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誰在影響中國政策:中國高層文膽   》 第58節:環境文化與民族復興(5)      西隱 Xi Yin

  西方國傢無論什麽黨派,都已將環境問題納入其外交、貿易乃至軍事政策,形成了新的意識形態體係。可以預見,未來生態工業文明領先的國傢,將主導世界的格局。誰完成了由傳統工業文明嚮生態工業文明的轉型,誰就將取得道義、經濟、技術和文化上的全面優勢。誰的環境問題日趨惡化,誰就在國際關係上日趨被動。發展中國的環境文化,不僅僅是對我們面臨的環境危機的反應,也是對世界格局和國際關係變化做出的積極應對。
  從國內安全角度講,由於長期不合理的資源開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導致我國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傢之一。
  --我國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害;被監測的343個城市的3/4居民呼吸着不清潔的空氣;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我國占一半;據聯合國開發署2002年報告稱,我國每年空氣污染導致1500萬人患支氣管病,2.3萬人患呼吸道疾病,1.3萬人死於心髒病。
  --我國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而污染更使日益短缺的水資源雪上加霜。7大江河水係中劣五類水質占41%;城市河段90%以上遭受嚴重污染;海河、遼河和淮河的有機污染已經不亞於英國污染最為嚴重時期的泰晤士河;全國尚有3.6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水。
  --我國沙漠和沙化總面積達174.3萬平方公裏。每年還在以3436平方公裏的速度擴展,一年等於損失一個大縣的面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7%,當我們為人工造林的偉大成就歡呼雀躍的同時,也不得不為天然林面積的不斷萎縮而捶胸頓足。
  中國以世界9%的耕地,6%的水資源,4%的森林資源養活了22%的世界人口。而中國膨脹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卻早已超過自然環境合理的承載能力。空氣、水、土地、生物等環境要素遭破壞,維持生命係統的功能退化,造成自然災害頻發,資源支撐能力下降,經濟發展受阻,民族生存空間收縮
  環境安全是國傢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危機是短暫的,往往影響於一時,而生態危機則是長期的,一旦形成大範圍不可逆轉的破壞,民族生存就會受到根本威脅。而環境不安全的根子,在於我們繼續沿襲西方傳統工業文明的價值取嚮、發展路徑和生活方式。這不僅對資源和環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加劇了社會失衡與國傢穩定。解决以上問題,是個復雜的係統工程,涉及到國傢發展戰略的調整,涉及到體製、機製、法製的一係列改革,涉及到觀念的改變,涉及到幹部考核的綜合指標(如增加資源生態與社會人文等績效考核)與緑色GDP核算體係的建立,當然,還涉及到我們文化價值理念的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在環境成為稀缺資源的情況下,環境文化所倡導的生態經濟,也應成為調整地區差距、城鄉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關係的內生變量。如通過建立區域環境補償機製,讓東部地區拿出更多的資金,支持西部地區保護生態環境;如通過建立城市對農村環境的補償制度,加大對農業的緑色補貼;如通過引導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環境成本改善環保公共設施,讓遭受環境危害最大的弱勢群體得到實惠;如通過建立自然資本的市場機製,使良好的自然環境轉化為經濟優勢。總之,要使環保理念真正成為協調社會關係的新杠桿,成為我國生産力佈局與資源配置的調節器,就必須大力弘揚環境文化。任何區域開發,都要考慮資源環境;任何經濟建設,都要尊重自然法則;任何趕超戰略,都要兼顧社會公平;任何市場行為,都要補償生態環境。這纔是環境文化極力營造的道德氛圍與社會共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美軍戰略報告裏的中國將領第2節:軍營長大,身份敏感
第3節:武大"文青"的浪漫愛情 激情演義"第五次中東戰爭"第4節:從作傢到軍人的角色轉換(1)
第5節:從作傢到軍人的角色轉換(2)第6節:暗中斡旋,促成中韓建交
第7節:痛定思痛,反思金門戰役第8節:探求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新思維
第9節:大國之策(1)第10節:大國之策(2)
第11節:大國之策(3)第12節:大國之策(4)
第13節:美國真正的可怕之處在哪兒第14節:我願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1)
第15節:我願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2)第16節:論述民主,一夜成名(1)
第17節:論述民主,一夜成名(2)第18節:求學之路,從諸暨到紹興
第19節:國際政治學博士與費邊主義(1)第20節:國際政治學博士與費邊主義(2)
第21節:"顔色革命"鐵蹄催生"公民社會"(1)第22節:"顔色革命"鐵蹄催生"公民社會"(2)
第23節:民主是一個陀蠃(1)第24節:民主是一個陀蠃(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