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李敖大傳 》
第57節: 護衛思想導師殷海光(7)
汪幸福 Wang Xingfu
後來,他提出請殷海光為美國哈佛大學寫一部《中國近代思想史》,寫作期間的一切費用,由哈佛大學提供。這樣,哈佛大學幫助殷海光就名正言順了。
在費正清等人的幫助下,1968年3月,哈佛大學一次給殷海光寄研究費1000美元。那時的1000美元,是個不小的數字。這筆錢對殷海光是雪中送炭,幫助他度過了一段最睏難的時光。
後來,費正清到臺灣訪問時,想起正在受難的老朋友殷海光,很想見一下面。
一天,費正清對李敖說:“殷海光教授住在哪兒?”
李敖說:“臺北溫州街臺大宿舍。”
“請你帶我去看看他。”
“可以。”
在李敖的帶領下,費正清見到了殷海光。
兩人在一起交談了兩個多小時。談完之後,殷海光要留費正清和李敖吃飯,費正清不同意,他要作東,請殷海光與李敖一起到臺北南港去吃一頓飯。
在南港吃飯時,李敖想起殷海光過去請他幫忙在美國找學術機構支援一下的話時,小聲對費正清說:“我們的殷教授現在失了業,經濟上很睏難,你能否利用你在美國的影響,請一些學術研究單位援助一下殷教授呢?”
費正清對李敖說:“我已想辦法幫助了他。”
李敖聽了,心裏一驚,而且頗不高興。他認為,殷海光得到費正清的幫助後,不應瞞着他。因為,《自由中國》被國民黨封殺後,殷海光的文章無處發表,著作無處出版,他利用關係,在臺北文星書店幫助殷海光出版了4本書,而且暗中貼了不少的錢。殷門弟子中,衹有他纔這樣捨已地幫助老師。
由於有外國人在場,又正在吃飯,李敖心裏對殷海光有意見,忍着未作聲。事後,李敖對朋友黃三抱怨說:“殷教授這件事做得太不好。他拿了費正清的研究費,對我一聲不吭,害得我們還拼命替他設法幫忙,這算什麽人!”
黃三見李敖氣得很厲害,勸了他好一陣,纔使他平靜下來。
60年代中期,殷海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術研究上。
他沒有另外的收入,想通過寫書搞點學術成果或賺點稿費解决生活上的睏難。
李敖全力支持他寫書。他認為,圍困中的老師成了國民黨的大敵,演講不能作,社會活動無法開展,投稿無處要,衹有走學術研究之路。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他寫成一部50多萬字的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此書完稿後,他交給李敖看,並希望他提一些意見,以便他修改。
李敖看過書稿,認為這部書未寫好,並將自己的看法告訴了殷海光。
殷海光聽了,問他問題在哪裏,李敖直言不諱地說:“到處是鋼筋,水泥卻嚴重缺貨。這部書想要改好,也很難。如果要我幫你出版,我衹好照你原稿付印。”
李敖的態度,使殷海光很失望。殷海光盯着弟子,老半天不知說什麽好。
李敖又對殷海光說:“殷教授長期研究西方哲學,外國書讀得多,中國書讀得少,寫中國文化這樣的大題目,沒有很好的中文底子是不行的。現在一下子要看很多的中國書,又不現實。”
殷海光冷靜地考慮了一陣,不同意李敖對《中國文化的展望》的評價。為避免刺激李敖,他沒有作聲。
李敖對《中國文化的展望》雖然頗不滿意,但為成全老師,他又四處活動,爭取使《中國文化的展望》能順利出版。
那時,臺灣各出版社都怕出殷海光的書,李敖衹好繼續找文星書店發行人、出版傢肖孟能幫忙。肖孟能一聽說是殷海光寫的書,既怕當局查封、罰款,又怕讀者不敢購買而滯銷虧本。
為了幫助老師,李敖不停地找肖孟能勸說,並答應拿一部分錢出來作為稿費補貼,保證出版社不做賠本生意,肖孟能纔同意出版這部書。
李敖對殷著的看法雖然偏激,誠心幫助老師的精神,卻又再難找到第二人。
《中國文化的展望》在李敖的幫助下,終於出版了。書一面世,臺灣、香港學界好評如潮,著名學者金耀基、許倬雲還在報刊上寫了贊頌文章,說《中國文化的展望》是港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座里程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文出版社 |
|
|
第1節:引子 | 第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 | 第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2) | 第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3) | 第5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4) | 第6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5) | 第7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6) | 第8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7) | 第9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8) | 第10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9) | 第11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0) | 第1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1) | 第1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2) | 第1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3) | 第1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 | 第16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2) | 第17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3) | 第18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4) | 第19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5) | 第20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6) | 第21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7) | 第22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8) | 第23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9) | 第24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0)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