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
芒
马未都 Ma Weidou
北宋中期以后,定窑突然采用一种新的工艺,叫覆烧。覆烧,就是扣过来烧。瓷器一般都是正烧,足在下,口在上。到了北宋中期,定窑突然覆烧了,扣着烧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是足部的地方,就有满釉了。但是口变成了涩圈,没釉。涩圈是为了镶口,可以镶一个铜口、银口、金口,镶口是一种时髦。定窑的涩口,后来被认为是缺陷,因为在清洗当中不太容易被洗干净。所以定窑在覆烧一段时间后,尤其北宋晚期到南宋这一段时期后,它逐渐又恢复到正烧了。从科技史上讲,覆烧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产量。比如碗都是扣着,一个扣一个,可以减少体积,提高产量。涩口在北宋中期以后开始流行,从宫廷一直流行到民间。影响到南宋时期的其他窑口,比如景德镇的影青,也大量出现涩口。
史书上记载:“定器有芒不堪用。”过去的解释,“芒”就是说芒口,涩口,不好用,所以改烧青瓷。后来我查了大量史书,发现这个解释有一定的问题。我个人倾向于这个“芒”指光芒。为什么呢?定器是白瓷,刺眼。因为宋徽宗崇尚青瓷,他会认为白瓷刺眼,所以“不堪用”,而用大量青瓷来替代。
定器有芒,并非因为工艺的问题,有这么几点理由:一、如果是覆烧的工艺出现问题,很简单,把它正过来烧就是了。二、查遍所有的辞书,包括一些古书,“芒”这个字的解释里没有涩口一解,只有我们后人生这样的解释。三、就是我刚才说的,白瓷与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开始冲突,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今天艺术品的欣赏范围非常广泛,但在古代,可供艺术陈设的东西没有现在这么多,他们的审美目标都比较集中。尤其宫廷当中,使用哪种瓷器都是皇家去定调子。皇家谁去定调子?皇上。皇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只要他欣赏某一种东西,所有的人都会跟上,就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当皇上对白瓷没有兴趣,一定会改为青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 甘肃彩陶 | 秦砖汉瓦 | 文物的证据—马镫 | 秦兵马俑(1) | 秦始皇的贡献 | 汉俑 | 市场上的陶俑 | 釉陶 | 唐三彩 | 唐人爱马 | 唐三彩马 | 陶与瓷的区别 | 瓷器的优势 | 原始青瓷 | 三国两晋南北朝 | 动物造型流行 | 虎子 | 唐朝盛世 | 南青北白 | 南青—越窑 | 北白—邢窑 | 长沙窑 鲁山花瓷 | 法门寺秘色瓷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