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紅閨春夢   》 第五十六回 江相國返仙歸地府 雲製軍治水論河源      西泠野樵 Xi Lingyeqiao

  話說江丙謙自勞乏成疾,病勢日增,又添了咳嗽諸癥。請了醫傢來,皆束手無策;但囑早備後事,以防不虞。江相也知道自己難以復起。這日早間,覺得神緻稍爽,命人扶着坐了起來,喝了一口水。將漢槎喚至床前,授以大義,叫他書寫遺折。漢槎不敢違命,心內如刀割一般,忍着淚遵照父親口說的意思,寫就奏草,送與江相過目。,江相點了點頭,命收過一邊,有暇即可謄清。又將漢槎叫走近兩步,勉勵他"居官要清,愛民要切,由高曾祖考以至汝父,五世為官,皆兢兢業業,幸無隕越。汝若能承先緒,方不愧江氏子孫。我即死在九泉之下,亦可暝目,無憾於宗祖"。漢槎此時萬箭攢心,又不敢哭,衹有低低的應了一聲,那眼淚早撲簌簌亂滾下來,忙躲開用手帕偷拭。
  江相又請了江老夫人過來道: "你我夫妻原冀白頭偕老,同享百齡上壽。不意我大限已終,衹得拋撇下你去。然回想我們數十年夫妻,相敬如賓。.你又是誥命一品夫人,膝前有子有孫,也不算苦了。我死之後,你可無庸過於悲傷,緻損身體。"江老夫人聽了,哽噎着道: "你那裏尋出這些話來,不過年災月晦,少停幾日即可全愈。沒的這些話,倒叫人難受。況現在各處聘請名醫來診視,俗說藥遇有緣人,碰着那有緣的,可以一藥而起。你刖要這麽鬍思亂想,耗費精神,不是醫生說,還叫你靜靜的調養呢!"
  江相微笑道: "那裏怕死就能不死麽!這些醫傢不能治病,何能治命。吾知吾命不可復生,縱求得海上仙方,都是沒用的。且人生百年,都有一死,衹要死得其所。我輩生於承平之世,聖朝無闕,諫書日稀,不必效文臣死諫;邊疆安謐,烽火不驚,不必效武臣死戰。又荷聖恩隆渥,位冠百僚,尚幸勉供厥職,未有遺羞,此心即可質諸鬼神,雖死猶生也。",
  說罷,又命人抱了奎郎過來,伸出手摩撫了一回,嘆道:"此兒生有骨格,將來可大昌江門,遠勝於乃父多多,須善為撫育之。"回頭把白青叫過,亦規誡了數言。又嚮素馨道: "你是出嫁的女兒,我本可放心,因你既在我面前,不得不吩咐你幾句。總之為婦之道,敬奉翁姑,匡助丈夫,乃婦人第一要事。捨此而外,皆為末務。況你自幼熟讀列女等傳,頗明大義,也無須多囑。唯有我死以後,你母親必然悲苦,你當善體母心,多方勸解為是。"素馨聽說,不由淚下如雨,幾乎哭出聲來,勉強在喉內應了一聲。
  江相又吩咐, "身後不可奢侈,衹要盡禮"。漢槎恐父親勞碌太甚,再三請睡下稍歇。再看江相兩頰發紅,目光已定,忙叫人捧過參湯,漢槎親送與江相口邊。江相搖搖頭,推開一旁,微微一笑,口內朗吟道:
  我本大羅天上客,來從人世了因緣。
  吟畢,笑猶未止,即溘然而逝,享年七十八歲。
  江老夫人急上來摸按叫喚,已不中用了,忙命衆人穿換冠帶。此時親丁人等,各分男左女右,齊跪於床前叩送。一面着衆傢丁送信親友。然後房中方舉起哀來,可憐漢槎直哭得死去活來,音微喉啞;江老夫人亦痛哭不休。瓊珍恐婆婆年老,不禁傷感,反忍淚同着素馨近前勸住,親扶江老夫人到退門裏少息。
  前兩日,各色匠役人等早傳齊伺候,一得了信,衆傢丁分頭督率裱糊門扇,搭蓋棚亭。頃刻,內外如銀裝世界一般。後進又高搭喪棚,所有幃幔祭獻諸物,色色俱全。
  少時衆親友紛紛皆至,伯青即請王蘭,二郎照應一切。擇定入殮時辰,叫了僧道等衆來伺候。眷屬由江老夫人起,均遵製成服。漢槎趕着申報丁憂,又托雲從竜代遞江相遺折。衆親友俟殖畢,始作辭而去,衹有小儒等人未散,又勸慰了漢槎一番,無非節哀盡禮的話。漢槎與小儒商議,留下二郎幫同伯青照察喪中各事;梅仙、五官管理外面迎賓送客,收禮登簿諸務。小儒回去,即遣人送了他三人的鋪蓋來,以便住在江府。所有喪中繁文,自然按禮中度,毋須交代。
  單說雲從竜專呈江公遺折去後,過了幾時,奉到恩旨:深念江相在世公忠愛國,賜謚文勤公。又恩賞一品蔭生,俟伊子漢槎服闋後,仍以道員送部引見,聽候選用。又賜祭一壇,即着該督前往致祭。
  從竜先着人去送信江府,隨後親自前來主祭。漢槎忙迎接入內,設了香案,嚮北謝恩,請從竜代他轉奏,感激下忱。又擺盛席款待,邀伯青,二郎作陪。說到江相臨終的時候,念的兩句。從竜道: "足見江老相國生有自來,不同碌碌。此番撒手西歸,遙憶鶴駕乘雲,再登蓬島。子騫之子奎郎,日後定然光大門庭,勝於祖父。不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凡人到臨終之時,說人休咎,必靈驗的。"二郎道: "老師一生聰明正直,死後非仙即神,斷無疑議。況祖父之德蔭及孫子,奎郎之將來,可操券以待。 "
  伯青道: "據聞此子生時,捨妹夢吞珠而産。其珠如鬥,五色斑爛,光華射目。古來夢珠夢月而生者,皆可期貴,未卜此子若何?"從竜笑道: "據你所說,更不言可喻,令外甥定是一粒靈珠子化身,非獨富貴兼全,日後還該有異常出色驚人之處。未知伯青可能為何無忌之舅否·;"說罷,伯青.二郎皆笑了起來。酒過數巡,從竜起身作辭。回至署內,寬了大衣,正欲轉後,忽見外面傳進一角緊急文書。忙拆開看時,原來是漕河秋間水汛甚大,經漕河總督率同在工司道各員,小心防範,直至霜降後,水力稍弱,亦漸卻退;兼之各工修得堅固非常,當具折申奏,普慶安瀾。此時已交鼕令,正水涸之時,更毋庸慮。孰料月內忽然潮汛大作,各工員弁又未曾防備。從來鼕令絶無水患,此番突然而來,措手不及,竟决漫了好幾處堤岸。各工人員,都疑為妖誕。那告急的詳文,如雪片一般,把個曹大生嚇得驚疑不定。且古今未有之事,又不敢不出折具奏,自請處分。旨下着漕河總督,商同兩江總督與山東巡撫,妥為籌力、。所以曹大生忙備了咨文,至南京、山東請雲從竜、洪鼎材赴工會辦。
  從竜見了來文,也深為詫異。亦不知鼕令水患,是何吉兇,即收拾起程。忽想起王喜來,正好藉此機遇,帶他去效力。便傳了王喜來見,說知此事。王喜甚為欣然,退了下來。即將秋霞寄頓在方夫人處,自己單身,好隨製臺去治水。而且又是漕河兩營人員,分內之事。
  一日,從竜到了清江。曹大生得信,即遣員迎接入城相見。洪鼎材早到了數日。彼此見了面,無暇敘說寒溫,便議論此水來由,大為怪異。曹大生道: "亙古及今,未聞交鼕水涸之時,復又泛漲。且來勢甚猛,竟有堤工難保之虞,豈非怪事而何?偏偏小弟來淮,值此禍亂,定然我應絶於此。多分此水即因小弟而至,亦未可知。"雲從竜、洪鼎材聽曹大生說出這倉猝不倫之言,幾乎被他引了笑出聲來。
  洪鼎材道: "曹大人你也忒過慮了。但是水患,每年夏秋之間是有的,卻未聞鼕令猶有水患。若說因大人而生此怪異之事,斷乎不能。你大人應如何設法,堵禦此水纔是。縱自己怨恨到明歲此時,竊恐這水也退不下去。"從竜點首道: "洪老人人此言甚是。況我等奉命來商酌治水的,宜趕緊籌畫妥善章程,務要澈底清源,不能揚湯止沸。大傢立定主見,好請旨辦理。在二位大人高見若何?"
  洪鼎材未及回言,曹大生先雙手齊搖道: "上諭雖命我同二位人人會辦,無奈小弟自知纔短,兼之連日心緒不寧,分外一籌莫展。不知我這前程與性命有是沒有呢?那裏還想得出善策來,悉聽二位大人若何籌畫,自然是計出萬全,何用小弟旁參末議,徒覺贅疣。然而小弟亦不得置身局外,惟有諸事願附驥尾而行。"雲從竜見曹人生一味推諉,衹顧身傢,不顧國事的話,不禁正色道: "曹大人,你太難為情了。大人身居極品人員,受朝廷寄托之重。而且水利係大人的專責,我們不過奉命來與人人會辦。應該人人主政纔是,怎麽你大人這般畏縮不前,真成笑話。既是你大人毫無一策,卻不怪我等放肆僭越大人了。"遂回身對洪鼎材道: "在老人人高明,怎生辦法?"
  曹大生被雲從竜一頓搶白得啞口無言,滿面羞慚,氣生生的坐在一旁,袖手觀天,若作不聞之狀。洪鼎材道: "此事亦非彼此推諉的事,雲大人有何良策,何妨請教,大傢斟酌。"從竜笑了笑道: "在小弟管見,自古治水之法,無過'清源遏流' 四字。雖然刻下水勢近於怪誕,我等仍當以平日治水之道治之,伺能以怪誕而止耳。怪誕這一句話,也不能達睹上聽。我意明日先着兩員熟習水利的官,前往漫漲倒坍的各處堤岸要隘,察看如何情形,然後再度其來去之勢治之,庶幾可成。不則胸無成竹,恐反招僨事之愆,未卜你老大人以為然否?"
  洪鼎材連連點頭道: "此論深是。你大人意見欲着何員前去?"從竜道: "小訛前在漕河任上,有署漕標中軍都司鄭林,該員作事明幹,頗知水利;再漕標守備,前署揚州衛守備王起榮,亦精明強幹,即着此二員同去,可無貽誤。"洪鼎材道:"諒你大人賞識不謬。若論鄭都司,我亦知該員勤能可靠。"即嚮曹大生道: "曹人人明日可速委鄭王二員前往。此番的水是突如其來,竟有朝不保暮之虞,愈速愈妙。"
  曹人生聞雲從竜說出王起榮來,明知是女婿的仇人,又不便駁回,便道: "既雲大人保薦該二員前去,諒必不錯。但是該員等俱係武弁,恐不甚明晰水性。我意中卻有一人可以偕往,於事亦可有濟。小婿魯鵬,前月由甘泉縣任所告病回籍,現在仍居此地就醫,於水利上甚為熟諳,我欲着彼同往,庶收寸效。不知二位大人可否?"洪鼎材道; "既是大人令坦,又熟習水利,大人何妨即委以同去。衹要察看得實不致誤公,無論何人皆可去得。"
  雲從竜聞曹大生居然保薦他女婿魯鵬同去,分明因我着王起榮察看水勢,他即着魯鵾去,暗中好掣王起榮的肘腋,不問可知,便淡笑了聲道: "論理委員前往,應該曹大人作主,我等何得擅專。因曹大人說,近日水患擾得心緒不安,囑我等裁酌。我又因曾在漕河任上一年之久,深知鄭林可靠,王起榮亦因其辦事勤明,故着其協同鄭林前去。而該員等又係漕河兩營之員,使以察看水勢,不為越分,若薦舉我等隨帶之員,或其中有了偏襢。至於令坦人本精明,又諳水利,同去何妨?無如令坦既非漕河之員,兼係告病回籍之人,在清江就醫尚可,如委其察看水勢,究竟前次令坦告病是實,抑或是有意規避那起承審的案捲處分呢?你大人若以為鄭王二員均係武弁,恐不甚明晰水性。漕河兩營文員不乏其人,你大人該有意中信實得過的明幹之員,不妨委一人同往,相輔而行。不然即不着鄭王二員去,另派委一二文員前去亦可。好在都是國傢的公事,我們並無私意在內。就是你大人欲着令坦同去,不過為令坦熟諳水利,可以察看得實。無奈令坦卻有此一番原由,是別人可去,而令坦獨不可去。小弟將此事申明,涼你大人也不致怪我方命。"
  洪鼎材聽了,忙接口道: "這麽一說,令坦卻是去不得。我尚不知其中有這一段情節。雲人人還是為的令坦呢!否則差委是曹人人的責任,仙也犯不着作梗,竊恐委了令坦前去,難免沒人議論。第一漕河兩營的人員即有物議,他們誰人不想出力邀功?若委了別人去,他們尚敢怒而不敢言;若委了令坦,他們知道這其中緣由,,甚至即可明目張膽上來面回大人,那纔難處呢!"
  曹大生聽雲從竜、洪鼎材所言,句句皆是譏諷着他,更外置身無地,不禁徹耳皆紅,冷笑道: "小弟欲着小婿同去,亦是因公起見,並無他意。如果不能同去,即作罷論,又何必另委別員,這一來倒顯見小弟是蓄私了。"便賭氣將鄭林。王喜喚上,當面吩咐他們, "趕緊去察看各工段要隘水勢情形,須要逐細審視來蹤去跡。限五日銷差,倘有疏虞挂漏,你們小心就是了"。又一面吩咐立給文札,好明早動身。鄭林、王喜齊聲答應退出,收拾赴工。
  曹大生即叫擺酒,款待雲洪二人。席間,無非談論治水的法則。更鼓方散,各回公寓。自是曹大生痛恨從竜,足見我女婿前番雖是陳甘二人作對,其中定是姓雲的主使,不然他何以硬阻我不令魯鵬前去。回後又將雲從竜與他別氣的話,告訴女婿,魯鵾亦恨不絶口。
  雲從竜回至寓所,叫人喚了鄭林、王喜過來道: "你們是我保舉去的,曹火人甚不悅意,因為我未容他女婿同去之故。起先當面吩咐你們的時候,你們也該看出神色。總之小心察看,各事得實,亦不怕他尋事。他若無中生有,難為你們,自有我主張。你們卻別要辦理不善,使他有疵可求,那我也衹好照公而論。"鄭林、王喜忙站起身道: "卑職們沐大人破格培植,敢不竭盡心力,仰副大人之盛意。"從竜又囑咐了一番,鄭林、王喜方告辭下來。各帶了幾名跟從,次日清早,起身去了。
  這裏曹大生又備帖,請雲從竜、洪鼎材下頓。洪鼎材道:"雖着鄭王二員去看各工,遙想不過某處漫决,某處坍塌,據實詳報上來。我等宜先行籌畫,推本追原,當用何法治之,方可速朋成效。"雲從竜道:"《書》雲:火曰炎上,水曰潤下。治水之耍,都宜引之趨下。若專修堤工,縱堅如鐵石,然不能當水力掃刷。何況各工口門,無非木石柴草而已,焉能歷久不朽。在愚見俟鄭王二員踏看後,得知各處水勢大小,然後尋其來源,復在極下受水之處,督夫役挑挖,引水下註,使水力倒回,無復上激,再將漫决坍塌各段,趕緊興修搶堵。非獨解今日之圍,連下年秋汛之時都可免患。"洪鼎材聽說,連聲稱是。曹大生也衹得附和說好。
  轉瞬五日工夫,鄭林,王喜已回,見衆人請安銷委。鄭林走上一步,回道: "卑職等奉命,直探到山東以上,臨清,張秋交界地方。節節要害,均被衝刷甚險。幸而各工駐防人等,皆加意守護,目前尚可無礙。卑職等又傳了大人們口諭,囑彼等小心提防,不日即撥款興修。所爭者不過在此旬日有餘工夫,最關緊要。"說着,又在身畔取出一圖呈上.--即是他兩人所經過的地方,恐口說遺漏,故繪了一圖,可以一覽無餘。雲從竜接過繪圖看畢,痛加贊賞。 "可見你們辦事很好,且下去歇息,待我們議定如何堵治,再行差委"。鄭王二人應聲退下。
  雲從竜又將繪圖細看了一遍,即指點與洪曹二人,看某處地勢高固,某處地勢低險。"其低險之處,水勢一至必先受害,即歲歲興修,徒靡國帑,不能保其永遠無患。須要疏通去路,視河身之高下,分別挑挖。縱秋漲陡至,不過在極低之處,小有危險,皆可人力輓回。若再未事先防,預期修築堤岸,堅堵口門,使河伯無從施其威,風神不能賈其勇,則東南一帶,即可普慶安瀾矣"。
  洪鼎材聽了稱善道: "雲大人真乃洞澈利弊,言言中肯。我輩自慚老朽望塵莫及。還要請問如何疏通之法,願再聞其說。"從竜笑道: "治水乃曹大人專責,我輩不過奉命幫辦,是以鬥膽妄參末議。尚宜聆曾火人雅教,着何疏治為是?"曹大生臉紅道:"雲大人又來取笑了,我已奉申在先,昏聵無能。你大人既有妥善章程,理當乞道其詳。好在都是為國傢的事,不容推諉。小弟實係纔短,並非有意取巧。"
  從竜聽說,暗忖道: "我本要取笑曹老頭兒幾句,這一句倒被他駁回了。"遂不作謙讓道: "明日我與二位大人,帶領平時在工當差,熟習水利、明幹之員數人,前往親勘,相其地勢。於極低之處,。先命工人築成攔壩,使活水斷流,用水車將水引置別處。即由此處節節疏通,都宜愈深愈妙。再將各要隘堤岸前,做成石磯,使水不專激。然後再興修堤岸,加高增廣。愚意水發之時,既有石磯分其水力,復有低處引水下註,縱驚湍迅漲,橫空而來,亦不致旦至夕决。至於督率築挖,總司其事,仍派鄭都司、王守備前去。該二員午富力強,眼明心細,可無遺誤。"洪鼎材連稱甚善。
  雲從竜見曹人生各事推諉不前,也不由他做主及請問他行止。便傳了鄭王二人來,當面吩咐。又與洪鼎材商議,挑出幾名在工熟諳河道人員,分頭去開通水路,建築石磯等事。因雲從竜與洪鼎材皆攝過漕河兩篆,深知在工各員賢否,都派的是多年老練之員。又叫曹大生動支庫項若幹,發紿他們領去置辦應用各物,與招雇夫役飯食工價等款。一面又咨請東河總督合辦臨清以下一帶,恐彼損此益,互相受害。
  曹大生見雲洪二人不同他商議,獨斷獨行,非獨不見惱,倒反歡喜。他以為若有疏虞,即非一人專責,難得他們來替我挑這重擔。所以毫無阻撓,一任他二人分派。晚間,回至自己署內,暗暗遣了幾名心腹傢丁,到各工稽查。倘有不測,即飛來報我。
  那時也顧不得他們了,好先行專折入京,自立腳步要緊。他們既說得鑿鑿,又多般嘲笑我無能,若將大事辦壞得了處分,亦是自取咎戾與我無幹。然外面卻不能不假作和氣,與雲洪二人合為一手。
  次早,封了數衹大船,着人到雲從竜,洪鼎材公館內,邀請一同赴工踏勘。雲從竜又命派去各員,各陳條說,擇其善者,即用他的法則,相機而行。便輕裝減從,一路察看水勢緩急。何處該挑,何處該築,何處該修,一一佈置停當。他三人仍返清江,坐待各要工完竣覆命以後,方可各回仟所。先將大概辦理情形,及開工日期,聯銜具奏。暫且不提。
  單說鄭林。王喜曉得此次是雲製臺獨力保薦他二人,纔委此重任。兩人背地計議道: "我們若不將此番工程辦得至善至妥,即深負了雲大人一場盛意。況人工告蕆,我們準準是有大保舉的。"二人即議定,分頭督率,兩下仍書函往來,各述工段形勢,互相酌理。鄭林專管築磯修堤等事;王喜專管挑挖低處河身,引水歸源。監督夫役人等晝夜趲趕,露宿風餐,不辭勞苦。
  是以雲,洪等人均未能回任過年。不時又親赴各工段看視,稽察各員勤怠。東河總督也到交界地方,會晤過一次。直至次年二月初旬,工程方次第告竣。鄭王二人具察申報,請雲從竜等人下來看工。從竜即約了洪鼎材、曹大生同往。果然各工石磯修築得高大堅固,河身亦挑挖得深闊。雲從竜即在工次,痛贊鄭林。王喜辦事認真,便照單收了工程。又見河內水勢緩弱,日漸下退。
  回 至清江,即與曹大生計議,將修築完竣一節,聯銜具折。所有在工出力人員,各按官階保奏。又一面備造支用清册,報部稽核。鄭林、王喜係此次尤為出力人員,另片單保。又傳了名班來唱戲,酬謝金竜河瀆諸神廟宇。整整忙了半月有餘,纔得清結。雲從竜即收拾回省,洪鼎材亦回山東去了。
  一日,從竜到了南京,在城諸官迎接入署。數月中,未免堆積下許多公事,從竜自有一番料理。隔了數日,曹人生奉到恩渝,天顔甚為欣悅。
  該督撫等均着交部從優議敘。至在工之出力各員,悉如該督撫等奏請。內有單保尤為出力之河營都司、藉署漕標中軍鄭林,着以河營參將升用,並賞加副將銜;前署揚州衛守備, 候補守備王起榮,着免其遲繳處分,仍令回任,並俟試署一年期滿之後,果能勤慎,準其題補實授。再各工段河瀆大王睹廟,經該督撫等祈禱靈應,實深寅感。着翰林院恭書匾額數方,交曹大生祗領,敬謹懸挂各廟,用答神庥。
  曹大生見王喜依舊回任,心內甚為不快。無如自己因交卸在即,又囚奉了明文,樂得做個人情,即給札使王喜仍回揚州衛任。
  原來直隸、蘭儀、開州等處秋汛泛濫,衝損官民等堤。現當水涸之時,亟欲興修。適值河東河道總督病故出缺,因此次曹大生南河力,的得手,即飛調曹人生速赴東河新任,接手辦理。所遺漕河總督,着杭州巡撫何炳署理。所以曹大生趕忙於未卸事之先,着王喜回任,也見得是他的情分。
  王喜自是歡喜,非常深感雲製臺之力。鄭林亦因自己升了官職,分外喜悅。兩人即聯名具稟,叩謝從竜保薦之恩。王喜見到任日急,特遣人至南京接取秋霞,又單稟從竜、小儒兩人。
  這日,從竜接到來稟,亦覺欣然,便袖了王喜稟啓,來會小儒。再則連日辦公羈延,尚未答拜過衆人,與他們倒疏失了數月之久。小儒等人聞得從竜來了,忙同出迎接入內,衆人先給從竜道喜。此時漢槎也在座中,因歲底已將江相的靈柩,請入祖塋安葬;現在守製在傢,除了朝夕在江老夫人前定省,餘外毫無一事;又為孝服在身,不便見客,故時常到新園子裏與小儒等人盤桓消遣。從竜即嚮漢槎道: "去鼕尊老相國殯宮入山,彼時我在河工,正當吃緊之時,萬不剋分身,衹遣人回省致祭;未免不恭。至今猶覺抱歉,想子騫都能恕我。"漢槎欠身連稱不敢。
  小儒又詢問河工辦理情形,從竜一一細說。便將王喜的稟啓取出,與小儒等人看。小儒笑道: "昨日我亦接到他的稟啓,並來接取傢眷赴任。稟中深感你大力栽培。然而王喜回任,卻多虧了在田成全。王喜固然心滿意足,不免使曹人生難為情些。好在他已調赴東河新任,亦莫能為力。目下漕臺換了傢業師來,王喜這揚州衛,可保穩如泰山了。"
  從竜笑道: "曹人生都是自取其咎。不能尤人。他調東河還便宜了他,若仍在漕河任上,豈不更難為情。王喜是他參劾去任,日前我們保舉王喜回任的奏摺,亦有他聯銜在內。他而今調往東河,正好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又將曹大生如何舉薦魯鷳同去查勘河工,如何請事退縮不前,我即如何與洪老一問一答的譏諷他。 "不怕曹大生是有名的老牛精,他也自覺慚愧。惟有一件事,他真討了便宜。修築堤磯,開挖水道,都是我與洪老的主見。現在大工告成,他卻穩穩的得了議敘,可謂坐享承平,我們代他做了粗活。其實凋赴東河,興修各工,皆因他南河辦得合宜,東河方着他去。衹怕他自傢要辦出亂子來,那時纔顯我們的好處呢!此番他一人承理,必然委他女婿去。不知魯鵾第一即要纍他受處分,此乃意中之事。你們若不相信,耳聽好消息罷"。
  二郎接口道: "曹大生為人本來卑鄙齷齪,不堪言喻,國傢用他為封圻大員,也是官民的晦氣。最怪是他兩個女婿,與他一流人物,真正俗語道得好,不是一傢人,不在一傢門。"說罷,衆人都笑了起來。
  王蘭道: "你們公務也該論完了。此會又評論到人品,究竟與你們何幹?我實在不耐煩聽了。我衹曉得'及時行樂' 四字,其外一概非我聞問。今年正月花燈節下,我們也很樂了幾回,都沒有在田在座。因他代國宣勞,情非得已。現在公務已竣,正好尋樂。將這些已過:身沒要緊的話,復又抖擻出來,長篇大套的議論,有伺趣味?況本月將盡,轉眼清和月至,我見留春館前芍藥大半吐紅,大約因今年節氣早的原故。我意明日先備東道,奉邀諸君在奪豔樓宴賞牡丹,晚間即在紅香院小飲。那裏的景緻甚好,現在亦有幾種花當令盛開。再遲數日,俟芍藥全開,仍要大人樂這麽一日。賞牡丹的東道,是我白備,賞芍藥的東道,卻要罰在田備的。因我們幾次宴會,他都未至,雖說是因公羈絆,那'辜負春光'這四字,難逃其責。你們看我可罰得他在理?"
  二郎拍手道: "罰得在理,就是這麽說法。明日你先備東道,到了芍藥開時,不怕在田不請我們。他若推故不來,我們會鬧到他衙門裏去。"從竜笑道:"我請你們還可,即是明日的東道亦算我的,都不值什麽。惟有這'罰'字難當,又不是我有意不赴你們的雅會,我也願意日日同你們樂呢,苦於身不由己,也是沒法的事。非比者香,如今退隱田園,逍遙散誕。可見這'罰'字,即用的不當。這些話,姑且勿論。者香當作罰我,我仍當作請你們,各執各語。者香先把明日的東道備了,請我們去賞牡丹。且到下月芍藥開時,再議我的凍道未晚。"
  小儒亦笑道: "隨便你們爭論,東道愈多愈妙。總之你們備出東道,都少不了我的,我豈不落得多吃兩次。"說得衆人皆拍手大笑。從竜又坐了半晌,即作辭回署。晚間,王蘭叫了廚子上來,吩咐明日中晚備四桌精美酒餚,算我的賬。一宵無話。
  次早,王蘭又着人去請從竜過來。午飯即擺在奪豔樓上,衆人登樓憑欄下望,果然牡丹開得十分燦爛,如一座花山相似。最高的處在,花竟直接樓口,姚黃魏紫各色爭妍。又夾着一叢一叢的綉球,真乃花團雪浪,分外奪目。衆人賞玩了一回,入座開懷痛飲。晚來的酒席,即設在紅香院中,亦有西府蘭蕙等花可賞。飲至三更,衆人都有了七八分醉意方散。
  裏面方夫人聞知,也鼓起興來,亦備了東道,請婉容等人宴賞牡丹。不須贅說。
  光陰迅速,早至四月中旬,留春館外芍藥十開八九。王蘭即取了一幅花箋,寫了幾行,送與從竜道:
  一昨偶步園中,見婪尾盛開,忽憶君約,不禁狂喜,食指即潑潑動矣。君可將數鬥佳釀,來助我豪興,我當痛飲大嚼,沉醉花前。春光有知,亦當留戀不忍遽去。君如以我言為謬,明日宴罷,可試觀我朵頤。
  從竜看畢,笑道: "者香真狂放得有趣。"遂作了覆字,交給來人回去。一宵無話。
  次日清早,從竜起身洗漱畢,略用早膳,即坐轎嚮繪芳園來。未知從竜等人宴會時,有何佳話,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千裏關山欺二竪 六朝金粉擅雙珠
第二回 偕友尋芳桃葉渡 論詩共醉菊花天第三回 樂春遊麯詞聽麗口 行酒令笑駡出深心
第四回 捏虛詞密現喪心計 痛遠別合譜斷腸詩第五回 報前仇風波起邗水 賦佳句月夜宴平山
第六回 嬉春閣雙美彈棋 捷秋闈三元及第第七回 遊舊跡萋菲遇衆惡 宴新令花月集群芳
第八回 拔窮途路逢美二郎 平海寇羽報連三捷第九回 鬧闈場害人反害己 護名葩全始復全終
第十回 狐假虎威狐謀終遜 石出水落石性常堅第十一回 慶壽筵醉綰同心結 鬧喜酒爭補洞房詩
第十二回 陳大令判聯碧玉環 祝詞林訪舊紅文巷第十三回 序壽文老眼無花 論星數揮毫起草
第十四回 甘老術妙著青囊 馮郎金盡遭白眼第十五回 智以紿貪猶煩撮合 散而復聚頓解相思
第十六回 見彼美陡起不良心 藉世交巧作進身計第十七回 鬍塗蟲受贓枉斷 陳鐵面執法雪冤
第十八回 沐皇恩雙開孔雀屏 聯夜宴小試鴛鴦令第十九回 看新娘衆公子解橐 憎禿婦兩親母爭鋒
第二十回 衆傢宴闊敘別離情 半山亭珍重凄惶淚第二十一回 鬧家庭偏傷愛日情 浪閨闥共恥中風苒
第二十二回 盜財帛奴僕齊心 施火劫天公有眼第二十三回 朝南海悔過禪關 遊西湖宣淫佛寺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