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五編 文化薈萃(6)
董耀會 Dong Yaohui
中央電視臺在1985年春節,曾以長城為主題舉辦了一次徵聯活動,這不僅是對中華民族國寶偉大長城的歌頌,而且也是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一種新的開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組織者共收到了70000多副應徵聯,應徵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立意新穎,最短的為四言聯,最長的上下聯共達千言,突出了“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時代精神。其中獲一等奬的5副佳聯是“四序更新,巍巍乎,萬裏長城,三春不老;一元復始,燦燦兮,千年古國,九鼎生光”;“衆志奏奇功,古跡重光,碑樹北陲多睿智;冰源開偉業,新春初度,譽滿南極領風流”;“崇山西越,滄海東臨,明月雄關,猶想當年鼙鼓;曉色晴開,春風漫度,柳枝清笛,還聽今日笙歌”;“修我長城,蕩蕩焉,非懷柔安邊;乃舉十億神州,欲駕雲竜奔旭日。愛餘古國,拳拳也,誠居庸望遠;定開四化偉業,當招彩鳳伴春光”;“水木榮春暉,柳外東風花外雨;江南留勝跡,秦時明月漢時關”。這次徵聯活動中的獲奬對聯已被收錄在《長城楹聯薈萃》一書。
長城區域的戲麯劇種主要有哪幾種?
長城區域的大小劇種有121個,約占全國劇種總數的32%。這些劇種在形成發展中,因受歷史條件、地理位置、藝術流派、民情民俗等條件影響,除具備戲麯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徵外,在語言、音樂、表演等方面又各具特色。如這一區域的梆子腔、皮簧腔、亂彈腔、花鼓戲、道情戲、秧歌戲等聲腔劇種。形成於甘肅的劇種有隴劇、隴南影子戲、高山戲、隴南花燈戲、甘肅麯子戲和寧夏地攤戲。陝西有秦腔,山西有中路、蒲州、北路、上黨四大梆子,以及揚高戲、平陸高調、鳳臺小戲、拉呼戲和一些地方特點鮮明的秧歌劇、道情戲、花鼓戲,計30餘個。二人臺,又稱打玩意、蒙古麯。形成於河北的劇種約有30種,其中既有北昆、高腔、絲弦、老調、亂彈、河北梆子、武安平調一類的古老大劇種,又有四股弦、定縣秧歌、武安落子一類地方的小戲,此外還有近代新興的大劇種評劇。形成於北京的劇種有京劇、麯劇。形成於遼寧地區的劇種有海城喇叭戲、遼南戲、凌源影調戲、阜新蒙古劇及二人轉等。
著名的歌麯《長城謠》創作於何時?
《長城謠》由劉雪庵作麯,潘子農作詞。1937年“七七事變”後作於上海,是為影片《關山萬裏》寫的主題歌。電影沒有拍成,此麯卻不脛而走,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歌麯以萬裏長城起興,抒發了中國人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控訴了敵寇對中國的蹂躪,表達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同仇敵愾、打敗侵略者、收復國土的决心。
《長城交響樂》是怎樣一部音樂作品?
《長城交響樂》是著名作麯傢杜鳴心於1988年秋完成的一部音樂作品。作者藉交響樂豐富的表現手段,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對中華文明的象徵長城的形與貌作了生動的刻畫,對其豐富的內涵作了深入的開掘。分別以形、情、神、魂作為4個樂章的音樂內涵,對長城“環宇稱雄”的英姿、“萬古淪桑”的歷史、“一鎖群山”的神貌,“再振雄風”的精神,作了細緻入微的刻畫。整個作品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洗練、形象集中,喚起人們心靈深處的共鳴,有着很強的感染力。1988年10月28日,該作品被香港管弦樂團列為“杜鳴心作品音樂會”壓軸節目在香港首演,受到觀衆由衷的贊嘆。
《長城隨想麯》為什麽被評為全國音樂作品一等奬?
《長城隨想麯》是著名作麯傢劉文金創作的一部二鬍協奏麯。全麯分為關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遙望篇四個樂章,以寫意的手法,對長城這條奔騰的“東方巨竜”所寓涵的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抵禦外侮、衆志成城、自強不息的精神,進行了熱情的謳歌和贊頌。作品大量吸收了民間音樂、說唱、戲麯的表現手法,並運用了西洋協奏麯樂章間的對比性原則,在速度、力度、調式、調性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設計和佈局。整部作品所采取的是中國傳統樂麯中常見的單主題連綿不斷自由發展的結構方式,在主題的變奏、更新的過程中,逐漸賦予新的因素、造成音樂的內在動力感。作品還運用了半音階、全音階進行,加強調式交替在音樂發展中的作用,這些大膽的嘗試對提高民族器樂樂麯的創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義。由此,《長城隨想麯》在1983年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評比中,受到評委的高度贊譽,榮獲民族器樂一等奬。
百米畫捲《萬裏長城》作者是誰?
百米長捲《萬裏長城》的作者是國畫傢孫芳,他是河北省青縣人,1959年考入河北美術學院繪畫係,畢業後從事藝術教育和創作,現為天津城建學院教授。畫傢從1984年10月至1985年11月對長城進行全綫考察,作彩墨寫生737張,速寫497幅,記錄有關長城文字10餘萬言。在此基礎上,傾盡全部心血,夜以繼日,創造完成了這幅巨型百米畫捲。該畫以作者進行萬裏長城考察寫生的行程和所歷季節的順序,結構成萬裏長城秋鼕春夏四時圖景,真實全面地描繪了不同地區、不同特色的長城建築和長城的雄偉風貌,藝術地再現了萬裏長城這一人類偉大歷史遺産。畫捲在技法的處理上運用了不少探索性的新的藝術語言,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故此榮獲1991年第二屆世界和平文化大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