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从数据看水浒   》 第58节:梁山唯一的农民代表陶宗旺      何钐 He Shan

  陶宗旺原是黄门山派系的,和欧鹏、蒋敬、马麟一起在洗劫江州城之后投奔了梁山。黄门山派系是个比较奇怪的派系,自从上了梁山,似乎就没有像人家二龙山啊、石碣村啊、揭阳镇啊那样经常在一起并肩作战。除了欧鹏一人还作为军事将领经常抛头露面之外,其余人等基本上都转向了文职。蒋敬同学长期担任会计,马麟同学在孟康上山前曾经代理过一段时间的造船厂厂长,而陶宗旺呢,是梁山上的基建局局长(掌管专一筑梁山泊一应城垣),很显然,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只能走农民工这样一条出路了。
  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一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被我们冠以"农民起义"名称的起义有数百次之多,以农民身份领导革命成功的凤毛麟角,我能想起来的也就一个朱元璋是个例外。而其他农民领导的起义,不是失败了,就是被非农民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
  这些事实充分显示了农民在农民起义中地位的低下。一方面,由于天灾人祸所迫,不得不参加农民起义军以求填饱肚子;另一方面,他们在农民起义军中的作用,绝大部分都是被当成炮灰而不是领袖或者领导。他们哪怕经历九死一生真的熬到了革命成功论功行赏的时候,但地位也往往不会太高,像我们的陶宗旺同学最终排名仅七十五,在"农民起义军"梁山军中是个排不上号的人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梁山上万号喽啰兵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但是整部《水浒传》没有一个喽啰兵留下姓名,农民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
  陶宗旺同学在第一战中与宋万、焦挺一起战死,宋江也没句特别点的话,也侧面反映了陶宗旺同学的地位不是很高。想想宋江信任的都是些如戴宗般的前政府官员,或者如李逵、张顺等地痞流氓,而真正的农民在这次农民起义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陶宗旺同学便是众多农民炮灰中的代表,因此,他的早死,也就可想而知了。
  ①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是谁杀了孔亮?
  孔亮所在的白虎山山头,我们经常归为二龙山派系,不过孔亮事实上不能算是完整的二龙山派系的,因为他还有一层关系是其余二龙山的人所没有的,即他是宋江的徒弟。我们知道,宋江本人的武艺是很差劲的,除了杀过一个叫阎婆惜的弱女子之外,似乎没有亲手杀过人,更不用说上战场对砍了。就宋江这样的功夫,能教出什么好徒弟?可是没想到孔明孔亮兄弟还是挺有出息,居然占了白虎山落草,俨然也是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了。白虎山在后来的三山聚义打青州事件中与二龙山、桃花山同归梁山,因此孔明、孔亮既可以算是宋江嫡系,也可以算是二龙山派系。
  孔明、孔亮在上了梁山之后,很是受到重用,排名为六十二、六十三,比老牌土匪陈达(七十二)、杨春(七十三)、李忠(八十六)、周通(八十七)都要高,要知道,这四人都是在《水浒传》前十回中就当上土匪的,在梁山一百单八人中相当地资深。孔明、孔亮虽然创建了白虎山革命根据地,但别人也是一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实力也更强,他俩排名这么高,只能说是宋江对他们格外照顾。
  至于孔明、孔亮在大聚义时的职务安排就更有意思,他们是"守护中军步军骁将",和卢俊义、公孙胜一起住在忠义堂正面大厅西房,这很明显就是宋江将孔明、孔亮视为嫡派亲信,到西房起到监视卢俊义的作用。"守护中军步军骁将",这个官衔很好听,不过确实是个大笑话,就孔明孔亮那三脚猫功夫,居然要"守护"卢俊义和公孙胜?谁不知那俩人一个棍棒无双,一个神鬼莫测,还不如说是需要卢俊义分身来保护他们。
  不过孔亮还是死了。以他宋江嫡系的身份,是不应该死的。虽然草包了点儿,不过还是听话的。大家知道,现在领导都是要听话的人,而才能出众的人往往桀骜不驯,领导对之是又爱又恨的。
  据我估计,孔亮之死可能有三个原因导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梁山好汉
第1节:水浒传究竟是一部什么书(1)第2节:水浒传究竟是一部什么书(2)
第3节:水浒传之初体验(1)第4节:水浒传之初体验(2)
第5节:他们,为什么上梁山?(1)第6节:他们,为什么上梁山?(2)
第7节:他们,为什么上梁山?(3)第8节:他们,为什么上梁山?(4)
第9节:他们,为什么上梁山?(5)第10节:说说梁山众将的革命领路人(1)
第11节:说说梁山众将的革命领路人(2)第12节:说说梁山众将的革命领路人(3)
第13节:说说梁山众将的革命领路人(4)第14节:说说梁山众将的革命领路人(5)
第15节:细数梁山好汉的阶级成分(1)第16节:细数梁山好汉的阶级成分(2)
第17节:细数梁山好汉的阶级成分(3)第18节:细数梁山好汉的阶级成分(4)
第19节:细数梁山好汉的阶级成分(5)第20节:梁山众将的学历兼革命意志(1)
第21节:梁山众将的学历兼革命意志(2)第22节:梁山众将的学历兼革命意志(3)
第23节:梁山众将的学历兼革命意志(4)第24节:梁山众将的学历兼革命意志(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