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浮光掠影看平生 》
第58節:讀《紅樓夢》札記(4)
啓功 Qi Gong
第三回寫寶玉:
一回再來時,已換了冠帶: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腳。
第二十一回湘雲為寶玉梳頭:
湘雲衹得扶過他的頭來梳篦,原來寶玉在傢並不戴冠,衹將四圍短發編成小辮,往頂心上歸了總,下面又有金墜腳兒。
第六十三回寫芳官:
衹穿着一件玉色紅青駝絨三色緞子拼的水田小夾襖,束着一條柳緑色汗巾,底下是水紅灑花夾褲,也散褲腿,頭上齊額編著一圈小辮,總歸至頂,結一根粗辮,拖在腦後,……越顯得面如滿月猶白,眼似秋水還清。引得衆人笑說:他兩個倒像一對雙生的兄弟。
寶玉的衣褲這段前邊已經表過,寶玉的辮子,前些回已寫過,這裏所說,自然不僅止是二人面貌相似,自然也包括裝束的相似了。
按清代辮發制度是小孩初生,先剃胎發,中間留一個小小的辮頂,日後頭髮逐漸長長了,又把小辮頂以外其餘的頭髮梳成許多短的小辮,但這圈小辮之外,仍然剃去一圈。當四周小辮再長長了,歸到一總,最後梳成大辮。這個過程,女孩和男孩一樣,衹是女孩在年齡漸長,發已長長後,便不再剃最外周圍的一圈,這叫做"留滿頭",再大到成年待嫁時,便梳起發髻,不再梳辮了。
本書中衹有這幾處正面寫出發辮,寫的也似非常具體,但其中仍然藏頭露尾,並不寫全。
首先說男孩寶玉有發辮,但又說女孩芳官和他一樣。既寫了發辮,又僅止是小孩的發辮,成年男人的頭髮如何?卻一字未提。又雖詳寫了小孩的發辮,而並未提四周的剃發。真所謂"故弄狡獪"了。書中果然沒寫剃發嗎?卻又寫了,在第七十一回說:
未留發的小丫頭。
所謂未留發絶不等於剃"光頭"或剪"背頭",衹是指未"留滿頭"而言的。因為這在從前口耳相傳的語匯中,"留頭"、"留發"、"留滿頭",是人所共喻的。又有小男孩發未長長時,留一辮頂,欲稱"榪子蓋",第六十一回柳傢的對一小麽兒說"別叫我把你的榪子蓋揪下來",即指這種發型。
又第七十八回寫寶玉:
靛青的頭。
頭髮頗色是烏黑、黑亮,不是靛青,這裏所說,正是指剃去的周圍。但是這些描寫地方並不在一處,而相離故意很遠,讀者可以總看全貌,而得"心照",但作者是並不負實寫之責的。
本書中既把清代特有的服裝回避的如此幹淨,但北靜王這個人物又不能忽略不詳寫。所以作者便給他一身"戲裝"。第十五回:
北靜王世榮頭上戴着淨白簪纓銀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竜白蟒袍,係着碧玉紅鞓帶。
這與第一回的"烏帽猩袍"正是同一手法。再次書中究竟寫沒寫纏足呢?一百二十回本中衹有一處透露了一件事,即第六十二回寫香菱:
連小衣、膝褲、鞋面都要弄上泥水了。
按"小衣"即褲子,又稱"中衣"。"膝褲"即纏足婦女在小脛上係的一種飾物,又稱"褲腿",這是纏足裝束所特有的。脂本第六十九回曾寫鴛鴦揭起尤二姐的裙子給賈母看;第七十回曾寫晴雯的睡鞋;一百二十回本全部刪去。即使不刪,也並無妨,因為清代旗人妻女雖嚴禁纏足,但婢、妾是不在此限的。
又第三十三回寫湘雲看見襲人做鞋,以為是襲人自己的,經襲人說明,知是寶玉的。清代青少年男子穿花鞋的原是常事,這裏也透露了襲人並非纏足的。
四稱呼
《紅樓夢》中的親屬稱呼都很通俗,也是北方普通的習慣。例如:哥哥、兄弟、姐姐、妹妹、姨媽、舅舅、嬸子、姥姥等等。
衹有對於直係尊親屬的稱呼,始終含糊。例如:王熙鳳、賈蓉等等稱賈母為"老祖宗";賈政、賈璉、寶玉、黛玉、秦氏、賈蘭等稱賈母為"老太太"。尤氏稱賈敬為"老爺"。王夫人、賈珍、李紈、賈璉、寶玉等稱賈政為"老爺"。王熙鳳、秦氏、探春、寶玉等稱王夫人為"太太";賈璉稱邢夫人為"太太";史湘雲稱她自己的母親為"太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1) | 第2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2) | 第3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3) | 第4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1) | 第5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2) | 第6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1) | 第7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2) | 第8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3) | 第9節:記我的幾位恩師 | 第10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1) | 第11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2) | 第12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 | 第13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4) | 第14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 | 第15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6) | 第16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7) | 第17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1) | 第18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2) | 第19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3) | 第20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4) | 第21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5) | 第22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6) | 第23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7) | 第24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8)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