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水滸傳 Water Margin 》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衆虎同心歸水泊
施耐庵 Shi Naian
話說武鬆引孔亮拜告魯智深,楊志求救哥哥孔明並叔叔孔賓,魯智深便要聚集三山人馬前去攻打。楊志道:‘若要打青州,須用大隊軍馬,方可得濟。俺知梁山泊宋公明大名,江湖上都喚他做及時雨宋江,更兼呼延灼是他那裏讎人。俺們弟兄和孔傢弟兄的人馬,都並做一處;灑傢這裏,再等桃花山人馬齊備,一面且去攻打青州。孔亮兄弟,你親身星夜去梁山泊請下宋公明來並力攻城,此為上計。亦且宋三郎與你至厚。你們弟兄心下如何?’魯智深道:‘正是如此。我衹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灑傢不曾相會。衆人說他的名字,聒得灑傢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至天下聞名。前番和花知寨在清風山時,灑傢有心要去和他廝會。及至灑傢去時,又聽得說道去了;以此無緣,不得相見。孔亮兄弟,你要救你哥哥時,快親自去那裏告請他來。灑傢等先在這裏和那撮鳥廝殺!’孔亮交付小嘍羅與了魯智深,衹帶一個伴當,扮做客商,星夜投梁山泊來。 且說魯智深、楊志、武鬆二人去山寨裏喚將施恩,曹正,再帶一二百人下山來相助。桃花山李忠、周通,得了消息,便帶本山人馬,盡數點起,衹留三五十個小嘍羅看守寨柵,其餘都帶下山來青州城下聚集,一同攻打城池,不在話下。
卻說孔亮自離了青州,迤邐來到梁山泊邊催命判官李立酒店裏買酒吃,問路。李立見他兩個來得面生,便請坐地地問道:‘客人從那裏來?’孔亮道:‘從青州來。’李立問道:‘客人要去梁山泊尋誰?’孔亮答道:‘有個相識在山上,特來尋他。’李立道:‘山上寨中都是大王住處。你如可去得!’孔亮道:‘便是要尋宋大王。’李立道:‘即是來尋宋頭領,我這裏有分例。’便叫火傢快去安排分例酒來相待。孔亮道:‘素不相識,如何見款?’李立道:‘客官不知: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支應?便當去報。’孔亮道:‘小人便是白虎山前莊戶孔亮的便是。’李立道:‘曾聽得宋公明哥哥說大名來,今日且喜上山。’二人飲罷分例酒,隨即開窗,就水亭上放了一枝響箭,見對港蘆葦深早有小嘍羅棹過船來,到水亭下。李立便請孔亮下了船,一同搖到金沙灘上岸,同上關來。孔亮看見三關雄壯,槍刀劍如林,心下想道:‘聽得說梁山泊興旺,不想做下這等大事業!’已有小嘍羅先去報知,宋江慌忙下來迎接。孔亮見了,連忙下拜。宋江問道:‘賢弟緣何到此?’孔亮拜罷,放聲大哭。宋江道:‘賢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難,但請盡說不妨。便當不避水火,一力與汝相助。賢弟且請起來。’孔亮道:‘自從師父離別之後,老父亡化,哥哥孔明與本鄉上戶爭些閑氣起來,殺了他一傢老小,官司來捕捉得緊;因此反上白虎山,聚集五七百人,打傢劫捨。青州城裏卻有叔叔孔賓被慕容知府捉了,重枷釘在獄中,因此,我弟兄兩個去打城子,指望取叔叔孔賓。誰想去到城下,正撞了那個使雙鞭的呼延灼。哥哥與他交鋒,緻被他捉了,解送青州,下在牢裏,存亡未保。小弟又被他追殺一陣。次日,正撞著武鬆,他便引我去拜見同伴的;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一個是青面獸楊志。他二人一見如故,便迥議救兄一事。他道:‘我請魯、楊二頭領並桃花山李忠、周通聚集二山人馬攻打青州。你可連夜快去梁山泊內告你師父宋公明來救你叔兄兩個。’以此今日一逕到此。’宋江道:‘此是易為之事,你且放心。’ 宋江便引孔亮參見晁蓋、吳用、公孫勝,並衆頭領,備說呼延灼走在青州,投奔慕容知府,今來捉了孔明,以此孔亮來到,懇告求救。晁蓋道:‘既然他兩處好漢尚兀自仗義行仁,今者,三郎和他至愛交友,如何不去?——三郎賢弟,你連次下山多遍,今番權且守寨,愚兄替你走一遭。’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這個是兄弟的事。既是他遠來相投,小可若是不去,恐他兄弟們心下不安;小可情願請幾位弟兄同走一遭。’說言未了,廳上廳下一齊都道:“願效犬馬之勞,跟隨同去。” 宋江大喜,當日設筵管待孔亮。飲筵中間,宋江喚鐵面孔目斐宣定撥下山人數,分作五軍起行:前軍便差花榮、秦明、燕順、王矮虎,開路作先鋒;第二隊便差穆弘、楊雄、解寶;中軍便是主將宋江、吳用、呂方、郭盛;第四隊便是朱仝、柴進、李俊、張橫;後軍便差孫立、楊林、歐鵬、凌振、催軍作合後。梁山泊點起五軍,共計二十個頭領,馬步軍兵三千人馬。其餘頭領,自守晁蓋守把寨柵。 當下宋江別了晁蓋,自同孔亮下山前進。所過州縣,秋毫無犯。已到青州,孔亮先到魯智深等軍中報知,衆好漢安排迎接。宋江中軍到了,武鬆引魯智深、楊志、李忠、周通、施恩、曹正,都來相見了。宋江讓魯智深坐地。魯智深道:“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認得阿哥。”宋江答道:“不纔何足道哉!江湖上義士甚稱吾師清德;今日得識慈顔。平生甚幸。”楊志起身再拜道:“楊志舊日經過梁山泊,多蒙山寨重義相留:為是灑傢愚迷,不曾肯住。今日幸得義士壯觀山寨。此是天下第一好事。”宋江答道:“製使威名,播於江湖,衹恨宋江相見太晚!”魯智深便令左右置酒招待,一一相見了。 次日,宋江問青州一節,近日勝敗如何。楊志道:“自從孔亮去了,前後也交鋒三五次,各無輸贏。如今青州衹憑呼延灼一個;若是拿下此人,覷此城子,如湯潑雪”。吳學究笑道:“此人不可力敵,可用智擒。”宋江道:“用何智可獲此人?”吳學究道:“衹除如此如此”宋江大喜道:“此計大妙!”當日分撥
了人馬。 次早起軍,前到青州城下,四面盡著軍馬圍住,擂鼓搖旗吶喊弱戰。城裏慕容知府見報,慌忙教請呼延灼商議道:“今次群賊又去報知梁山泊宋江到來,似此如之奈何?”呼延灼道:“恩相放心。群賊到來,先失地利。這廝們衹好在水泊裏張狂,今卻擅離巢穴,一個來捉一個,那廝們如何施展得?請恩相上城看呼延灼廝殺。”呼延灼連忙披挂衣甲上馬,叫開城門,放下吊橋,領了一千人馬,近城擺開。宋江陣中一將出馬。那人手舞狼牙棍,厲聲高駡知府:“濫官害民賊徒!把我全家誅戮,今日正好報仇雪恨!”慕容知府認得秦明,便駡道:“你這廝是朝廷命官,國傢不會負你,緣何便敢造反?若拿住你時,碎屍萬段!呼將軍,可先下手拿這賊!”呼延灼聽了,舞起雙鞭,縱馬直取秦明。秦明也出馬,舞動狼牙大棍來迎呼延灼。二將交馬,正是對手,直鬥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慕容知府見鬥得多時,恐怕呼延灼有失,慌忙鳴金,收軍入城。秦明,也不追趕,退回本陣,宋江教衆頭領軍校且退十五裏下寨。 卻說呼延灼回到城中,下馬來見慕容知府,說道:“小將正要取那秦明,恩相如可收軍?”知府道:“我見你鬥了許多合,但恐勞睏:因此收軍暫歇。秦明那廝原是我這裏統製,與花榮一同背反,這廝亦不可輕敵”。呼延灼道:“恩相放心,小將必要擒此背義之賊!適間和他鬥時,棍法已自亂了。來日教恩師看我立斬此賊!”知府道:“既是將軍如此英雄,來日若臨敵之時,可殺開條路,送三個人出去:一個教他去東京求救;兩個教他去鄰近府州會合起兵,相助剿捕”。呼延灼道:“恩相高見極明。”當日知府寫了求救文書,選了三個軍官,都賫發了當。 衹說呼延灼回到歇處,卸了衣甲暫歇,天色未明,衹聽得軍校來報:“城北門外土坡上有三騎私自在那裏觀望:中間一個穿紅袍騎白馬的;兩邊兩個。衹認右邊那個是小李廣花榮,左邊那個道裝打扮。”呼延灼道:“那個穿紅的是宋江了。道裝的必是軍師吳用。你們休驚動了他,便點一百馬軍,跟我捉這三個!”呼延灼連忙披挂上馬,提了雙鞭,帶領一百餘騎軍馬,悄悄地開了北門,放下吊橋,引軍趕上坡來,衹見三個正自呆了臉看城。呼延灼拍馬上坡,三個勒轉馬頭,慢慢走去。呼延灼奮力趕到前面幾株枯樹邊廂,衹見三個齊齊的勒住馬。呼延灼方纔趕到枯樹邊,衹聽得吶聲喊。呼延灼正踏著陷坑,人馬都跌將下坑去了。兩邊走出五六十個撓鈎手,先把呼延灼鈎起來,綁縛了去,後面牽著那匹馬。其餘馬軍趕來,花榮射倒當頭五七個,後面的勒轉馬一哄都走了。 宋江回到寨裏,那左右群刀手卻把呼延灼推將過來。宋江見了,連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繩索,親自扶呼延灼上帳坐定。宋江拜見。呼延灼道:“何故如此?”宋江道:“小可宋江怎敢背負朝廷?蓋為官吏污濫,威逼得緊,誤犯大罪,因此權藉水泊裏隨時避難,衹待朝廷赦罪招安。不想起動將軍,緻勞神力。實慕將軍虎威,今者誤有冒犯切乞恕罪。”呼延灼道:“被擒之人,萬死尚輕,義士何故重禮陪話?”宋江道:“量宋江怎敢壞得將軍性命?皇天可表寸心。衹是懇告哀求。”呼延灼道:“兄長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東京告請招安,到山赦罪?”宋江道:“將軍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廝是心地偏窄之徒,忘人大恩,記人小過。將軍折了許多軍馬錢糧,他如何不見你罪責?如今韓滔、彭屺、凌振,已多在敝山入夥。倘蒙將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情願讓位與將軍;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呼延灼瀋吟了半晌,一者是宋江禮數甚恭,二者見宋江語言有理,嘆了一口氣,跪下在地道:“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實感兄長義氣過人,不容呼延灼不依!願隨鞭鐙,决無還理。”宋江大喜,請呼延灼和衆頭領相見了。叫問李忠、周通討這匹踢雪騅馬還將軍坐騎。 衆人再議救孔明之計。吳用道:“衹除非教呼延將軍賺開城門,唾手可得。──更兼絶了這呼灼將軍念頭。”宋江聽了,來與呼延灼陪話道:“非是宋江貪劫城池,實因孔明叔侄陷在縲紲之中,非將軍賺開城門,必不可得。”呼延灼答道:“小弟既蒙兄長收錄,理當效力。”當晚點起秦明、花榮、孫立、燕順、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歐鵬、王英:十個頭領,都扮作軍士模樣,跟了呼延灼,共是十一騎軍馬,來到城邊,直至壕塹上,大呼:“城上開門!我逃得性命回來!”城上人聽得是呼延灼聲音,慌忙報與慕容知府。此時知府為折了呼延灼,正納悶間,聽得報說呼延灼逃得回來,心中歡喜,連忙上馬,奔到城上;望見呼延灼有十數騎馬跟著,又不見面顔,衹認得呼延灼聲音。知府問道:“將軍如何走得回來?”呼延灼道:“我被那廝的陷坑捉了我寨裏,卻有原跟我的頭目,暗地盜這匹馬與我騎,就跟我來了。”知府衹聽得呼延灼說了,便叫軍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十個頭領跟到城門裏,迎著知府,早被秦明一棍,把慕容知府打下馬來。解珍、解寶便放起火來;歐鵬、王矮虎,奔上城把上軍士殺散。宋江大隊人馬,見城上火起,一齊擁將入來。宋江急急傳令:休教殘害百姓,且收倉庫錢糧。就大牢裏救出孔明並他叔叔孔賓一傢老小,便教救
滅了火,把慕容知府一傢老幼,盡皆斬首,抄紮傢私,分賞衆軍。天明,計點在城百姓被火燒之傢,給散糧米救濟。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又得了二百餘匹好馬;就青州府裏,做個慶喜筵席,請三山頭領同歸大寨。李忠、周通、使人回桃花山盡數收拾人馬錢糧下山,放火燒毀寨柵。魯智深也使施恩,曹正,回二竜山與張青,孫二娘,收拾人馬錢糧,也燒了寶珠寨柵。數日之間,三山人馬都皆完備。 宋江領了大隊人馬,班師回山;先叫花榮,秦明,呼延灼、朱仝,四將開路。所過州縣,分毫不擾。鄉村百姓,扶老挈幼,燒香羅拜迎接,數日之間,已到梁山泊邊。衆多水軍頭領具舟迎接。晁蓋引領山寨馬步頭領,都在金沙灘迎接,直到大寨,嚮聚義廳上,列位坐定。大排筵席,慶賀新到山寨頭領。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鬆、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頭領。坐間林衝說起相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灑傢自與教頭別後,無日不念阿嫂,近來有信息否?”林衝道:“自火拼王倫之後,使人回傢搬取老小,已知拙婦被高太尉所逼,隨即自縊而死;妻父亦為憂疑染病而亡”。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山前相會之事。衆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衆皆大笑。次日輪流做筵席,不在話下。 且說宋江見山寨又添了許多人馬,如何不喜,便叫湯隆做鐵匠總管,提督打造諸般軍器並鐵葉連環甲
等;侯健管做旌旗袍服總管,添造三纔九曜四鬥五方二十八宿等旗,飛竜飛虎飛熊飛豹旗,黃金白旄,朱纓早蓋;山邊四面築起墩臺,重造西路二處酒店,招接往來上山好漢,一就探聽飛報軍情。顧大嫂夫婦看守;山東路酒店依舊朱貴,樂和;山北路酒店還是李立,時遷。三關上添造寨柵,分調頭看守,部領已定,各各遵依,不在話下。 忽一日,花和尚魯智深來對宋江明道:“智深有個相識,是李忠兄弟徒弟,喚叫九紋竜史進,見在華州華陰縣少華山上,和那一個神機軍師朱武,又有一個跳澗虎陳達,一個白花蛇楊春,四個在那裏聚義。灑傢嘗思念他。自從瓦官寺與他別了,無一日不在心上。今灑傢要去那裏探望一遭,就取他四個同來入夥,未知
尊意如何?”宋江道:“我也曾聞得史進大名,若得吾師請他來,最好。雖然如此,不可獨自行,可煩武鬆兄弟相伴走一遭:他是行者,一般出傢人。正好同行。”
武鬆應道:“我和師兄去。”當日便收拾腰包行李。魯智深衹做禪和子打扮,武鬆裝做隨侍行者。兩個相辭了衆頭領下山,過了金沙灘,曉行夜住,不止一日,來到華州華陰縣界,逕投少華山來。且說宋江自魯智深,武鬆去後,一時容他下山,常自放心不下;便喚神行太保戴宗隨後跟來探聽消息。 再說魯智深兩個來到少華山下,伏路小嘍羅出來攔住,問道:“你兩個出傢人那裏來?”武鬆便答道:“這山上有史大官人麽?”小嘍羅說道:“既是要尋史大王的,且在這裏少等。我上山報知,頭領便下來迎接。”武鬆道:“你衹說魯智深到來相探。”小嘍羅去不多時,衹見神機軍師朱武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三個下山來接魯智深,武鬆,卻不見有史進。魯智深便問道:“史大官人在那裏?卻如何不見他?”朱武近前上覆道:“吾師不是延安府魯提轄麽?”魯智深道:“灑傢便是。這行者便是景陽岡打虎都頭武鬆。”三個慌忙翦拂道:“聞名久矣!聽知二位在二竜山紮寨,今日緣何到此?”魯智深道:“我們如今不在二竜山了,投托梁山泊宋公明大寨入夥,今者特來尋史大官人。”朱武道:“既是二位到此,且請到山寨中,容小可備細告訴。”魯智深道:“有話便說。史傢兄弟又不見,誰鳥耐煩到你山上去!”武鬆道:“師兄是個急性的人,有話便說甚好。”朱武道:“小人等三個在此山寨,自從史大官人上山以後,好生興旺。近日史大官人下山,因撞見一個畫匠,原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姓王,名義;因許下西嶽華山金天聖帝廟內裝畫影壁,前去還願。因為帶將一個女兒,名喚玉嬌枝同行,卻被本州賀太守,原是蔡太師門人;那廝為官貪濫,非理害民。一日因來廟裏行香,不想見了玉嬌有些顔色,纍次著人來說,要取他為妾。王義不從,太守將他女兒強奪了去,卻把王義剌配遠惡軍州。路過這裏,正撞見史大官人,告說這件事。史大官人把王義救在山上,將兩個防送公人殺了,直去府裏要行刺賀太守;被人知覺,倒吃拿了,見監在牢裏。又要聚起軍馬,掃蕩山寨。我等正在這裏無計可施!”魯智深聽了道:“這撮鳥敢如此無禮物倒恁麽利害!灑傢便去結果了那廝!”朱武道:“且請二位到寨裏商議。”魯智深立意不肯。武鬆一手輓住禪杖,一手指著道:“哥哥不見日色已到樹梢盡頭?”魯智深看一看,吼了一聲,憤著氣,衹得都到山寨裏坐下。朱武便叫王義出來拜見,再訴太守貪酷害民,強占良傢女子。三人一面殺牛宰馬,管待魯智深,武鬆。魯智深道:“史傢兄弟不在這裏,酒是一滴不吃!要便睡一夜,明日卻去州裏打死那廝罷!”武鬆道:“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去,報宋公明,領大隊人馬來打華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魯智深叫道:“等我們去山寨裏叫得人來,史傢兄弟性命不知那裏去了!”武鬆道:“便打殺了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武鬆卻决不肯放哥哥去。”朱武又勸道:“師兄且息怒。武都頭實論得是。”魯智深焦躁起來,便道:“都是你這般性慢,直娘賊送了我史傢兄弟!衹今性命在他人裏,還要飲酒細商!”衆人那裏勸得他呷一半盞。當晚和衣歇宿,明早,起個四更,提了禪杖,帶了戒刀,不知那裏去了。武鬆道:“不聽人說,此去必然有失。”朱武隨即差兩個精細小嘍羅前去打聽消息。 卻說魯智深奔到華州城裏,路傍藉問州衙在那裏。人指道:“衹過州橋,投東便是。”魯智深卻好來到浮橋上,衹見人都道:“和尚且躲一躲,太守相公過來!”魯智深道:“我正要尋他,卻正好撞在灑傢手裏!那廝多敢是當死!”賀太守頭踏一對對擺將過來,看見太守那乘轎子,卻是媛轎;轎窗兩邊,各有十
個虞候簇擁著,人人手執鞭槍鐵鏈,守護兩下,魯智深看了尋思道:“不好打那撮鳥;若打不著,倒吃他笑!”賀太守卻在轎窗眼裏,看見了魯智深欲進不進,過了渭橋,到府中下了轎便叫兩個虞候分付道:“你與我去請橋上那個胖大和尚到府裏赴齋。”虞候領了言語,來到橋上,對魯智深道:“太守相公請你赴齋。”魯智深想道:“這廝合當死在灑傢手裏!我卻纔正要打他,衹怕打不著,讓他過去了。我要尋他,他卻來請灑傢!”魯智深便隨了虞候逕到府裏。太守己自分付下了,一見魯智深進到廳前,太守叫放了禪杖,去了戒刀,請後堂赴齋。魯智深初時不肯。衆人說道:“你是出傢人,好不曉事!府堂深處,如何許你帶刀杖入去?”魯智深想道:“衹我兩個拳頭也打誶了那廝腦袋!”廊下放了禪杖,戒刀,跟虞候入來。賀
太守正在後堂,把手一招,喝聲‘捉下這禿賊!’兩邊壁衣內走出三四十個做公的來,橫拖倒拽,捉了魯智深。你便是哪吒太子,怎逃地網天羅?火首金剛,難脫竜潭虎窟!正是:飛蛾投火身傾喪,怒吞釣餌命必傷。畢竟魯智深被賀太守拿下,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
|
|
楔子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竜大鬧史傢村 |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 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 第五回 九紋竜翦徑赤鬆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 |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 第七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 第八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衝棒打洪教頭 | 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 | 第十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衝雪夜上梁山 |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衝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 | 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 | 第十三回 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 | 第十四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 第十五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 | 第十六回 花和尚單打二竜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 第十七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 第十八回 林衝水寨大並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 | 第十九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 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 | 第二十一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 | 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鬆打虎 | 第二十三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