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善于运用电影语言的大师。在弱化杨金山的戏的同时,他想到的另一点就是怎样来突出菊豆。这就是所谓红花还要绿叶扶。
首先是杨金山,张艺谋在这个角色的选择上没有太费力气,有人向他推荐了北影的老演员李伟。老爷子在电影界浸淫多年,演技炉火纯青,在戏中演这么个角色,那简直是小菜一碟。接下来选择饰演杨天青的演员。最初,他们找了一个演员,也试了好多次镜。其他人都觉得不错,可张艺谋有些不满意,却又没有提出非常肯定的想法。最后在大家一致说好的情况下,张艺谋只好有保留地妥协,同意先试拍一下,看看效果再考虑。
整部《菊豆》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杨天白。
张艺谋觉得,杨天白能体现那种特殊的力量对他的扭曲,也是杨天青和菊豆悲剧的戏眼,所以对杨天白的戏加强了。首先,将杨天白的年龄段缩短了,由原著中出生到成年改成了由出生到少年。从某种意义上说,那股特殊的力量在一个少年身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才更加摄人心魄。其次,张艺谋赋予他一种怪异且充满仇恨的性格。显然杨天白在戏中是一种特殊的隐喻,也是一种传统势力的传承。
最初副导演周友朝找来一个北京的孩子。这孩子很精灵,有问必答,而且答得还很有趣;具有一定的演艺经验,一点都不怯场。周友朝是很满意这个孩子的,可张艺谋看过之后不满意。他说:"这孩子是挺聪明的,以后拍城市题材的片子可以找他。但我们这部片子不需要这么机灵的孩子,这部片子里的孩子没有什么话,我要的是他脸上透的那股劲儿。"
这孩子很想上戏,听了张艺谋的话,立即就做了"那股劲儿"的动作。可孩子毕竟是孩子,那股劲儿做得并不十分到位。张艺谋说:"好办,这种孩子在农村肯定能找着。"
杨天白还没有找好,另外的麻烦又来了。由于这部戏是和日本方面合作,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开放到今天这种程度,制度和政策上存在诸多限制,加上又处于那个极其敏感的时期,张艺谋他们做好所有准备时才知道有关部门可能不会批准。
为此,摄制组开始危机攻关,上上下下一直忙乱了几个月,最终总算是将批文拿到了。可日本投资方又出了问题,投资方担忧市场的问题。经过几轮谈判,日本投资方最终同意投资,但是将投资额拦腰砍了一半。
继续还是放弃,成了摆在张艺谋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如果继续,资金少怎么办?少了一半的投资,是否能够完成这部戏的拍摄?其次,时间也是一个问题。按照原来的计划,这部戏应该早几个月便开始拍摄了。可现在已经到了下半年,要想抢在当年上映,拍摄加上后期制作,只剩下4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拍摄时间最多只有一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能够拍成这部戏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