澗前有小樓三楹,朝雲推窗,暮雨捲簾,在蘇曼殊眼中,環境如此怡人,絶對是最適合修煉的地方。到了深秋,蘇曼殊在寧靜的山林中走着,發現石亭前有三捲《澹歸和尚詩詞》的手抄本,澹歸法師文採風流,讓蘇曼殊獲益良多。可是漸漸蘇曼殊覺得這個寺廟又不適合自己了,他發現廟中的僧人生活並不正規,住持也長期住在羊城,寺中幾乎沒什麽真正的佛事可做,更談不上象蘇曼殊這樣研佛了。他似乎已受不了寺中那些僧人懶散的作風,整日衹能以詩書打發時日,偶爾也作幾幅畫。可是時間一久,他也覺得厭煩了,本來是為了與衆僧一起研佛的,現在卻衹消沉地以詩畫自譴,那又何必跑到寺廟中來呢。這位不到十七歲的蘇曼殊把學佛的環境看得太重,於是,他决定暫時離開寺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故國行吟 | 第2節:故國行吟(1) | 第3節:故國行吟(2) | 第4節:故國行吟(3) | 第5節:故國行吟(4) | 第6節:故國行吟(5) | 第7節:故國行吟(6) | 第8節:故國行吟(7) | 第9節:故國行吟(8) | 第10節:故國行吟(9) | 第11節:故國行吟(10) | 第12節:故國行吟(11) | 第13節:故國行吟(12) | 第14節:故國行吟(13) | 第15節:故國行吟(14) | 第16節:故國行吟(15) | 第17節:故國行吟(16) | 第18節:故國行吟(17) | 第19節:故國行吟(18) | 第20節:故國行吟(19) | 第21節:故國行吟(20) | 第22節:故國行吟(21) | 第23節:故國行吟(22) | 第24節:故國行吟(2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