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臺灣現代民歌三十年:遙遠的鄉愁   》 第57節:第四章 蛻變(1)      公路 Gong Lu

  第四章 蛻變
  (1980年代的國語流行音樂) 一生中也許還會去許多地方,生命的場景也許還會不斷轉換,你我的故事,有着各自的開端和結束,但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會唱同樣的歌。
  我們有同樣的溫度,我們並不孤獨。
  --音樂人 蘇來
  1980年,校園民歌運動的積極參與者段鐘潭與段鐘沂以原《滾石》雜志為基礎,創辦了臺灣滾石唱片公司,並交由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BMG發行。民歌時代極具影響力的歌手張艾嘉轉投滾石旗下,由當時初出茅廬的羅大佑擔任製作人,推出個人專輯《童年》。雖然唱片中大部分作品依舊沿襲了民歌的麯式,但像《大傢一起來》、《小天使》、《春望》等作品均以極富現代韻味的編麯、錄音手法,給人以完全耳目一新的感覺。張艾嘉推出的由李宗盛製作的《忙與盲》則已完全進入流行音樂的領域,這張唱片試圖探討都市中産生活的狀態,忙碌的工作以及盲目的愛情,"忙得分不歡喜和憂傷",從側面反映了臺灣經濟繁榮後帶來的某種弊端。
  1982年,同是校園民歌運動重要人物的吳楚楚和彭國華從滾石唱片出走,創立了整個1980年代唯一能與滾石唱片抗衡的飛碟唱片。在那十年當中,臺灣唱片公司先後註册成立的有五百多傢,其中大多是單純從事製作或發行的公司。具備製作、發行、宣傳一整套完整功能的衹有五十傢左右,滾石與飛碟是其中最大的贏傢。同時個人工作室紛紛成立,在音樂體係中擔任製作、詞麯作者角色,采取産銷分離的策略。
  臺灣社會的1980年代也被稱為"社運黃金十年":1979年"美麗島事件",1980年消費者保護運動,1982年婦女運動,1986年"民進黨"組黨,1987年宣佈解嚴,1988年"五二O"運動,臺灣社會所呈現的是一股活躍的生命力,及強烈要求改革的呼聲,使其成為社會長期禁錮後面臨鬆綁的年代。蔣經國也不得不承認:"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而在1987宣佈解嚴,打破了臺灣長久以來政治上的禁忌。1988年蔣經國去世,象徵着臺灣最後一位強人政治的瓦解及威權體製的崩潰。
  進入1980年代,臺灣努力趕上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並通過技術引進、勞務輸出、商品交易,使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並稱為亞洲四小竜,這也為娛樂業的發展提供了厚實的經濟基礎。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教育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加上許多留學人員的回歸,帶來更多新的觀念,藝術與商業的對立開始逐漸化解,取而代之的是轉為相互滲透。
  另一方面,1985年著作權法重新修訂。唱片業者紛紛加入國際IFPI(國際唱片工業協會),並於1986年成立IFPI在臺協會,命名為"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由福茂唱片負責人張人鳳擔任第一任董事長。1980年代末,臺灣已取得國外唱片的代理權,如飛碟代理WEA、四海代理EMI、喜瑪拉雅代理CBS、福茂代理DECCA。1992年重修著作權法,公佈《大衆傳播事業聘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後,國外唱片公司紛紛來臺設立音樂公司,如EMI、BMG等分別在臺灣設立分公司,臺灣真正進入國際化音樂工業時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推薦序一 喚起民歌時代的心中夢想第2節:推薦序二 唱過一個時代第3節:推薦序三 民歌,啊!民歌!
第4節:推薦序四 回到少年中國的路第5節:推薦序五 島嶼的寬度第6節:跋 給孤獨的孩子們
第7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1)第8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2)第9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1)
第10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2)第11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3)第12節:第一章 往事(1)
第13節:第一章 往事(2)第14節:第一章 往事(3)第15節:第一章 往事(4)
第16節:第一章 往事(5)第17節:第一章 往事(6)第18節:第一章 往事(7)
第19節:第一章 往事(8)第20節:第二章 盛開(1)第21節:第二章 盛開(2)
第22節:第二章 盛開(3)第23節:第二章 盛開(4)第24節:第二章 盛開(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