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57節:女追星賠父命誰之過?      柯雲路 Ke Yunlu

  (8)女追星賠父命誰之過?
  楊麗娟原本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也有着與同齡女孩一樣的快樂童年。但十幾年前的那場夢使她的命運徹底改變。她夢見了自己的偶像劉德華,夢中有一條神奇的蛇從劉德華那裏遊到自己身上。楊麗娟由此深信自己與偶像有特殊因緣。她因此放棄讀書將自己關進小屋,用十幾年的時間守候着這個美麗的夢想。其間她的父母節衣縮食,以至連中國人最看重的房子都被賣掉,為的是籌錢幫助女兒進京赴港。
  ——他們相信,衹要見到劉德華,餘下的事情就會順理成章。
  然而命運偏就如此殘酷,儘管耗盡了傢財,儘管數度赴京赴港,除了遠遠的在演唱會上看到偶像模模糊糊的身影,女孩離夢想的實現似乎越來越遠。直到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偶像,距離近到可以肩並肩一起照相,然而那個夢呢,卻到了醒來的時候。
  對於楊麗娟的父親遺書,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解讀。
  我倒傾嚮於那是父親的一種絶望。他已經年近七十,如任何一個普通父親一樣,在子女身上寄托着種種期望。他終於明白那衹是幻想,而且絶對不能實現時,他已無法面對。作為一個溺愛着女兒的父親,他也許在選擇自殺時還存留着些許希冀,以此决絶的行為為女兒再爭取一點機會。
  追星是傳媒時代很普遍的現象,比較極端的是震驚世界的裏根總統遇刺案。年輕的美國小夥子欣剋利因為想引起一位著名女星的註意,特意模仿了她在電影中角色的行為——行刺。記得當年美國對此案的判决出人意料,欣剋利因其精神問題被免予起訴。許多中國人還曾對此結果大惑不解,刺殺總統的大罪竟能以如此“仁慈”的方式收場,莫非欣剋利富有的父親用錢買通了法官?
  無論如何,追星是一種年輕的行為,浪漫美麗並且有着巨大的能量。
  楊麗娟的夢想並不是孤立事件,相信許多粉絲都有過同類夢想。但隨着他們的成長成熟,這種夢想會逐漸落到地上。或淡化為如煙往事,或結合現實轉化成一些比較實際的目標。
  十幾年前我到深圳,曾認識一對走到哪裏都很搶眼的戀人。女孩當着男友的面告訴我,當年她看了《新星》,十分愛慕崇拜李嚮南,後來長大了,她找愛人的標準之一就是外貌要像李嚮南的扮演者周裏京。男孩確實很像周裏京。我為這對年輕人祝福,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但那位女孩若當年一定要把周裏京當做“非他不嫁”的戀愛對象不懈追求,那難免也是楊麗娟的悲劇。
  楊麗娟事件目前還未收場,正成為時下媒體重點追擊的新聞事件。
  希望媒體對此類事件的報道負起更多責任。已有不少社會學者呼籲對青少年的追星行為進行正確引導,亦有心理學家指出楊麗娟及其父母在心理及人格上的某種偏執和不健全。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激烈,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大問題,理應引起更廣泛的重視。
  從心理學意義上講,楊麗娟當年的夢非常容易解讀:那衹是一個少女的性幻想。
  假如在楊麗娟剛剛退學時,當地教育部門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假如媒體在過去幾年報道此事件時,就有相關的社會機構介入,深入分析楊麗娟現象形成的原因,並且幫助這個家庭走出誤區,悲劇或許能夠避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