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從中關村到中國社會:中國的新革命 》
第58節:英雄末路(6)
凌志軍 Ling Zhijun
所有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公司都是要垮臺的,"華科"也不例外。如果許瑞洪真是商業世界中一個出色的投機者,那麽他早該意識到,緩慢逼近的危險比突發的危機更可怕。可惜他不是,他的沾沾自喜和揮霍無度,就意味着危險已經降臨到他頭上。
事實上他的確是一步一步地跌進深淵裏去的。當初他來到上地,用了兩個小時就决定買下10000平方米土地,來建造他的"瑞洪大廈"。很顯然,政府"開發上地"的誘惑以及他本人的好大喜功,正在把他引嚮懸崖邊緣。但是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1992年公司5周年生日那天,他大張旗鼓慶祝一番,請一群政府官員來捧場。官員們眼看"華科"前途無量,回去以後便發下文件來,把華科改為"全民所有"。在中國,政府一嚮是代表全民來執政的,所謂"全民所有",其實也就"政府所有"。對於這樣一種變化,許瑞洪非常反感,但也能夠接受,他知道程控交換機不是一個普通産品,不是光有錢就能買來的東西,使用者還必須有"入網許可證",而"許可權"握在政府手上。所以,擁有一個"全民所有"的身份,可以幫助他打敗南方那個可怕的對手。1994年,華科完成了"全民所有化"的進程。許瑞洪被政府任命為公司總經理,仿照政府官員的序列享受"正處級待遇"。他一心做着亦商亦官、"腳踏兩條船"的好夢,卻不料,由於政府力量的深深捲入,很快招致嚴重的麻煩。
危機首先是經濟性質的。大樓的建設導致公司資金短缺,入不敷出。許瑞洪不得不發行2000萬元企業債券,然後又用銀行貸款償還債券高息。最不幸的是,他的激情已經不在市場上。就在華為公司把銷售收入的60%都拿去開發新産品的時候,他卻把自己的智慧用來設計噴泉花壇,把大筆錢用來營造"瑞洪大廈"。那些不以為然的人問起來,他就直言不諱地說:"這是我辦起來的公司,我留個名字有什麽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許瑞洪就沒有華科。但是當他請鬍昭廣副市長為他的"瑞洪大廈"題匾的時候,他一定是把這個公司當做自己的了。事情發展到這地步,已經超越經濟本身,成了政治,因為它必定同官員們的"國有理念"發生衝突。1995年的最初幾個月,這位老闆和政府官員之間的爭吵越來越多。製定計劃的官員總是要他提高銷售指標,而他冷着面孔對他們說:"吹牛也要靠譜。"雙方一言不合,他就命令門衛送客,還說今後沒有他的簽名不準那位計劃處處長進門。當初他是那麽急切地想要抱住政府這條大腿。現在終於發現,政府已經變成極大的麻煩。政府要他開發一個新技術,他不願意。政府要他和一個香港公司合作,他又不幹。政府不讓他和韓國人合作,他卻偏偏跑到韓國去談判。官員們的憤怒是可以想見的。他們組成一個小組來清理資産,結果證明"華科"一傢就占了六所全部資産的68%。這讓許瑞洪更加傲慢,以為沒他不成。"你幹了30年纔占31%點幾,"他對李曼俊說,"我老許幹了不到8年,占了一大半。"他忘了,他的享有"正處級待遇"的總經理位子,是政府給他的,一心想着辛辛苦苦創下一份傢當,竟被充公,自己衹落得"一無所有"。於是,揮霍公款就好像是把被人傢搶走的財産再奪回來。那把1萬塊錢的椅子和10萬塊錢的浴缸,嚴格說來,都是源自這種精神狀態。
1995年6月1日,在一次事先沒有一點徵兆的談話之後,許瑞洪被免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總經理。公司的"拆東墻補西墻"式的資金鏈條跟着斷裂,經營活動很快停止。表面的輝煌又維持了幾個月。鼕天到來的時候,全中國都知道它完蛋了。"瑞洪大廈"在一次私下的交易中被出賣。新主人把它改名"彩虹大廈"。華科則被李曼俊並入六所名下一間名叫華勝的公司,從此銷聲匿跡。不用說,它不是被技術打敗的,不是被市場競爭者打敗的,甚至也不是被資本打敗的。它是被中國由來已久的陋習淺見和自以為是的行政力量打敗的。
許瑞洪本人回傢賦閑,帶走了他的轎車和他的公寓。這一年他50歲,覺得自己尚有餘力,卻又無心回天。偶然路過那個曾經帶給他萬般榮耀的"大廈",走進去追昔撫今,但見噴泉不再涌水,花壇不再爭豔。那間巨大豪華的辦公室已被分割成若幹方格子,裏面坐着一些嘴上沒毛的年輕人。打開浴室的門朝裏面望去,一陣黴味迎面而來,塵土飛揚,廢紙、舊書、破桌、亂椅,橫七竪八地堆在一起,掩埋了他的引以為榮的豪華浴缸和鍍金水竜頭。一切都像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1) | 第2節:前言(2) | 第3節:前言(3) | 第4節:試驗區(1) | 第5節:試驗區(2) | 第6節:試驗區(3) | 第7節:試驗區(4) | 第8節:試驗區(5) | 第9節:試驗區(6) | 第10節:試驗區(7) | 第11節:試驗區(8) | 第12節:試驗區(9) | 第13節:試驗區(10) | 第14節:試驗區(11) | 第15節:試驗區(12) | 第16節:轉變的年代(1) | 第17節:轉變的年代(2) | 第18節:轉變的年代(3) | 第19節:轉變的年代(4) | 第20節:轉變的年代(5) | 第21節:轉變的年代(6) | 第22節:轉變的年代(7) | 第23節:轉變的年代(8) | 第24節:轉變的年代(9)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