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 》
第57節:“理想”的誤區
梁曉聲 Liang Xiaosheng
“理想”的誤區
依我看來,“理想”這一詞的詞性,是不太好一言以蔽之地確定的。我總覺得它也可以被當成形容詞。因為它所意象着的目標必是引誘人的。它還可以被當成動詞。起碼可以被當成動詞的前導詞。因為有了理想往往接着便有追求。追求跟着理想走。
人類有理想,國傢有理想,民族有理想,每一個具體的個人,通常也都有理想。
而具體的個人的理想,皆以他人的人生作參照。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一些人,一出生就已經是貴族了,甚至是王儲,或公主……
有一些人,一出生就已經是億萬富豪了,因為他或她命中註定是龐大遺産的繼承者……
有一些人,生逢其時,吉星高照,以幾十年的苦心經營,終換來了纍纍商業碩果……
有一些人,靠着天才的頭腦,抓住了機遇,成了發明傢,名下的專利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滾滾錢鈔……
有一些人,賴父輩的傢族的權力背景而立,捷足易蹬,僅僅幾步就走嚮了奢侈的生活水平……
有一些人,受“上帝”的青睞,胎裏帶着優秀的藝術細胞,於是而名而富……
有一些人,由時代所選擇,青年得志,功名利祿集齊一身……
商業時代的媒體,一嚮對這一些人大加宣傳。仿佛他們的人生,既不但是大傢的人生的樣板,也是大傢衹要有志氣,便都可以追求到的“理想”似的。
這一種宣傳的弊端是,使我們這個時代的,尤其是中國的青少年群體之相當多的一部分,陷於對社會普遍規律對人生普遍規律的基本認識的誤區。
我這樣說,並不意味着我對以上“一些”人之人生持什麽否定的態度。我又不是傻瓜,和每一個不是傻瓜的人一樣,毫無保留地認為以上“一些”人的人生,乃是極其幸運的人生。誰若能成為以上“一些”人中的任何一類,無疑將活得特別瀟灑。那樣的人生確是一種福分。姑且不論那樣的人生也包含着可敬的或可悲的付出。
我要指出的是,那樣“一些”人,實在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極少數的一類人。統統加起來,也衹不過是幾百萬分之一。這還是指那樣“一些”人中的“普通”類型。至於那樣“一些”人中的佼佼者,則就是千萬分之一了。比如整個亞洲半個世紀以來衹出了一位李嘉誠和一位成竜。
那樣“一些”人之人生,有的足以為我們提供成功人生的經驗,有的卻幾乎沒有任何可比因素。時代往往一次性地成全“一些”人的人生。時代完成它那一種使命,往往要具備不少先决的條件。時過境遷,條件改變了,那樣“一些”人的人生,便非是靠志氣和經驗所能“復製”的了,衹在精神激勵的方面有“超現實”的積極意義了……
我主張有理想有志氣的青少年,不必一味仰視着那樣“一些”人開始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而首先要掃視一下自己的周圍再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再决定自己的人生究竟該怎麽走。
掃視一下自己的周圍便會發展,許許多多堪稱優秀的男人或女人,在物質生活方面,其實都正過着僅比一般生活水平稍高一點兒的生活。他們畢業於名牌大學,他們留過學,他們有雙學位甚至頂尖級的高學位,他們敬業而且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成就,他們已經青春不再人屆中年,他們有才華和才幹,也有所謂的“知産”……
但他們確乎的非是富有的“一些”人。
他們的月薪相對高點,但絶非“大款”。
他們住的相對寬敞但絶不敢奢想別墅。
他們買得起私車但必是“捷達”或“普桑”。
他們的人生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少說是在大學畢業後靠了五年的努力,多說靠了十年十五年的努力……
如果算上他們從小學考初中,從初中考高中,從高中考大學,進而考碩考博所付出的孜孜不倦絲毫也不敢懈怠的學習方面的努力,那他們為已達到的現狀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付出了多麽沉甸甸的代價可想而知……
對於最最廣大的中國人而言,沒有他們那一種付出和努力,欲使自己的人生達到他們那樣的程度也簡直是異想天開!
或曰:那也算是成功的人生嗎?
究竟可不可以算是成功的人生我不敢妄下斷言。
但我知道,那一種人生在中國已是很不容易爭取到的人生。
即使在日本,在美國,在我們的同胞世代生存的香港和臺灣,普遍的努力的人生,也衹不過便是那樣的……
我主張正為自己的人生蓄力儲智的青少年,首先應將這樣的人生定為追求的目標。它近些。對它的追求也現實些。
我並不是在主張無為的人生。
我衹不過主張人生目標的追求要分階段,每一階段都要腳踏實地去走。
至於更高的人生的目標,更大的人生的志嚮,似應在接近了最近最現實的人生目標以後再擬計劃……
這便是我認為的社會的普遍規律和人生的普遍規律。
倘連普遍都還難以超越,竟終日仰視“一些”人的極個別的人生,並且非那一種“理想”而不“追求”,則也許最終連擁有普遍的人生的資格都斷送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時代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兒 | 第2節:筆 | 第3節:我和橘皮的往事 | 第4節:“過年”的斷想 | 第5節:我的小學(1) | 第6節:我的小學(2) | 第7節:我的小學(3) | 第8節:我的小學(4) | 第9節:我的小學(5) | 第10節:時間即“上帝” | 第11節:讓我遲鈍(1) | 第12節:讓我遲鈍(2) | 第13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1) | 第14節:我的第一位責任編輯(2) | 第15節:“剋隆”一個我 | 第16節:我與兒子 | 第17節:我開始告訴兒子 | 第18節:心靈的花園(1) | 第19節:心靈的花園(2) | 第20節:體恤兒子 | 第21節:父親的遺物(1) | 第22節:父親的遺物(2) | 第23節:給兒子的留言(1) | 第24節:給兒子的留言(2)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