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解析人格觸摸靈魂的書:童話人格   》 《獅子王》五(1)      柯雲路 Ke Yunlu

  對任何童話故事的剖析,都要從它觸動讀者心靈的原因入手。這樣,才能最終追蹤到它與讀者深層心理的隱密聯繫,從而揭示它的象徵意義。  在《獅子王》中,倘若審視我們的觀看心理就會發現,我們不僅站在辛巴的角度渴望他為父親報仇,也會站在木法沙的角度渴望兒子為自己報仇。  父親與兒子的情結在這裏又表現出一種對應性。  在孫悟空那裏,我們看到了兒子要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的情結;而在木法沙這裏,我們看到了父親要在兒子面前證明自己的情結。更進一步,在《獅子王》中,我們看到兒子有把父親尊為神與宗教的情結;而父親也有把自己化為神與宗教的情結。  這種情結的對應性,該是我們分析童話與人格中珍貴的發現。  父與子是一對重要的關係。它在兒子心中産生強烈的情結,也必定在父親那裏産生同樣強烈的情結。  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兒子把報殺父之仇當做終生大事,鍥而不捨,矢志不渝。我們又看到,很多遭受迫害的父親都將為己報仇的囑托當做首要的遺訓留給兒子。在這些故事中,父親的遺願不僅是因為兒子最能為他報仇,也是因為他內心最渴望兒子為他報仇。  獅子王木法沙被人謀害了,這時,作為父親的觀衆與木法沙懷有相同的願望,那就是渴望辛巴為父報仇。  這是做父親的強烈情結。  兒子報殺父之仇的故事之所以在千百年來成為一種很有力的故事,就是因為這裏有着兒子與父親的兩種強烈情結。兒子渴望為父報仇的強烈情結我們在前面已經做了分析,而父親渴望兒子為自己報仇的強烈情結也是值得揭示的。  因為從兒子誕生起,父親就把他看做自己生命的延續;因為父親曾為保護這個生命付出過很多;因為父親從來就將兒子當做自己的繼承者;因為父親曾經對兒子有過的不安;因為父親需要兒子的愧疚來洗刷自己的冤屈;因為父親的人生結束就意味着為兒子做出了犧牲;因為父親死後就是神,就是宗教,有權力要求兒子的崇敬;因為父親的死,兒子對父親曾經有過的全部不滿都將消散,而對父親的懺悔、歉疚、感激都將激增;所以,父親有足夠的理由要求兒子實現為父報仇的遺願。他將遺産交給兒子的同時,兒子也有責任將遺願一同接收過去。  父親的死亡,使父親的權威得到了至高無上的表現。  父親渴望兒子為自己報仇,也就是渴望兒子對自己的全部付出做出報答。  與此同時,父親將為自己報仇的遺願托付給跪伏在旁的兒子,這還是一個生命的交接。  父親曾經遠比幼小的兒子強大,保護着他,管教着他,統治着他。兒子逐漸長大了,父子開始了分庭抗禮。父親一天天衰老了,弱小了,強大的兒子顯出了對父親的優勢,甚至成了父親的保護者。臨終時的父親衰弱得就像小嬰孩,他在弱小的狀態中希望得到兒子的保護。  兒子便帶着這個偉大的責任出發了。辛巴就這樣走上了為父報仇的道路。  《獅子王》是父與子的故事,它對母親的忽略,不過表明現代西方同樣存在着大男子主義。《獅子王》也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童話,女人無論是母親還是女友,不過起着陪襯作用。它全部深刻的心理內涵,都是在父與子的關係中展開的。  這或許可以非常簡單化地說成一個現代西方的俄狄普斯故事。然而,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樣,這裏無疑包含着遠比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普斯情結更豐富的心理內容。現代的文化將父與子的關係做了完整的鑄造,兒子的情結與父親的情結都以更堂皇的方式表現出來。人類的道德倫理文化不僅規範出了現代的社會生活,也規範出了現代的童話故事。  當年輕的獅子王辛巴披載着國傢利益、社會責任、歷史進步等道義的光輝走上為父報仇、為己洗冤的奮鬥道路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現代西方世界中兒子的故事。這顯然又是父親寫出的故事,所以,我們還看到了父親的意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一 為什麽活着(1)一 為什麽活着(2)二 人格的概念(1)二 人格的概念(2)
三 童年(1)三 童年(2)狼來了一狼來了二
狼來了三(1)狼來了三(2)狼來了四狼來了五
狼來了六狼來了七俄狄普斯情結一俄狄普斯情結二
俄狄普斯情結三(1)俄狄普斯情結三(2)俄狄普斯情結三(3)俄狄普斯情結四(1)
俄狄普斯情結四(2)俄狄普斯情結五(1)俄狄普斯情結五(2)俄狄普斯情結六(1)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