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英国最富争议作家劳伦斯的生活和爱情:不是我,是风 The most controversial British author DH Lawrence's life and love: not me, is the wind 》
战后(14)
弗里达·劳伦斯 Frieda Lawrence
这儿的人非常不错,随随便便,不拘小节。谢天谢地,我不必对他们再多说什么。这个镇由一些散布在四周的平房组成,平房大多是带波形铁板房顶的木制结构。还有相当不错的商店,离海边很远,这里没有人愿意住在海滨,只有我们住在岸边。在内陆大约两英里处,是一座偌大的山岭,墙也似地面对大海。地势从那儿慢慢地延伸到海岸,山色灰暗,生长着栎树。山中有一些开采中的小煤矿,男人大多是矿工,这使我如同回到了家乡。这个镇(他们从不认为这里是乡下)新近建成,杂乱无章。没有专门铺设的街道,教堂是用木头建成的。但它的新奇却令人心旷神怡,太自由了!虽然已时值隆冬,下周就将是冬天最短的日子,但每天仍然像我们那儿的夏天一样阳光明媚,太阳就像我们那儿的六月一样炙热,但夜晚很冷。
澳大利亚是一个很奇特的大国,令人感到空旷而纯朴,当夜幕开始降临,即便是那些大城市,如庞大的悉尼也会给人一种虚无飘渺之感,似乎它们只是白天的一种幻觉,一到夜晚就不复存在了。真是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生活从没有降临,似乎只是一场细雨飘落,没有在大地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很惧怕日本人。实际上,所有的澳大利亚人,尤其是悉尼人,认为一旦英国陷落,就无法阻挡诸路列强,日本人将率先入侵并占领这块土地。他们一本正经地相信,出于商业方面的需要,日本的入侵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澳大利亚决没有能力来保卫自己。奇怪的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发现这些缠在人们心头可怕的鬼怪。我想,它们会真的出现。
这儿的劳动力很强,但也非常荒唐。除了肉,一切都特别昂贵。许多东西的价格是英国的两倍。澳大利亚产的苹果在这里和在英国一样便宜,有时价格更低。这一切都令人烦躁不安。
这是我到过的最民主的国家。见到的民主愈多,我就愈厌恶它。它使一切降低到只有工资、价格、电灯与抽水马桶,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的粗俗的水平。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这儿的生活更空虚、无聊了。他们有高工资,有漂亮的靴子。姑娘们都穿着真丝长袜,或骑着小马,或乘坐轻便马车——一种单乘的小马车——或驾驶摩托车来回飞奔。她们面无表情,漫无目的。一切都似乎太空旷无物了。真恶心!人们身体健康,但在我看来却个个几乎是低能的。这就是在一个新的国家中的生活,它使你世俗、外露,精神生活和内在的自我却在渐渐地消亡。你不得不像周围那众多的机械动物一样,喧嚷骚动。这很像威尔斯的小说——荒诞无经的故事。我想,如果我将一辈子生活在澳大利亚,我就永远不会开口对其他人说一句有意义的话。但这些澳大利亚人在工作中则值得信赖,十分友好,并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在这里没必要锁门,没人会来偷你的东西。生活很容易,但仅此而已。再无其他可称道的了。在这个国家里,最高的社会阶层是店主——没有人比其他人更尊贵,确实民主。但一切又让人感到放荡不羁,空虚无根,恍然如梦。在这儿,如果有人拥有十二个仆人——可能的话——还拥有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那么,这个神秘的、尚未醒过来的国家则是很美妙的——然而,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姚暨荣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
|
|
比语言更纯的东西(1) | 比语言更纯的东西(2) | 目录 | 楔子(1) | 楔子(2) | 相遇(1) | 相遇(2) | 双双出走(1) | 双双出走(2) | 双双出走(3) | 双双出走(4) | 双双出走(5) | 双双出走(6) | 双双出走(7) | 双双出走(8) | 双双出走(9) | 伊萨特尔河谷(1) | 伊萨特尔河谷(2) | 伊萨特尔河谷(3) | 伊萨特尔河谷(4) | 伊萨特尔河谷(5) | 伊萨特尔河谷(6) | 徒步去意大利(1) | 徒步去意大利(2)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