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追憶繁華京城過往煙雲:圖說北京三千年   》 天壇:規模最大的壇廟建築群      葛忠雨 Ge Zhongyu

  天壇在原北京外城的東南部,始建於明朝的永樂十八年(1420年),用工14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為天地壇,總面積為273公頃,是中國古代明、清兩朝歷代皇帝祭天之地。壇墻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𠔌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綫上,中間有墻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祈𠔌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併在一起祭祀的,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11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纔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時改建。
  1961年,天壇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産”,而世界遺産委員會對天壇的評價是:天壇建於15世紀上半葉,坐落在皇傢園林當中,四周古鬆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群,無論在整體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占據着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黃山書社
繁華有因:“漂”來的北京虎踞竜盤:棋盤結構的北京城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墻缺個角
中軸傾斜:京城中軸綫之謎皇傢寺院: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古城的“雙竜”佈局
中南海的歷史滄桑北海九竜壁的傳說什剎海的由來之謎
正陽門箭樓千斤閘探秘天安門城樓設計者之謎前門大柵欄之謎
太廟被李自成燒毀了嗎社稷壇的五色土景山坐像之謎
北京城的“後門”故宮又稱紫禁城之謎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揭秘皇城三大殿故宮房間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故宮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東華門門釘也有謎團元代皇帝為何沒有陵墓神秘的明代皇帝葬儀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