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國學基本教材·論語捲   》 第58節:論人(18)      李鍌 Li Xian

  ② 惰懈怠。
  析論
  顔回,孔子的好學生。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談到顔回,都是褒奬之辭。《為政》篇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先進》篇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音yuè,同悅)。"《雍也》篇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又說:"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中庸》也記載孔子稱贊顔回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也。"從這麽多奬譽看來,顔回確實是個好學生,他好在哪裏呢?好在努力進德修業,本章"語之而不惰"就是努力的說明。"語之而不惰"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孔子告訴他學問的道理後,顔回能努力不懈地加以實踐;第二種解釋是孔子告訴他學問的道理時,顔回聽來從不會感到厭倦,因為聽得懂纔不會厭倦,不厭倦就是精神不鬆懈,這種現象就是孔子稱顔回"於吾言,無所不悅"。無論哪種說法,都說明顔回是個好學生,他的好學力行,實在值得我們效法。
  (六)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①,不貳過②,不幸短命③死矣!今也則亡④,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二)
  章旨
  孔子答魯哀公所問,嘉許顔回好學,並惋惜其命短。
  註釋
  ① 遷怒把憤怒轉移到無關的人或物身上。
  ② 貳過再犯相同之過失。貳,重複,動詞。
  ③ 短命謂早死。顔回四十歲而亡。
  ④ 亡音,wú,通"無"。
  析論
  "學"的意義和範圍很廣,孔子心目中,顔回是最好學的學生,顔回死後兩年,孔子纔死去,所以魯哀公問孔子的時間,在孔子七十一歲以後。顔回死後,孔子很多大弟子都還健在,像子遊、子夏都是文學科的大弟子,孔子卻不稱舉他們好學,本章孔子所以特舉顔回好學,要從"不遷怒,不貳過"來理解。
  不遷怒是審辨的功夫,是理性的行為。不遷怒的人,犯了一件錯誤,會檢討這件錯誤,不會牽連到其他的人或事上面;進一步說,自己受了怨氣,也不隨便把怒氣發到別人身上,這是人己關係的和諧,是"恕"道的發端。
  不貳過是反省的功夫,是徹底的覺悟。它指同樣的過錯不再觸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不知反省悔改,就會一錯再錯,積重難返了。
  從以上分析,孔子稱贊顔回好學,着眼點重在自我修養,重在道德實踐,而不衹是求得書本上的知識而已。
  (七)
  子謂①顔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第九·二○)
  章旨
  孔子稱贊顔回為學精進不已,而惜其英年早逝。
  註釋
  ① 謂稱舉,談到。
  析論
  孔子弟子中,顔回的好學、善學,幾乎無出其右。他常在課餘之暇,闡發孔子學說;並且心悅誠服,躬行實踐。魯哀公曾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就說:"有顔回者好學。"(《雍也》篇)由此可知孔子是多麽欣賞顔回。孔子曾說:"回也,視予猶父也。"(《先進》篇)而孔子也視顔回如己出。可見孔子與顔回的感情深厚如同父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第2節:論道德(1)第3節:論道德(2)第4節:論仁愛(1)
第5節:論仁愛(2)第6節:論仁愛(3)第7節:論仁愛(4)第8節:論仁愛(5)
第9節:論仁愛(6)第10節:論孝友(1)第11節:論孝友(2)第12節:論孝友(3)
第13節:論孝友(4)第14節:論孝友(5)第15節:論修養(1)第16節:論修養(2)
第17節:論修養(3)第18節:論修養(4)第19節:論修養(5)第20節:論修養(6)
第21節:論修養(7)第22節:論修養(8)第23節:論修養(9)第24節:論修養(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