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故道白雲   》 第55節:黃金鋪地(1)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40.黃金鋪地
  善達多訪尋的地方之中,最景色優美、恬靜怡人的,就是屬於陀太子的園林了。善達多認為如果他可以取得此地,這裏將會是佛陀來薩羅弘法的最理想地點。善達多謁見陀太子時,他正在款待一位大臣。善達多作禮之後,便坦白地表明來意,欲嚮太子購買這個園林以供佛陀作道場所用。陀太子不過二十歲。這園林是他父親波斯匿王一年前送給他的禮物。太子望了望大臣,再轉過頭來望着善達多回答道:"這個園林是我父親給我的禮物,我固然對它特別喜愛。你要我割愛的話,除非你把它的地面每一寸都鋪上金幣。" 陀太子這樣戲言。他當然沒想過這位年輕的商人會把他的話當真。但善達多卻這樣回應:"我接納你的開價。我明天會把金幣運到園林。" 陀太子愕然。"但我衹是說笑罷了。我不是真的想把園林賣出的。你不用把金幣運來了。" 善達多很决斷地回答:"尊貴的太子,你是王族的成員,你必須要承擔你說過的話啊。" 善達多望嚮正在喝茶的大臣,希望獲得他的支持。"大人,我說的對嗎?" 那大臣點頭。他對太子說:"給孤獨長者說的是真話。假使你沒有提價,那又當別論。但你現在是不能反口的了。" 陀太子唯有就範,但他暗地裏當然希望善達多不能達到他的要求。善達多與他們禮別。翌日清早,善達多派遣僕人運送很多馬車的金幣前往園林,並着令他們把全部的地面都蓋滿。
  看見這麽多的黃金,陀太子被嚇呆了。他明白到這並非一般的交易。他反問自己為何會有人為買這個園林肯出如此的代價。那佛陀和他的僧團必定很不尋常,纔會驅使這個商人這樣做。太子於是請善達多告訴他關於佛陀的事情。善達多提起他的師傅佛陀、佛法和僧伽的時候,全身神采飛揚。他答應第二天帶捨利弗尊者來見太子。陀太子這時已被善達多述說的有關佛陀的一切打動了。他看過去見到地上的金幣已蓋了園林的三分之二。正當第四車拉進來的時候,他舉起手把它停住。
  太子對善達多說道:"金幣已足夠了。剩下來的土地,讓我送出來作為對你這美好計劃的捐贈和參與吧。" 善達多很高興聽到太子這樣說。當太子見到捨利弗時,被他安穩平和的風度所懾。他們一起前往園林視察,而善達多已决定把這裏定名為園精捨或陀,以作為對太子的敬謝。善達多提議捨利弗先住在園精捨指揮精捨的興建。他和他的傢人會每天給他供應食物。善達多、捨利弗和太子三人,一起研究房捨、講堂、禪堂、茅厠等的建築。善達多建議在園林入口建一道三重的大門。捨利弗提出了很多有關建立精捨的寶貴意見,因他在這方面非常有經驗。他們又選擇了一處清幽涼快的地點來興建佛陀的房子。他們更一起監察開路挖井的工程。
  城裏的人很快便聽到有關善達多地上鋪金以購買太子園林之事。他們又知道將會有一座新建的寺院來歡迎即將從摩揭陀前來的佛陀和僧伽。捨利弗已開始在園精捨說法,而前來參聽的人數也與日俱增。雖然這些人都還未與佛陀見面,但他們都已經對他的教化甚感嚮往。
  四個月後,精捨的工程已接近竣工。捨利弗起程往王捨城以便與佛陀和比丘會合,帶他們到園精捨。他們在毗捨離的路上相遇。數百名比丘正在街上行乞。他獲悉佛陀和比丘數日前纔抵達毗捨離,住宿在附近的大樹林。當佛陀問及捨衛城的籌備工作時,捨利弗便一一嚮佛陀報告。
  佛陀又告訴捨利弗,他留下了陳如和優樓頻蠃迦葉在竹林精捨看管僧衆。他現在同行的五百比丘,將會有二百名留在毗捨離的一帶修行。其餘的三百位比丘則會隨同他前往薩羅。他告訴捨利弗翌日將會到阿摩巴離傢中受供養。受供後的一天,他們便會起程前往捨衛城。
  阿摩巴離慶幸有機會給佛陀和比丘在芒果園供食。她唯一感到遺憾的,就是兒子戌博迦因學業的關係而不能出席。在供宴的前一天,她遇到一件奇事。在探訪佛陀之後的回程上,她的馬車被幾位離車族的公子攔截。他們來自毗捨離最有財勢的傢族,所駕用的車馬都比一般的豪華。他們問阿摩巴離趕往何處。當她告訴他們要趕回傢去籌備供宴時,這幾個年輕貴族提議她放棄宴請佛陀,改請他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1.為步行而行(1)第2節:1.為步行而行(2)第3節:1.為步行而行(3)
第4節:2.牧牛(1)第5節:2.牧牛(2)第6節:3.一大把姑屍草(1)
第7節:3.一大把姑屍草(2)第8節:4.受傷的天鵝(1)第9節:4.受傷的天鵝(2)
第10節:4.受傷的天鵝(3)第11節:5.一碗乳汁第12節:6.蕃櫻桃樹下(1)
第13節:6.蕃櫻桃樹下(2)第14節:6.蕃櫻桃樹下(3)第15節:7.白象之奬
第16節:8.寶石的項鏈(1)第17節:8.寶石的項鏈(2)第18節:9.慈悲之路
第19節:10.未出生的孩子(1)第20節:10.未出生的孩子(2)第21節:11.月下之笛
第22節:12.金蹄(1)第23節:12.金蹄(2)第24節:12.金蹄(3)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