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喪傢狗 Funeral home dog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零 Li Ling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郭店楚簡《尊德義》:“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與此相近。
“由之”,一般以為是用之的意思。這個詞已見於《學而》1.12。《學而》1.12的“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由之”是指順道而行,這裏則是指按統治者的意志辦事,叫幹什麽幹什麽。
統治者講,不平等有合理性,主要是着眼於人類實際存在的不平等,如出身、財富、權勢和道德,還有體力、智力和性別差異,特別是智力。當父母的往往認為,小孩懂屁事,用不着跟他講大道理。當丈夫的往往認為,女人都是頭髮長,見識短,也是能哄就哄,用不着跟她講大道理。〔1〕
古代統治者對他的子民,也往往作如是想———誰讓他們沒頭腦。
孔子認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塗蛋,衹能聽喝,聽上等聰明蛋即貴族統治者擺布,而不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做,即“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17.4)。孟子也說“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孟子?盡心下》)。這話很難聽,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認的常識。大傢讀法傢的書,也能讀到類似的話。如《商君書?更法》的名言“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就是體現這類看法;《孫子?九地》有“愚兵投險”之術,把帶領士兵到敵國作戰比作趕羊,“如登高而去梯,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也是出於同樣的看法。講愚民政策,何止秦始皇,還包括很多我們稱為知識分子的聰明人。
“批林批孔”時期,這話是批判對象,他們批別的冤枉,批這話沒錯。魯迅討論過愚民政策,他說古往今來的統治者,都希望民盡其力而沒頭腦,但老百姓真的把大腦去掉,也就不能盡力。你要馬兒跑,馬兒要吃草;你要人出力,不能沒頭腦。
專製好像一次性抵押的包辦婚姻,“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民主好像兩相情願的自由戀愛,不合適了,隨時分手。但即使現代,民意也是操控於最有勢力的利益集團,愚民的陰影仍揮之不去。
專製是古代的愚民政策,民主的名義下也有愚民政策,受騙總是老百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註:〔1〕我國古代,講尊老愛幼,認為老人雖不免於糊塗,原來卻可能聰明;小孩雖不懂事,但來日方長,衹要是男的,就有優越性。女人,除秀色可餐,很少被人提及。
8.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這話說給誰聽?統治者,還是他的學生?恐怕是學生。孔子有很多窮學生。
“好勇疾貧”,主要是講窮人不安其貧,積怨太深。“好勇”是暴力傾嚮,“疾貧”是恨自己太窮。苦大仇深,訴諸暴力,當然會出亂子。古代如此,現代也如此。“人而不仁”,主要是講富人不仁,不拿窮人當人,為富不仁。窮人恨富人,再自然不過,但恨得太深,就會出亂子。窮人困苦無告,好勇不行,恨自己窮不行,恨富人富也不行,這些都會造成亂,那該怎麽辦?孔子沒說。
我替他說,忍着吧。(好勇疾貧是動亂的根源)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這裏的“周公”是指周公旦。孔子說,縱有周公的才華,如果有驕傲和吝嗇的毛病,優點再多,也不足觀。周公出名,是忍辱負重。
驕奢淫逸,為富不仁,是孔子所痛恨。孔子少時貧且賤,貴族的傲慢與偏見,讓他刻骨銘心。在《論語》中,他總是批評這種傲慢與偏見,為什麽?現在我明白了,他的話,有心理創傷。
恨貴族,模仿貴族,報復貴族,是於連的悲劇。孔子想做真君子,有周公之才美,忍辱負重;無陽貨之傲慢,仗勢欺人,不容易。(戒驕戒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李零簡介及自序(1) | 自序(2) | 自序(3) | 自序(4) | 自序(5) | 為什麽我要讀《論語》(1) | 為什麽我要讀《論語》(2) | 孔子獲罪的原因(1) | 孔子獲罪的原因(2) |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1) |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2) | 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 | 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 |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 |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 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 禮之用,和為貴(1) | 禮之用,和為貴(2) |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 |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1) |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2) | 怎麽消滅無恥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