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遥远的乡愁   》 第58节:第四章 蜕变(2)      Gong Lu

  从1980年代开始,台湾流行乐坛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创作、制作、策划宣传到营销这一整套运作机制。台湾唱片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明确了这一行业的功利性,歌曲的创作与制作的动机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自娱自乐或有感而发变成了有目的的商业行为。
  MTV的出现也改变了唱片公司的宣传手段,成为唱片宣传的必需品。造型、封面设计、摄影、舞蹈、录音技术甚至对唱片内页的印刷要求,使音乐之外又开发了许多相关领域。
  1980年代也是一个强销歌手、塑造偶像的年代。"歌手"的强调,是1980年代后流行歌曲重要的一部分,音乐类型只不过是塑造歌手个人风格的诸多文案素材之一,如庾澄庆的RAP,陈升的民谣摇滚,优客李林的民歌,陈明章的南管、本土民谣,而不再像1970年代的现代民歌那样成为具有号召力的门类。
  民歌与流行歌曲的界限不再明显。有些歌可以很肯定是校园歌曲或流行歌曲,有些则横跨两者。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民歌手的转型以及民歌运动中崛起的音乐人开始在流行乐坛担当颇为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下文提到的歌手及唱片中,很多是很难界定究竟是属于1980年代流行音乐的新声还是民歌运动的挽歌。
  ………………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飞纵千里山/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风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梦驼铃》 词:小轩 曲:谭健常 唱:费玉清 谭健常、小轩这一对夫妻档的创作人因为合作的关系,常常被人称为"谭轩"。从第一次合作的《三月里的小雨》数起,谭轩的作品共有几百首之多。谭健常出生在印尼,小轩出生在台湾的军人家庭,受父母的影响,两人都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强烈的民族情感始终是贯穿着谭轩作品的主线,他们创作的《古月照今尘》,曾使无数中国人落下热泪。
  1987年,台湾政府决定开放"来台老兵返乡探亲"的政策,在一波一波的返乡热潮下,乡愁已不再是民歌时代"望乡情愁",而演变成一种"近乡情怯"。在这种情绪的感召下,小轩与谭健常创作了经典之作《三百六十五里路》,成为台湾关于乡愁的经典作品,后由包娜娜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出而在内地走红。
  11岁那年,谭健常随家人从印尼坐船到台湾,第一次在船长室看到别人弹吉他,就被它深深迷住了,吃饭时要大人叫才会回去。从那时起他就5毛、1块地存钱,终于在高一那年用165台币买了第一把吉他。谭健常可能是台湾最早搞摇滚合唱团的那批人之一,那时越战还在打,他们就在餐厅唱给那些来台湾度假的美国大兵听,真的很难想象现在谦和温文的他在当年也是长发的摇滚青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推荐序一 唤起民歌时代的心中梦想第2节:推荐序二 唱过一个时代第3节:推荐序三 民歌,啊!民歌!
第4节:推荐序四 回到少年中国的路第5节:推荐序五 岛屿的宽度第6节:跋 给孤独的孩子们
第7节:自序 永远的未央歌(1)第8节:自序 永远的未央歌(2)第9节:前言 反省的年代(1)
第10节:前言 反省的年代(2)第11节:前言 反省的年代(3)第12节:第一章 往事(1)
第13节:第一章 往事(2)第14节:第一章 往事(3)第15节:第一章 往事(4)
第16节:第一章 往事(5)第17节:第一章 往事(6)第18节:第一章 往事(7)
第19节:第一章 往事(8)第20节:第二章 盛开(1)第21节:第二章 盛开(2)
第22节:第二章 盛开(3)第23节:第二章 盛开(4)第24节:第二章 盛开(5)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