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帝國潛流   》 第58節:將領的黑社會大哥之路3      李光閣 Li Guangge

  關勝誇贊宋江忠義,無非是說自己受了宋江的感染,為投降找一個美麗的藉口,而有傢難奔、有國難投,纔真正說出了自己所面臨的窘境。嶽飛感於世風日下,曾喟嘆說假如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纔會太平。在水滸世界裏,北宋帝國的武將沒有不怕死的。對於關勝的投降,除了怕死以外,我們找不到任何理由。第一,國傢對他不薄。關勝身為蒲東巡檢司,儘管職位不高,但未被打壓排擠;第二,蔡京對他有知遇之恩。無論蔡太師是多麽大的姦臣,卻沒有陷害過關勝。值朝廷用人之際,把他破格提拔為領兵指揮使,又給了他徵戰立功的機會,着實是很大的恩惠。所以從朝廷的角度來講,關勝的投降無疑是變節無忠;從蔡京的角度來看,關勝的投降是忘恩負義。繼任徵討者單廷圭、魏定國對關勝的指責,代表了主流社會的觀點:“無纔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理虧的關勝勸二人道:“你二將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姦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彈。兄長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關某等到來,招請二位將軍。倘蒙不棄,便請過來,同歸山寨。”這套說辭簡直就是宋江勸降他時的翻版,不過這話由關勝說出來,就有點理不直、氣不壯了。因為他既無林衝之冤屈,又無武鬆之無奈,他的投降完全是趨利避害。
  關勝上梁山時,正面臨攻打大名府這個難題。他立即主動請纓,希望藉此機會表現表現,在梁山站住腳跟:“小將無可報答不殺之恩,願為前部。”投靠新東傢的關勝,顯示出了真正的才幹。他領軍直抵北京,殺得李成、索超丟盔卸甲。關勝落草之後,忠實地貫徹宋江黑道漂白政策,動員更多的降將加入梁山。所以當單廷圭、魏定國率軍來討時,他以熟人的身份,試圖勸降兩人。梁山所有的高級降將,包括呼延灼、單廷圭、魏定國等人,其落草方式如出一轍。先是雄赳赳、氣昂昂地領兵徵剿,面對“草寇”或降將,總是代表正義痛駡一番,被擒獲後卻毫不猶豫地歸順,然後出力獻策對付舊主,絲毫沒有半點氣節可言。單廷圭駡關勝駡得很痛快:“辱國敗將,何不就死!”被關勝生擒後,立刻改口:“不纔願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前後判若兩人。
  關勝降服了水火二將後,基本上就在梁山上站穩了腳跟。同關勝一樣,臨戰前豪言壯語,被俘後投降保命的帝國戰將,在三十六天罡前二十名裏,占有六個席位。這些人在滿口忠君愛國的說辭裏,迅速地完成了從官僚到草寇大哥的切換。我曾經看過一篇關於遠華走私案的材料,廈門市原副市長藍甫被賴昌星抓住其喜歡美色的心理,弄到床上並拍了錄像,於是成了賴氏的一條走狗。藍甫是怕自己失去既得的利益,纔甘心伏於賴氏的膝下。同樣,關勝等人也是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而甘願背叛朝廷。藍甫的利益是官職,而關勝的利益是性命。以關勝為首的降將集團,是宋江招安路綫忠實的支持者和執行者。他們的上山,標志着梁山組織白道化和官僚化的開始。這伙食祿之臣的變節,固然與宋江推行漂白梁山的戰略有關,同時也與朝廷重文輕武的思想不無關係。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於,這些官員具有趨利避害和有奶為娘的特性,一旦國傢有事,往往沒有任何道德包袱,立即反水倒戈,承歡新主,並將責任全部推到制度身上。
  從水滸世界看來,在官員蛻化變節的背後,是理想信念體係的崩塌,更是朝廷統治秩序的離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选集】梁山好漢
第1節:導言:灰社會現象第2節:在水滸世界裏第3節:“社會灰化”階段
第4節:一個沉重的問題第5節:一個帝王的亡事1第6節:一個帝王的亡事2
第7節:一個帝王的亡事3第8節:蔡京分利集團1第9節:蔡京分利集團2
第10節:蔡京分利集團3第11節:合法性傷害1第12節:合法性傷害2
第13節:合法性傷害3第14節:一個小吏的情理法難題1第15節:一個小吏的情理法難題2
第16節:柴進不是冤大頭1第17節:柴進不是冤大頭2第18節:官差涉黑定律1
第19節:官差涉黑定律2第20節:官差涉黑定律3第21節:官匪切換1
第22節:官匪切換2第23節:祝傢莊的悲哀1第24節:祝傢莊的悲哀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