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我是湖南人   》 第58节:一身存亡,国运所关(3)      王纪卿 Wang Jiqing

  在民国初年的政局中,宋教仁实在太重要了。他真心要建立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他的存亡,关系到新旧政治制度的兴废。袁世凯之类的人杀死他,也是拼死地挣扎。但宋教仁是正人君子,他的对手则是政治流氓,因此他必死无疑。
  宋教仁是国民党的领袖,但他具有优秀的政治品德,与其他政党的领袖关系良好。他死后,民主党领袖汤化龙在挽联上写道:
  倘许我作愤激语,谓神州将与先生毅魄俱沉,号哭范巨卿,白马素车无地赴;
  便降格就利害观,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从容来君叔,抽刀移笔向谁言。
  这副挽联对宋教仁推崇备至,对谋害者极为愤慨,一时争相传诵。
  对于过去的政敌梁启超,宋教仁专程去天津密访。他对梁启超表示,国民党与梁启超的政党,应走英美式两党轮流执政的路子。他说:“现在国家前途,是根据《临时约法》推行议会政治,走政党内阁的路子。在即将到来的国会大选后,你上台执政,我愿在野相助;否则我当政,请你善意监督。”梁启超也有相同的追求,对宋教仁的态度,自然十分感激。他听说宋教仁被刺身死,痛惜不已。
  宋教仁和袁世凯的死党也有密切往来。他在北京一度住在赵秉钧家里,和赵秉钧多次深谈。宋教仁在他们身上下功夫,希望把代表旧势力的实力派人物,以及梁启超这样的思想理论权威,都纳入他所梦想的宪政轨道,在政治上和平竞争。
  宋教仁是国民党的政治明星,具有灵活的政治手腕和充足的政治常识,同时又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他有能力调和各政党的关系,消除偏见,共循轨道,踏上宪政道路。他被剥夺了生命,民国初年的中国无人可以替代他。其他政治人物缺乏他的风度与见识,结果被袁世凯这类专制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上,梁启超、熊希龄等人,在政治上都无法与宋教仁相比。
  宋教仁的死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不幸。他的死仿佛一个预言,告诉中国人,在他们生活的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还将经历许多艰难曲折,要有许多优秀儿女献出生命。宋教仁死了,把未竟的理想留给了后人。孙中山如此评价宋教仁:“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宋教仁一贯主张责任内阁制,他说:“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提名他任内务总长,临时参议院通不过,他改任法制院院长。有人为他抱不平,他则说:“总长不总长,无关宏旨,我素主张内阁制,且主张政党内阁,如今七拼八凑,一个总长不做也罢。”
  他主张的责任内阁制,是由内阁代总统对国会负责,总统不负责任。总统的命令,不仅要阁员附署,还要由内阁起草。责任内阁则应该由完全的政党组织,反对混合内阁、超然内阁。
  他坚定地主张责任内阁制,也许是试图通过这一制度性的安排,由革命派掌握实际权力,排除旧官僚的影响。他自己没能领导武昌起义,使黎元洪掌握了大权,他十分后悔。所以他极力劝黄兴在南京另辟天地。他对不学无术的袁世凯更加鄙视,认为更有必要用可靠的制度来限制他的权力,使他无法脱离共和轨道。袁世凯已经高居于民国大总统的位子上,只有责任内阁制能够约束他。袁世凯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把鼓吹责任内阁制的宋教仁,当成自己的死敌。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大一统集权专制传统的社会,建立民主制度时,不得不在美国式的总统制和法国式的内阁制之间做出一种选择。由于专制传统根深蒂固,民主启蒙不够深入人心,如果采行总统制,任何人当上总统都有可能走向集权甚至独裁。内阁制在制度安排上能对最高权力进行约束,宋教仁对此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913年3月的那一刻,宋教仁以鲜血染红了他所追求的民主理想。击中宋教仁的子弹,是罪恶的专制制度发射的。这个湖南人因此而定格在三十二岁的美好年华,永远年轻而光荣。
  宋教仁二十来岁东渡日本,在那里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宪政观念。在同盟会中,唯有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翻译有关的著作。他在革命时代就极为注重建设。因此,有人说他是民国蓝图的主要设计者。????????宋教仁本人在1906年所写的日记中说,这一年他翻译的著作就有《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各国警察制度》、《俄国制度要览》、《美国制度概要》、《比利时、澳匈国、俄国财政制度》、《德国官制》、《普鲁士王国官制》等十来种。对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等,他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他在日本对景梅九说过:“破坏容易,建设难,我看同志从事于破坏一途的太多,对于建设,很不注意,将来要组织共和国,不是玩笑的事!什么临时约法,永久宪法,都须乘此功夫,研究一番才好!所以我很想邀集精悉法政同志们,一齐干起来。” ????????1911年春天,宋教仁从上海到香港,参与筹备黄花岗起义,起草文告、约法和中央制度、地方政治机关的设施,有厚厚的三大本。熟悉他的《民立报》记者徐血儿见过这些文件,说他十年潜心建设事业,所有主张都写在这三巨册中。遗憾的是,这些文件现已遗失,内容无从查考。????????武昌起义后,他与黄兴等人同赴武汉,起草了《鄂州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基本结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在法制院长任上,起草了大量法律文件。《临时约法》虽非出自他的手笔,但无疑包含了他的宪政思想,融汇了他的智慧和思考。????????袁世凯当上总统以后,有些革命党人腐化蜕变了,有些人悲观绝望。孙中山当时已退出政坛,主张把政权完全让给袁世凯,他自己专心去做社会工作。宋教仁却执著地想通过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所代表的旧势力,实现真正的共和民主。所以他主张把革命党变为政党,打算选择同盟会中的稳健分子另外组党。他认为,革命党和政党是有区别的,前者以暴力破坏旧社会,后者以和平手段建设新社会。????????他在征得孙中山和黄兴同意后,在同盟会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政党,组成了国民党。他是主张两党制的,但他认为时事艰难,没有强大的政党作为中流砥柱,无法挽救危局。而真正强大的政党,没有社会扶持,没有各党的相互勉励,也不可能形成。各党政见不同,但不应忌离间,削弱对方。他在改组国民党的宣言中说得很明白,政党宜两大对峙,希望自党发达,也希望反对党发达,以致能旗鼓相当。所以他到天津密访梁启超,提出两党轮流执政的设想。????????民国初年的中国,政党林立,至少有三百个以上形形色色的政治团体。真正在政治上有影响的,无非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这几个。宋教仁想造成两大党对峙的宪政格局,而他想要的格局似乎已初步形成。问题的要害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袁世凯和他所代表的专制力量,不会愿意让中国出现这样的局面。袁世凯手里握着枪杆子,谈论多党制、两党制,还有什么意义?宋教仁悲剧的根源在这里,20世纪初中国悲剧的根子也在这里。只要袁世凯他们拿着枪,握着权,谈什么宪政民主,什么议会政治,统统都是痴人说梦。?????????1912年冬天到1913年春天之间举行的议会选举,尽管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参加了投票,却还是中国第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直接、公开的选举。 ????????宋教仁在家乡竞选参议员,众望所归,湖南省议会上,一声喊就把他选出来了。国民党在这次国会选举中,也取得了压倒性的多数。????????不幸的是,国民党在选举中的胜利竟然敲响了宋教仁的丧钟。他不知道,袁世凯视他为“梁山匪魁”,要结束他的生命,要让中国短暂的宪政尝试寿终正寝。????????宋教仁撰写的《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在他生前没有来得及问世,是他留下的最后的精神遗产。人们未必都认同他当年的思想,但他对追求的执著,他为理想不惜献身的勇气,他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责任感,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人格,充分体现了湖南人的精神,具有永远不可磨灭的价值。
  黄兴辞去了留守,蔡锷为四万万国民争人格,宋教仁执著地追求宪政理想,不惜以身相殉,这三个同时代的湖南人,以他们顽强的奋斗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书海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湖南少年歌第3节:欢迎湖南人的精神
第4节:湖南人的尊严(1)第5节:湖南人的尊严(2)第6节:湖南人的尊严(3)
第7节:为什么可以自命不凡?(1)第8节:为什么可以自命不凡?(2)第9节:什么是血性?(1)
第10节:什么是血性?(2)第11节:什么是血性?(3)第12节:风水育人才(1)
第13节:风水育人才(2)第14节:风水育人才(3)第15节:不重名利重功名(1)
第16节:不重名利重功名(2)第17节:不重名利重功名(3)第18节:吃辣椒成为精神的象征(1)
第19节:吃辣椒成为精神的象征(2)第20节:与国际接轨的先锋(1)第21节:与国际接轨的先锋(2)
第22节:霸蛮和灵泛(1)第23节:霸蛮和灵泛(2)第24节:霸蛮和灵泛(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