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五十八回國師收金毛道長 國師度碧水神魚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千葉蓮臺上,晝門為掩關。
  偶同靜者來,正值高雲閑。
  寂爾方丈內,瑩然虛白間。
  千燈智慧心,片玉清贏顔。
  黛色落深井,濤聲寒陰山。
  金毛稱道長,立地絶人寰。
  卻說金毛道長一手拿過旗來,說聲“磨”,起手就磨。佛爺爺更不多話,輕輕的捧出個紫金藥葫蘆來,旋開了頂蓋,一道金光,直射北天門上。金毛道長纔在動手,猛聽得半天之上一個人叫道:“哪個敢擅自磨旗哩?”金毛道長起頭一看,你說是哪個?原來是個“披發仗竜泉,掃蕩人間妖孽;化身坐金闕,護持天下生靈”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仁威上帝。這正叫做國有王,傢有主。金毛道長見了真武爺,豈再敢胡亂?衹得據了旗,飛身而起。金光射處,早已現出一個黑臉兜須大元帥來,一會兒又現出一個丹陵勝火大元帥來,一會兒又現出一個皎陵聖水大元帥來。真武爺道:“你們四將怎敢擅離天門,下方作亂?”四將道:“小將們有罪,總乞仁慈!”真武爺喝了一聲,實時化出四朵白雲,一個神將站在一朵白雲之上。真武爺念動真言,宣動密咒,衹見那四朵白雲,就變成了四座冰山,把四位神聖收拾得連聲叫苦。
  真武爺說道:“你有甚麽本領?假充甚麽護國軍師,假稱甚麽金毛道長!你們衆人怎麽又敢助他為虐?怎麽又敢欺侮佛爺?”叫聲:“陰山鬼判在哪裏?”陰山鬼判答應一聲:“有!”真武爺道:“我這水火四聖,不遵玉皇爺爺聖意,擅離天門,下方作亂。你與我把他都打到陰山之地,教他永世不得翻身。”陰山鬼判舉起手來就行不善。
  佛爺爺早知其事,一道金光,徑到北天門上,見了真武爺,說道:“看貧僧薄面,饒了這四位大聖罷。”真武爺道:“這廝都不守我令旨,擅離天門,擅自吵亂下方世界,情理難容!”佛爺道:“差了。是貧僧相請你來,你若貶他到陰山之地,卻不壞了我佛門中德行。”真武爺聽知道壞了佛門中德行,實時依允。四座冰山,仍舊是四朵白雲;四朵白雲,仍舊是水火四聖。怎麽真武爺聽知壞了佛門中德行,實時依允?原來真武爺由玄門中出身,歸佛門中正果,你不看他道號南無無量壽佛,因歸佛門,故此怕壞了佛門中德行,實時依允。水火四聖磕頭再拜,各歸方位。
  佛爺爺又拿起個紫金藥葫蘆來,收了真武爺的真性,一道金光,又轉到南瞻部洲北京城上。張守成看見佛爺來,不敢怠慢,繞佛三匝,禮佛八拜。佛爺道:“萬歲爺竜體如何?”張守成道:“自從真性轉北天門,竜體漸覺違和。”佛爺道:“你快捧這個紫金葫蘆兒去。”
  張守成雙手捧着,戴着鬥篷,披着簑衣,徑落到長安街上,搖搖擺擺,瘋又不像瘋,醉又不像醉。早有一個番兒手說道:“這戴鬥篷的道士,卻不是那個張躐蹋麽?”這一聲張躐蹋不至緊,就哄動了九門民快,五城兵番,漫街塞巷的人,都擁住了個張躐蹋。一擁擁到演象所,張躐蹋說道:“你們都擁着我做甚麽?”衆人齊聲道:“你還敢說道做甚麽?你是個欽犯。禮部大堂老爺出得有榜文在外面,拿住你的官給賞銀百兩。”張躐蹋道:“怎麽我是個欽犯?我有何罪,出下榜文拿我?”衆人道:“自從你這個躐蹋道士驚動了當今萬歲爺,萬歲爺竜顔不展,減膳撤樂,連累禮部尚書老爺,費盡了多少心機,耽盡了多少驚恐,正沒處拿你。你還敢在這裏大搖大擺,開大口,說大話,欺負人不曉得你麽?”張躐蹋道:“你們不消囉唣,衹拿我去見禮部老爺就是。”衆人擁他到禮部堂上。禮部堂上帶他到朝門外,聽候旨意發落。朝裏傳出一道旨意來,着道士錦衣衛監候。張躐蹋說道:“不消監候,衹消貧道看了萬歲爺的竜脈,實時病愈,萬壽無疆。”
  傳奏官傳進宮闈裏面,卻又有一道旨意,着朝文武百官,誰肯保舉張道士看脈?又是禮部尚書老爺出班保奏。保奏既畢,尚書老爺說道:“竜脈還是怎麽樣看?”張躐蹋道:“貧道是個方外人,萬歲爺是個當今帝主,誰敢把個手去看脈。你叫過一個宮內老公公來,教他拿了一根大紅絲綫,卻要百丈之長,裏面那一頭放在萬歲爺的脈上,外面這一頭遞與貧道。不是貧道誇嘴,可以包看包愈,萬壽無疆。”尚書老爺依他所言,逐一奏過。實時準了,連忙喚了一個老公公,遞出一根大紅絲綫來。張躐蹋接在萬歲爺的脈上撫摩。九重官裏,竜顔大喜,百病消除。怎麽這個道士竟醫得病愈?原來紫金葫蘆兒裏面的真性,藉着這根大紅綫兒,透到了心窩內。號脈衹是個衍文,故此傳流到今,都說道:“太醫院號脈是紅綫脈。”這正叫做以訛傳訛。世上的俗說如此。這佛爺爺的運用妙不妙?張三峰的過付高不高?
  卻說萬歲爺堯眉轉彩,舜目重明。頃刻裏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萬歲爺升殿,衹見:秋風閶闔九門開,天上嗚鞘步輦來。
  萬樂管弦流紫府,千官簪佩集鈞臺。
  華胥雲霧凝仙杖,南極星辰入壽懷。
  既醉太平均五福,明良賡載詠康哉。
  萬歲爺升殿,兩班文武誠歡誠忭,稽首頓首,不勝之喜。聖旨一道,宣上禮部尚書老爺,欽賞彩帛金花,特進宮保。尚書老爺叩頭謝恩。又有聖旨一道,宣道士張守成。都說道:“這道士今番時來運來,受用不盡。”哪曉得這個道士先前去了,滿朝內外哪裏去尋個張守成?就是滿城內外也沒處去尋個張守成。聖旨一道,敕封大羅天仙。仍着兩京十三省大小衙門,如遇張三峰到處,許指實奏聞,以便宣召。張守成衹作不知,跳在半天之上,回覆了佛爺爺的話,歸到名山洞府。
  佛爺爺一道金光,又來到西洋撒發國寶船之上,見了元帥。元帥說道:“昨日承國師尊命,五十名鐵甲軍拿住那個金毛道長。哪曉得那個道長又是一個王神姑。”國師道:“怎麽又是一個王神姑?”元帥道:“衹得一副披挂,皂羅袍,白玉帶,束發冠,哪裏有個道長皮兒罷。卻又不是一個王神姑?”國師老爺卻把個先轉南朝取真武爺的真性,收服了這個金毛道長,後轉南朝送真武爺的真性,敕封了張三峰各件的事故,細說了一遍。這一說不至緊,把二位元帥吃了老大的一驚,都說道:“有這等的事?國師老爺有這等的神通?”馬公公道:“終不然南京移在北京去了。卻不知北京城裏,比南京還是何如?”洪公公道:“北京城裏,不知司禮監做得何如?”侯公公道:“北京城裏,不知我們內相府做得何如?”王公公道:“北京城裏,不知可有南京的燒鵝、燒鴨、燒雞、燒蹄子麽?可有南京的壇酒、細酒、璧清酒、三白酒、靠櫃酒麽?”
  三寶老爺道:“你們有這些閑講,衹說這個金毛道長,怎麽不見了形影?”國師道:“比如得道的神仙屍解一般。”元帥道:“既如此,這道長再不來了。”國師道:“貧僧費盡了這許多心事,怎麽他又會來?”元帥道:“既如此,差哪一員將官進城去取下降書降表,倒換通關牒文,再往前去罷。”國師道:“且拿過那碧水神魚來,我這裏問它。”左右的解上碧水神魚來。國師道:“你是個甚麽魚?”神魚道:“小的是個碧水神魚。”國師道:“你原是個甚麽出身?”神魚道:“小的原是一條麯鱔修行了有千百多年,成了一條竜。成竜之後,卻又錯行了雨,玉皇大帝見責,貶小的做個碧水神魚。”國師道:“你當初為竜,怎麽今日又為魚?”神魚道:“連小的自己也不知道。就像魯牛哀得疾,七日化為虎。形體變易,爪牙施張,其兄將人槿而食之。當其為人,不知將為虎;當其為虎,不知將為人。”國師道:“你這千百年修行,分明也到好處,哪曉一旦成空。”神魚道:“小的正是習上千日不足,習下一日有餘。”國師道:“你還歸海去罷!”神魚道:“小的幸遇佛爺爺,望乞佛爺爺超度。”國師道:“你拿出手來,我與你一個字兒去罷。”碧水神魚伸起手來,接了佛爺爺一個字,叩頭而去。元帥道:“國師在上,怎麽得這個國王的降書降表?”國師道:“既沒有了金毛道長,但憑元帥高裁。”
  元帥實時傳下將令,着前後左右四營大都督,各領兵一枝,攻拔四門,務在旦夕,不得有違。又傳一道將令,着左右先鋒各領兵一枝,左右策應。將令已出,各將官領兵前去。未久之時,藍旗官報道:“左營大都督黃棟梁敗陣而歸,鬼見愁的疾雷錘都不濟事。”道猶未了,又有-個報道:“右營大都督金天雷敗陣而歸,神見鬼的任君銳也不怎麽。”道猶未了,又一個報道:“前營大都督應襲王良敗陣而歸,喜得流金馬瓜千裏馬還跑得快些。”道猶未了,又-個報道:“後營大都督武狀元唐英敗陣而歸,險些兒爛銀盔都丟掉了。”道猶未了,四營大都督敗陣而門,若不是個左右先鋒先後策應,就一敗塗地,無了無休。二位元帥方纔捉了金毛道長,討一個喜;聞着這-場兇報,又添了一憂。
  老爺道:“敢是金毛道長不曾死麽?”王爺道:“國師之言,豈有虛誑。衹問這些敗兵之將,便曉得是個甚麽緣由。”道猶未了,四營大都督一齊回話。元帥道:“怎麽你四個將官一齊敗陣?”四將道:“非幹末將們不纔敗陣,爭奈四門上四個將官,都是個天神天將,統領的都是些天兵天卒,末將們不是他的對頭,故此敗陣。”元帥道:“是個甚麽天神天將?”四將道:“東門上一員大將,自稱青毛道長;南門上一員大將,自稱紅毛道長;西門上一員大將,自稱白毛道長;北門上一員大將,自稱黑毛道長。都有三十多丈長,衹是面貌、服飾不同。一個噴火,一個就弄煙,一個呼風,一個就喚雨。任你有萬夫不當之勇,沒去用處,故此末將們大敗而回。”元帥道:“還請國師來,看他怎麽處治。”王爺道:“連日難為國師,不如去請天師來罷。”實時請到天師。
  天師不敢怠慢,收拾出馬。那四員番將看見天師,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齊吆喝道:“你做天師的人,怎麽枉刀殺人?”天師不知其情,劍頭上燒了一道飛符,遣下一員天將。天將還不曾看見來在那裏,東門上青毛道長狠一聲呼,衹見青天白日一個響雷:萬壑千峰起暮雲,乾坤倒影鑄氤氳。
  飄飄人世間鈞樂,霹靂天門謁帝君。
  雷響還不曾收聲,北門上黑毛道長狠一聲呼,衹見陰雲四塞,黑霧漫天:山川迷舊跡,雷電發先機。
  冉冉𠔌中起,遲遲雨後歸。
  挂林初作陣,披石忽成衣。
  豈是無心出,從竜願不違。
  濃雲深處,南門上紅毛道長狠是一聲呼,衹見劃喇-聲,爆出萬萬丈的火光:赫赫炎炎衹自猜,祝融飛下讀書臺。
  圓淵千裏傳焦石,武庫雙旌失舊釵。
  火光萬道,正在炎威猛烈之處,西門上白毛道長狠是一聲呼,衹見翻天覆地的雨倒將下來:陰雲特地鎖重城,寒雨通宵又徹明。
  茅屋人傢煙火冷,梨花院落夢魂驚。
  雷又響,火又燒,雲又黑,雨又大,四下子一齊來。
  天師倒也好笑,衹得撇卻青鬃馬,跨上草竜而起,歸到寶船上,見了元帥。元帥道:“天師出馬,功展何如?”天師道:“叵耐四個道長又是有些蹺蹊。”馬公公:“這些道長,敢是金毛道長的師弟麽?不是師弟,怎麽同着『毛道長』三個字?”洪公公道:“喜得還是個毛道長,若是個鬍子道長,還有些蹊蹺哩!”侯公公道:“衹是上鬍子道長還可得,若是下鬍子道長,還有些蹊蹺哩!”王公公道:“怎見得下鬍子道長,又還有些蹊蹺?”侯公公道:“你不記有個口號兒?”王公公道:“甚麽口號兒?”侯公公道:“一個嬌嬌,兩腿蹺蹺,三更四點,蠟燭倒澆。這卻不是下鬍子道長,又蹺蹊哩!”元帥道:“既是這些道長蹺蹊,還去請教國師罷。”天師道:“不消國師,貧道還有個處治。”
  到了明日,天師預先躡罡步鬥,咒劍書符,收定了元神,輪回了神將,卻纔出馬。四位道長看見個天師,就一擁而到。天師道:“你們站着,各顯神通,不許仍前這等撮煙弄火。”四將道:“我們就站着在這裏,你待何如?”天師起眼一瞧,衹見前面站着一個大將,自稱紅毛道長,身長三丈四尺,紅頭、紅臉、紅盔、紅甲、紅袍、紅袖。後面站着一個大將,自稱黑毛道長,身長三丈四尺,黑頭、黑臉、黑盔、黑甲、黑袍、黑袖。左邊站着一個大將,自稱青毛道長,身長三丈四尺,青頭、青臉、青盔、青甲、青袍、青袖。右邊站着一個大將,自稱白毛道長,身長三丈四尺,白頭、白臉、白盔、白甲、白袍、白袖。
  天師拿出手段來,照着前面的道長分頂一劍劈下來。這一劈就劈做兩個紅毛道長,都是一般樣兒長,一般樣兒紅頭、紅臉、紅盔、紅甲、紅袍、紅袖。天師掣過劍來,攔腰又一劍。這一劍就攔做四個紅毛道長,都是一般樣兒長,一般樣兒紅頭、紅臉、紅盔、紅甲、紅袍、紅袖。
  天師喝聲道:“咄!你把這分身法來謊我麽?”道猶未了,後面的黑毛道長高叫道:“你這牛鼻子道士,曉得甚麽分身法哩!”天師轉過手來,也是劈頭一劍。這一劍卻劈得巧,一劈劈做兩半個,一邊一隻眼,一半鼻子,一半口,一隻手,一隻腳。眼會看,鼻子會動,口會叫,手會掄槍,腳會跑路。天師掣過劍來,也是攔腰一劍。那一劍又攔得巧,攔得上一段,兩邊頭,兩邊胳膊,兩邊手,都懸在半天之上;下一段兩邊腰眼骨,兩邊腳孤拐,都跑在草地之下。頭也會搖,胳膊也會動,手也會舞,腰眼骨也會擺,腳也會走。
  天師喝聲道:“咄!你這妖邪術法,敢在我天師面前賣弄也!”道猶未了,左邊的青毛道長高叫道:“你這牛鼻子道士,何不早早的投降,免得受我一刀之苦!”天師惱起來,掃腳就是一劍。這一劍掃得又有些巧處,掃出一道青煙從地而起,起在半天雲裏。煙頭上坐着一個青毛道長,青頭、青臉、青盔、青甲、青袍、青袖,笑嘻嘻的叫道:“好牛鼻子道士,籽狠劍也!”天師也不答應他,又是掃腳一劍。這一劍,青煙就高一丈。又一劍,又高一丈。一直高在天頂上去了,那裏又有下手他好。天師道:“你也衹是這等的本領麽?”青毛道長道:“我怎麽沒有本領?”天師道:“你既是有些本領,怎麽跑出一溜煙來?”
  道猶未了,右邊白毛道長高叫道:“你這牛鼻子道士,說甚麽人跑出一溜煙來?”天師道:“你可吃得我這一劍起麽?劈頭就是一劍。這一劍去得兇,分頂就是兩道白氣衝天。兩道白氣上,就頂着兩個白毛道長。天師又是一劍,就是四道白氣衝天,四道白氣上,就站着四個白毛道長。天師又是一劍,就是八道白氣衝天,八道白氣上,就站着八個白毛道長。天師看見他來得兇,跨上草竜,徑趕到雲頭上。衹見四面八方都是些道長,也有長的,也有矮的,也有囫圇的,也有半邊的,也有兩架的,也有四架的,蜂擁而來。天師左一劍,右邊又擁來;右一劍,左邊又擁將來;前一劍,後邊又擁將來;後一劍,前邊又擁將來。正叫做:寡不敵衆,一不敵倆。天師沒奈何,衹得騰空而起,歸了寶船。
  到了明日,天師心裏想道:“這些毛道長分明是個邪門小術,怎麽不奈他何!我今番不免拿出個寶貝來耍他一耍,看是何如?”天師出馬,四個道長又是一擁而來。天師更不打話,袖兒裏撇出九竜神帕來,漫天一撇。天師心裏想道:“任你是個甚麽毛不毛,道長不道長,想也難脫我這個地網天羅。”把個九竜神帕收將回來,原來這些毛道長有好些弄嘴。怎麽好些弄嘴?一個在帕上,一個在帕下,一個在帕前,一個在帕後,一收收將回來。這正叫做: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哪裏有個甚麽道長?天師道:“看這些毛道長不出,盡有些本領哩!”沒奈何,衹得拜求國師。
  國師道:“一個金毛道長費了許多事,怎麽又有四個道長?待貧僧看他看兒,看是個甚麽出處。”實時高張慧眼,看了一回,衹見四個道長頂陽骨上俱有一道白氣。國師道:“這又是個甚麽天神天將,真費力也!”立地時刻叫過王明來,吩咐他拿了虎頭牌在手裏,摸進城去,且看國王何如。
  王明得令,一手拿了隱身草,一手拿了虎頭牌,進了城門,又進了朝門,一直走到番王殿上。番王正在坐朝,兩邊番文番武,番官番吏,都在那裏叩頭禮拜。王明心裏想道:“今番到好唵哆番王,取他首級,爭奈不曾帶得刀來。”想了一會,心裏說道:“也罷,我有個道理。”就要取出張刀,張開個大口,放出聲氣來,嘎嘎的大笑三聲,哭了三聲,把兩衹手左一掏,掏不着個刀,右一摸,摸不着個刀。心裏又說道:“人人都說是笑裏藏刀,我笑了三聲,偏不見個刀在哪裏。”這是自己心裏說話還不至緊,衹見個虎頭牌也就講起話來,說道:“王明哥,王明哥,你滿口裏都是些苦味,怎麽取得個刀出來?”王明說道:“怪哉!怪哉!一個虎頭牌也會講話。也罷,我問你,怎麽我口裏苦,就取不出個刀來?”虎頭說道:“你就不曾看過鬍三省《通鑒》?《通鑒》上說道:『口蜜腹劍。』你口裏沒有蜜,怎麽肚裏會有個刀?”王明道:“這個也講得有理。衹有一件,你不過是個畫成的老虎頭,怎麽須會搖,口會講話?”虎頭說道:“王明哥,你是個笑裏藏刀,我是個毛裏開口。”說得好笑,又笑了三聲。
  這一會兒笑了又說,說了又笑。自傢倒不覺得,卻把個番王番官都吃了好一嚇,都說道:“哪裏這等笑得好?哪裏這等說得好?”番王心上就疑起來,說道:“這個笑的說的,衹怕是南朝那個王明麽?”衆人聽見“王明”兩個字,你也把衹手去摩一摩頭,我也把衹手去抹一抹腦。你說道,還好哩,你的頭在哩!我說道,還好哩,我的腦在哩!王明說道:“一不做,二不休,今番要賣弄一個手段把他看看。”道猶未了,一手放下了隱身草,衹見真是一個王明,直挺挺的站在堂上。番王起眼看見是個王明,嚇得魂不附體,一轂碌爬起來,望後宮裏面衹是一跑。一邊跑着,一邊口裏叫值殿將軍拿住王明。值殿將軍又說得好,說道:“你的頭說是頭,生怕王明砍哩!我們的頭便不是頭,便不怕王明砍麽?”一聲吆喝,一擁而去。一座殿上,衹剩得一個王明。
  王明說道:“老虎不吃人,衹是壞了名色。這些人都不來相見,怎麽轉去回覆國師?也罷,不如與他講個和罷。”叫聲道:“國王,你出來,我有話和你講哩!”番王在裏面答應道:“我不出來,你會殺人哩!”王明道:“我刀也沒有,怎麽會殺人?”番王道:“我曉得殺人不用刀哩!”王明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說了不殺人,怎麽又幹這個勾當?”番王道:“你既是真不殺人,先叫我們的文武百官出來,我隨後就出來也。”王明又叫到文武百官。那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怕的是王明,都說道:“你南朝人說老實還不老實,前日走的有個樣在那裏。”王明說道:“我今番是真老實哩!”百官道:“你手裏拿着-個老虎,要吃人哩!還是說老實。”王明道:“你錯認了,我拿的不是老虎,是個虎頭牌。”衆官道:“虎頭牌是做甚麽的?”王明道:“是我元帥的頭行牌,上面寫着是下西洋的緣故。”衆官道:“既是寫着下西洋的緣故,你可念來,我們聽着。我們就好出來。”王明道:“既如此,我念來,你們聽着。”念說道:大明國朱皇帝駕下欽差徵西統兵招討大元帥某為撫夷取寶事:照得天朝歷代帝王傳國玉璽,歷千百年,遞相授受,奈被元順帝白象馱入西番。我大明皇帝盛德既膺天眷,宗器豈容久虛?為此欽差我等統領寶船千號,戰將千員,雄兵百萬,來下西洋,安撫夷邦,探問玉璽等。因奉此牌,仰各國國王及諸將領知悉:如遇寶船到日,許從實呈揭玉璽有無消息,此外別無事端。不許各國因緣為姦,另生議論,緻起爭端。敢有故違,一體徵剿不貸!須至牌者。
  衆官道:“你們戰將千員,敢是連着那道士、和尚數麽?”王明道:“出傢人怎麽算做個戰將。”衆官道:“你可算在裏面麽?”王明道:“我們不過是個小卒,衹可算在雄兵百萬裏面。”衆官聽知王明這幾句話,嚇得魂不附體,心裏想道:“這等的道士、僧傢,還不算做個將官,不知那戰將千員,還是怎麽狠哩!這等一個王明,衹算做雄兵百萬,卻不就有一百萬個王明,又不知如何狠哩!我們撒發國怎麽做得他的對頭。”卻一齊跑出來,一齊磕上幾個頭,都說道:“王將軍饒命罷!這一陣子爭鬥,非幹我們之事,都是總兵官和金毛道長的主意。”王明道:“以前的事俱罷了。衹如今四門上四個道長,又是哪裏來的?”衆官說道:“並不幹本國之事,俱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
  畢竟不知道這四個道長是哪裏來的?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