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58節:冰箱貼下      劉心武 Liu Xinwu

  我傢的溫馨,往往並不體現在全家人歡坐一處。我的作息時間很古怪,每晚10點到凌晨四點寫作,凌晨四點到中午12點睡大覺,中午起床後纔吃東西、翻報刊雜志、讀書、聽音樂、會客或外出;妻子是正常作息,上午外出購物、遛彎兒,往往中午在外面吃點快餐,下午一兩點纔回來,回來時我正活躍,她卻要午休一陣了。我中午起床洗漱後,一定會去冰箱前,於是我便會看到那個比別的冰箱貼都大的舊金山電車下壓着妻子留的紙條,上面可能寫着:"漢堡包已經擱到微波爐裏了。註意:冰箱裏的西紅柿也必須洗過再吃!""廚房蒸鍋裏有鼕菜包子,衹需加熱三分鐘,萬勿一翻報紙又忘了關火,弄得一整天屋裏全是糊鍋的氣味!""別找那盤色拉了,已經變味兒,扔掉了!熱完炒飯吃過後,請吃一個蘋果--別又偷懶不削皮,把削掉的果皮留在案板上!"……當然,有時我要出去她卻還沒回來,我也會給她往冰箱貼下面壓紙條,我的留言可舉幾例:"音響裏已放妥CD盤,是我昨天為你買的新版《月光》,你衹需按一下PLAY鍵即可。""《文匯報》'筆會'版上李子云文章甚好,已放你枕邊。""千萬不要因為買回的東西忽然又不中意,匆匆轉回去退換!身體要緊!"
  兒子在外企工作,自己已貸款買了房,但目前尚未娶妻,常回我們這裏住,他在冰箱貼下會壓上諸如此類的紙條:"晚上回來睡,會較晚,是去酒吧一條街,別擔心,絶不胡闹。""我回那邊去了。櫥櫃裏有我給你們留下的東西,希望喜歡。""沒什麽事,衹是想寫:保重!"
  雖然打電話很方便,尤其兒子,他總隨身帶着手機,但在冰箱貼下"廣而告之"、交流感情,仍是我傢成員一致的首選。
  那天我從外面回來,冰箱貼下竟沒有妻兒給我的片紙衹言,心裏頓覺空缺一塊,仿佛天空上沒有了日月星辰。一低頭,纔發現那舊金山電車和紙片都落在了地下--後來悟出是我傢貓咪所為。冰箱貼下傢人間的相互關愛,是世界上任何衡器也難測出其噸位的啊!
  補慈有方
  一位老大哥給我來電話,說最近很煩,我問他煩什麽,他說孫子輩跟他們老兩口鬧彆扭,說他們不慈愛。"清官難斷傢務事",究竟是這位老兄對孫輩嚴有餘而慈不足,還是其孫輩無端苛求,乃至無理取鬧,我不敢率言。不過,老輩與小輩發生齟齬,從老輩這方面來說,"缺慈"確是因素之一。
  我交往的一位年輕人,最近殺青了一部自傳體小說,那名字就很嚇了我一跳:《不良父母》,據說很快就能上市,出版者並有暢銷的預測。他把那小說中最驚心動魄的情節給我講了足有一個鐘頭,我的印象是,源於其生命體驗,非瞎編亂造者可望其項背,而且從那一派生活細節的生動描摹中,確有可能引出讀者長足的思考:為什麽有的父母、長輩,那麽樣地缺乏親子之愛,而且,特別"缺慈",不僅使自己的兒孫的生命體驗中少卻了可貴的受哺之憶,也徒令自己的暮年懷舊中空缺了舐犢之樂。
  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對"孝"的弘揚是不遺餘力的,作為一種倫理資源,其中精華自然要繼承;相對而言,對人倫中"慈"的強調,似乎力度就差多了。所謂"嚴父慈母"一說,就把"慈"單推給了母方,似乎為人父者,衹要"嚴足","缺慈"無妨。對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這一缺憾,實有填補的必要。
  什麽是"孝"?凡進入老年的人幾乎都能講解個八九不離十,概而言之,就是兒孫晚輩應該對自己好,這好既要體現在物質贍養方面,更要體現在精神安慰方面。那麽,什麽是"慈"呢?是不是凡進入老年的人,都能自覺地琢磨這個事兒呢?
  我把那打電話來的老哥約來我傢,品茗閑話,討論了一番"慈"的問題。我再過三年也便花甲,捫心自問,也有個"缺慈"的問題。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産品是瞄準了老年人的,如種種"補鈣"的玩意兒,我就很買了一些,胡亂地吃了一通,究竟自己骨骼裏的鈣質增加了幾許,實在還是一個疑問--這且不去管它。市面上似乎還沒有"補慈"的産品,我指的是專門啓發老年人與兒孫輩更和諧更愉快地相處的書籍,因此,我們無妨先自己開方子抓藥吃。
  單對着一個"慈"字,我們也許還很難解析它的內涵。但衹要加上一個字,比如說"慈藹",立刻明白那是什麽意思。我們對兒孫,往往是因為看不慣他們,甚至僅僅是因為一個發型、一件衣衫、一個做派、一句話兒,讓我們覺得心煩意亂,於是便嚴詞責問,甚至大加批評,這樣相處,難怪他們要視我們為"老厭物"了。其實,即使兒孫那發型、衣衫、做派、言辭真的"很不得體",我們也完全可以和和藹藹地跟他們相處。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啊!
  能做到"慈藹",進一步便可以力求自己在兒孫面前"慈祥"。作為長輩,自然有教導兒孫晚輩的義務、責任,但"身教勝於言教",而身教的精髓,更在於"盡在不言中"的熏陶。如果自己為人正派,行事正直,那麽,不必在兒孫晚輩面前絮絮叨叨,應自信"正光之下無長影"。應使兒孫晚輩覺得,雖然隔代有膜,但那膜是透光的,跟你相處時,周圍洋溢着祥和的氣息,乃是人生享受中不可或缺之一種。
  人間有善,而"慈善"一詞,更意味着成熟的善意,來自"慈愛"之心。老年人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融化在了心靈中,積澱為真知灼見,而真、善、美、誠,應是所憬悟的核心。善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老年人最忌嚮兒孫索報的心態,尤其不能有嫉妒晚輩的陰暗心理。老年人不應放鬆與兒孫晚輩相聯繫的紐帶,但紐帶兩邊,畢竟是屬於兩個時代階段的生命,所以,要通達,要深深地懂得,新一代畢竟有他們新的天地、新的觀念、新的興趣、新的標準、新的追求、新的前景,自己可以努力瞭解,也可以不必深究,無妨背負着因循的閘門,自己不再前衝,而喜悅地望着他們,跑嚮更光明更寬闊的所在,並且在心裏祝禱:孩子,我愛你,你去吧,捨下我,去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