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禪裏禪外悟人生   》 第57節:弘一大師晚晴集(2)      李叔同 Li Shutong

  26、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雲峰禪師)
  27、瑣瑣含生營營來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蕩,竟何所之?夢中復夢,長夜冥冥,執虛為實,曾無覺日,不有出世之大覺大聖,其孰與而覺之歟?(仁潮禪師)
  28、縱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方便製抑,自勸自心。(妙禪師)
  29、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蓮池大師)
  30、達宿緣之自緻,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蓮池大師)
  31、伊庵權禪師用功甚銳。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衹恁麽空過,未知來日工夫如何?師在衆,不與人交一言。(蓮池大師)
  32、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鼕,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蓮池大師)
  33、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捨舊圖新,幸勿自誤!(袁了凡)
  34、衹“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嚮道,不得再誤!(西方確指)
  35、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於外,未久必敗。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絶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36、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贊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蕅益大師)
  37、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作一超方特達之觀。(蕅益大師)
  38、善友罕逢,惡緣偏盛,非咬釘嚼鐵,刻骨鏤心,何以自拔哉?(蕅益大師)
  39、何不趁早放下幻夢塵勞,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師)
  40、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蕅益大師)
  41、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師)
  42、籬菊數莖隨上下,無心整理任他黃,後先不與時花競,自吐霜中一段香。(誦帚襌師)
  43、從今以後,願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嚮廚房竈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44、幸賴善緣得聞法要,此千生萬劫轉凡成聖之時。尚復徘徊歧路,乍前乍卻,則更歷千生萬劫,亦如是而止耳!況輾轉淪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45、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猶復熙熙如登春臺,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彭二林)
  46、汝信心頗深,但好張羅及好遊、好結交,實為修行一大障,祈沉潛杜默,則其益無量。戒之!(印光大師)
  47、汝是何等根機,而欲法法鹹通耶?其急切紛擾,久則或緻失心。(印光大師)
  48、當主敬存誠,於二六時中,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印光大師)
  49、直須將一個死字挂到額顱上。(印光大師)
  50、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竪如拔出者。當知此人,此過去宿命已作佛道來也。(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依迦纔淨土論引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第2節:序言一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1)
第3節:序言一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2)第4節:序言二 弘一大師書畫金石音樂展弁言--趙樸初
第5節:序言三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朱光潛第6節:序言四 弘一法師之出傢--夏丏尊
第7節:佛法大意第8節:佛法十疑略釋(1)
第9節:佛法十疑略釋(2)第10節:佛法宗派大概(1)
第11節:佛法宗派大概(2)第12節:佛法學習初步
第13節:佛教之簡易修持法第14節:常隨佛學
第15節:切莫誤解佛教(1)第16節:切莫誤解佛教(2)
第17節:切莫誤解佛教(3)第18節:切莫誤解佛教(4)
第19節:切莫誤解佛教(5)第20節:受十善戒法
第21節:授三皈依大意第22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1)
第23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2)第24節:改習慣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