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思考 》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
第57節:第七章 價值的翻轉(6)
周國平 Zhou Guoping
"從前對上帝的褻瀆是最大的褻瀆,可是上帝死了,這些褻瀆者也隨之死了。現在褻瀆大地和崇拜高於大地意義的不可探究之物是最可怕的!"〔2〕《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尼采全集》第6捲,第13-14、16頁。
尼采一再呼籲: 不要在地球之外尋找一個捐軀和犧牲的理由,"衹為大地而犧牲"〔2〕;"不要再把頭顱埋進天界事物的沙磧中,而要自由地昂起這頭顱,一顆人間的頭顱,它為大地創造了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來世論者》。《尼采全集》第6捲,第43頁。
尼采所要建立的新道德,就是以"忠實於大地"為宗旨,"它不是引導我出世和達到天堂的路標",而是一種"地上的道德"。《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快樂和激情》。《尼采全集》第6捲,第49-50頁。過去有多少道德都飛離大地,飄失而迷途了,現在我們要引導飄失的道德"返回大地","返回肉體和生命","這樣它就可以給大地以它的意義,一種人類的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貽贈的道德》。《尼采全集》第6捲,第112頁。
"忠實於大地",用尼采另一個形象的表述來說,就是要"傾聽健康肉體的聲音",這是更真實更純潔的聲音,"它說着大地的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來世論者》。《尼采全集》第6捲,第45頁。
大地,生命,肉體,--這就是現實的人生。人生的價值就在於這現實的人生,而不在於任何超驗的世界。在尼采看來,道德的使命並非要把一種超驗的目標強加於人生,給生命戴上絶對命令的枷鎖,而是要順應生命之自然,為人生探尋和創造一種現實的意義。"不要在道德上超過你們的能力!不要尋求違反你們的可能性的東西!"《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高貴的人》。《尼采全集》第6捲,第424頁。尼采着重生命的自我超越,但超越以生命的肯定為前提。"忠實於大地",就是要肯定生命,肯定人的塵世生活。
基督教道德的要害恰恰在於否定生命,否定人生。尼采無數次地指出,基督教是違背自然的,"上帝這個概念是作為與生命相對立的概念發明的"《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81頁。,上帝是"生命的最大敵人",《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20頁。是"迄今為止對生存的最大異議",《尼采全集》第8捲,第101頁。"'上帝的王國'在哪裏開始,生命就在哪裏結束……"《尼采全集》第8捲,第88頁。
早在文藝復興時代,資産階級人文主義者就已經開始批判教會對於人的塵世欲望的壓製了。尼采的特點在於,第一,他直截了當地把基督教歸結為一種道德觀念:"基督教的教義僅僅是倫理,衹想成為倫理",即成為支配人類行為的絶對標準。《自我批判的嘗試》第5節。《尼采選集》第1捲,第14頁。而且,很少有人如此醒目地揭穿這種倫理的反對生命、嚮生命復仇的實質。第二,尼采並不滿足於指出基督教倫理壓製人的生命本能的事實,還相當透徹地分析了基督教倫理得以長期統治歐洲的心理機製,即在於使人産生一種罪惡感,由這種罪惡感而形成一種懦弱順從的奴隸性格。
要造成一種普遍的罪惡感,還有什麽比把生命本能、自然衝動宣佈為罪惡更好的辦法呢?其實,無論西方還是東方,傳統道德采取的都是這個辦法。而衹要把生命本能視為罪惡,倫理就必然帶有宗教性質。尼采的批判實際上也不限於基督教,而擴大到了佛教、印度教,指出歷來一切倫理都具有這種反自然的性質。在生命本能中,性本能又被視為最不潔、最見不得人的罪惡。當這樣一種人人必有的經常的情欲被宣佈為恥辱,把它變成內心痛苦的根源,也就使人人內心的痛苦必有化經常化了。〔3〕參看《朝霞》第76節。尤其是在女子教育中,傳統道德更是竭力使她們對性欲無知並且視為最可怕的恥辱,而結婚卻閃電式地把她們投入性生活之中,兩相衝突,在她們心理上造成病態的癥結。這是一般女子比男子更懦弱順從的重要原因。參看《快樂的科學》第71節。
尼采認為,作為生命先决條件的性欲之滿足,自己快樂同時又使人快樂,實屬自然界中不可多見的好意安排。〔3〕這衹是一個典型事例,說明傳統道德對於凡能使人享受到生命歡樂的行為都加以貶斥。生命原是一股快樂的源泉,卻被道德的侮衊弄髒了。結果,自有人類以來,人類的自我享樂實在太少,這是"祖傳的罪過"。參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同情者》。基督教把生命的歡樂變成了犯罪的恐懼。自然衝動本不可遏止,可是人們不能輕鬆愉快地加以滿足,卻是心懷疑懼和顧忌,害怕幻想中的"罪惡",陷入不可自拔的內心衝突之中。壓製本能,導致肉體的衰弱;順應本能,又産生精神的自責。事實上,壓製仍難免內心的痛苦,因為禁欲並不能使欲望消失,罪惡感依然存在;順應仍損害着肉體的機能,因為帶着罪惡感順應,不可能有真正的滿足。反正是身心俱傷,人生樂趣掃地以盡。所以尼采說,倫理"把人的靈魂和肉體都弄得衰弱了"。《朝霞》第163節。基督教"把最高的恐怖",即對生命自身的恐怖,"高懸在人類之上作為至高的道德法則,因此,不僅個人、民族,而且全人類的想象都迷離失措了!"《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79-480頁。這就是基督教倫理發生巨大作用的心理機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紀念版感言(1) | 第2節:紀念版感言(2) | 第3節:汝信為初版寫的序 | 第4節:前言 | 第5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1) | 第6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2) | 第7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3) | 第8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4) | 第9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5) | 第10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6) | 第11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7) | 第12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1) | 第13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2) | 第14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3) | 第15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4) | 第16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5) | 第17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6) | 第18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7) | 第19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1) | 第20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2) | 第21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3) | 第22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4) | 第23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5) | 第24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