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演绎 紅樓夢的真故事   》 (三)訪玉逢緣      周汝昌 Zhou Ruchang

  甄寶玉隨人入都以後,在宣武門外一處賃居寄寓。離寓不遠,便是一條長街,兩側都是文玩書籍的老店鋪,墨彩書香,瓊光銅耀,目不暇給,他也是個有心之人,便時常在閑中來逛逛,意欲尋覓賈府抄沒之後流入市肆的書畫陳設之物。
  
  一日,在西街盡頭處一傢小店鋪內閑看時,忽見有幾枚玉佩,做得甚是不俗,因順手逐件取閱審玩。翻到底下,卻有一枚帶字的,忙細看時,卻是鎸的通靈寶玉四字篆字,雖不精緻,倒也十分可愛。因問價多少,竟索十兩銀子。甄寶玉道:“這衹是仿製的玩器,如何能值這多錢?”店主見說破了,便改口說客官可以出價商量。便以紋銀二兩成交。
  
  這時甄寶玉對這位待訪的賈公子已是傾倒備至,務欲尋覓他的蹤影。可巧臨走時擡頭見那架上有一個敝舊的橫幅,上有塵土,久無人動的樣子。便取下來看。
  
  店主兩手橫張着讓他觀賞——他舉目一看,工正的三個楷書大字,是“絳蕓軒”,左邊一行小字寫的是“怡紅濁玉重書”六個字,並有年月。甄寶玉也是個聰慧人,一見便知是賈公子的手筆,驚喜不已,也不多問,衹花了幾個錢將這書匾也買下了。心內高興,不禁搭話,問起店主,可知城內有個榮國府?府裏有個哥兒賈寶玉?
  
  店主笑道:“那是誰不知道的?”再問:“可聽說現在何處了?”店主答道:“這卻難說一定。恍恍惚惚,有說是做過叫花子,後來到西山當了和尚,卻不知此話真假。”
  
  甄寶玉又問了西山古剎名廟的名稱路徑,謝了店主。回來益發拿定了主意,要到西山去小住幾日,方可多走幾處廟宇尋訪賈兄。
  
  及至他真到西門外奔嚮西山,纔知道這廟可是太多了——大的金碧輝煌,鐘鼓常鳴,僧衆繁忙的也有,荒涼敝舊的也有,豈止幾百座,山坳澗上,各式各樣……,哪裏去問一個新出傢的小和尚?他尋訪了幾日,影響俱無,到處是“不知道”三個字回答他,心中不覺犯了愁,敗了興。
  
  正自行止難定。又想不如先回城裏,過時再來,省得徒勞無益。於是收拾了衣物,辭了廟主,徒步嚮東慢慢而行,欲回城內去。走了一程,有些饑了,望見一幅酒帘在柳外招展,知有可以飲食處,便趕嚮那裏,找個座位,歇腳自飲,吃些東西當飯。這時忽來一位客人,旁座坐了,也是歇腳的,見他且不忙吃酒進食,衹顧將一幅字畫打開賞玩,口中不住稱贊叫好。
  
  甄寶玉聽了,斜着目嚮,看那畫是一位美人,十分工細,一行落款寫的是“情僧濁玉”四字。
  
  甄寶玉這一驚可非同小可,一把拉住那人,那人嚇了一跳,道:“你怎麽了?”甄寶玉也笑了,忙忙緻歉,說道:“我見那畫實在太好,急想也得一幅,不想驚了先生,千萬恕我無禮。還求指點,往哪裏可買得這位畫傢的寶繪?”
  
  那位客人聽罷嘆道:“若問此畫,也易也難。聽說是山裏一個年輕和尚畫的,應,連過年貼年畫的,他高了興也給畫,面得特有趣味!所以人人喜愛。他字也寫得好。”說着方將手中的這一張畫讓他細看。
  
  甄寶玉重新細賞時,方見下方是江邊之景,一人在船上立望,上方是隔岸一所畫樓,雕闌上倚着一位紅袖美人,旁邊一個丫環吹笛——樓頭與船上人都在凝神聞笛。左上方卻題着兩句詩,道是:
  
  “緑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闌。”甄寶玉喜得連稱妙極,就又厚着臉嚮那人懇請將此畫賣與他,結一個翰墨奇緣。
  
  那人笑道:“尊兄也是個大癡人了,按常理這是不該出口的。但我見你也是個不俗之輩,我破格轉讓,也不為多貪賣價。”甄寶玉千恩萬謝,雙手奉與人傢二十兩銀,口說:“先生慨然贈我佳畫,永當銘篆,這點錢衹當是給先生回府雇車的吧,務必笑納。”那客人也衹得接了銀子,將畫捲好交與他手,二人行禮作別。
  
  甄寶玉登時打消了回城的念頭,轉過方向重奔西山而去——這回他已從那客人口中探明了賣畫和尚的小廟的坐落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先 敘 衷 腸(一)一條大脈絡:“大老爺”那邊的人
(二)王善保傢的,費婆子,夏婆子,秦顯傢的(三)“二老爺”這邊的側室
(四)兩條人命——鴛鴦的冤案(五)“大老爺”的醋妒與蓄心
(六)可憐的柳五兒(七)餓不死的野雜種——大司馬賈雨村
(八)望家乡 路遠山高(九)鐵網山打圍的事變
(一)禍不單行(二)老太太歸天
(三)巨變的展開(四)傢亡人散各奔騰
(五)一帆風雨路三千(六)雲散 水流
(七)萬苦不怨(一)黛 釵 湘
(二)好歹留着麝月(三)小紅和賈蕓
(四)搬出大觀園(五)“紅樓隔雨相望冷”
(六)娶寶姐姐(七)奇怪的夜話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